关联视角下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以安徽省内景区为例

2019-09-27 02:13:42朱克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源语英译译者

朱克锦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景区公示语属于公示语的子范畴,其主要服务对象为游客,其作用旨在指示、告知、提示游客,为其提供景区基本旅游信息和导向服务,同时传播和教育游客,使游客获得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以及文化附加值。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优秀的国内旅游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在东西方文化越来越交融的大前提下,景区公示语不仅可以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而且成为当地旅游的名片和外国人了解当地旅游文化最好的媒介。翻译恰当的景区公示语既可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又能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甚至融入其中。

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长江、黄河横贯其境,自然资源丰富,截至2017年,安徽省内5A 级景区达到11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9个,红色景点旅游景区31 个。根据最新的官方统计,安徽接待入境游客由2012年的332 万增到2017年的549 万人次,年均增长12.4%,接待国内游客由2012年的2.92 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6.26 亿人次,年均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2618 亿元增长到2017年6197 亿元,年均增长18.8%,全国排名第九,其中2017年安徽省入境市场覆盖100 多个国家。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安徽省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支柱产业。作为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名片,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不仅仅代表景区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体现本省整体发展的“软实力”。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安徽省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翻译不准确,用词不当,存在拼音翻译或逐字翻译的情况;(2)译名不统一,词不达意,给外国旅客造成很大困惑。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内的景区公示语英译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依据关联理论,对安徽省内的景区公示语英译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为景区公示语英译提供帮助和借鉴。

1.关联理论及景区公示语英译

根据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人类的交际属于一种认知活动。人类在交际时,其目标是使用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认知结果。因此为实现该目标,最为关联的信息是人们最关注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个交际目标,人们会最大程度地关注最佳关联的信息。

翻译从本质来说是言语交际。同时,由于翻译是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因此比单一语言环境交际更为复杂。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源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交际,蕴含了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认知推理。因此,译者扮演了尤为关键的角色。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为了达到信息的最佳关联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用所有必要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推理和明示译文读者认知背景,又要合理推断源语作者的交际目的。总之,翻译的目的是保证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投入,实现内容最充分的、交际最有效的、语境最佳的信息。

如下图所示:

根据该明示推理的模式,交际过程其实是传递双方语言符号和信息。在此过程中,听话者会根据说话人的信息进行推理分析,即明示推理过程。基于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明示即译者直接表达其意思,非常容易理解。但是推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译者既要推理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又要考虑译文读者是否能够结合认知和语境,成功对源语进行解码。因此,景区公示语翻译是源语、译者、目标语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而交际成功的核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找到交际的最佳关联。而这个最佳关联是译者创造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源语文本内容,结合目标语中的文化因子,才能将达到交际的最佳关联。

2.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

景区公示语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外国游客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增加旅游的体验,因此其英译不同于一般的文本翻译。作为景区公示语的译者,应该把最佳关联的信息,即景区公示语准确翻译,传递给译文读者即外国游客。结合关联理论和安徽省内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景区公示语与游客未达到最佳关联;(2)意图传递失真;(3)意图传递不明确。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实现信息传递准确,实现最佳关联,应该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来保证实现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

2.1 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即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中心,采取译文读者的习惯表达来传达原文内容。因此译者在处理英译过程中应找到源语文本和译文之间的平衡,使译文读者在文本上找到共鸣。对于景区公示语来说,即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能让外国游客明白其中的内涵,找到文化共鸣。以游客止步为例,合肥动物园的翻译:Tourists Stop the Steps。齐云山景区的翻译:Guests Go No further;甚至其他景区用的是No visitors;Passengers stop;Tourists Stop.以上翻译没有积极考虑游客的认知背景,而且没有考虑到语境的内容,因此未实现公示语与旅客之间的最佳关联。其实在英语国家,对于以上类似的场景,这类公示语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基本都采取Staff Only。通过该翻译,既实现了源语与译文的最佳关联,同时实现了译文统一的目的,不会一个地方一个翻译。相似的公示语英译还有“No Smoking”、”No littering”、”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Caution!Slippery”。以上公示语的英译在汉语表述上不尽相同,但是在英语语境下的语义内容基本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归化翻译实现最佳关联。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很多景区的厕所看到有这样的标识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笔者统计了有以下一些译文“too also to hurried to please”、“rush to come,wash to go”、“come in a rush,leave with a flush”,以上翻译不是词不达意就是翻译过度追求韵律之美,无法帮助外国游客准确把握源语的意思。其实这个公示语的语境大家都清楚,笔者认为翻译成“Flush after Use”即可。

因此,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和“借译”的方法来翻译某些景区的公示语,外国游客既能在意义上准确把握源语,又能在文化上产生共鸣。从关联上来说,这就是以交际的最小投入,获得语境的最大关联,实现成功的交际。

2.2 异化

异化(foreignization)即以译文文化为目的,采取相对于作者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民族特征和语言特色,使译文读者体会新奇的旅游体验。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公示语的异化翻译策略,向读者传达源语文化的多样性,使游客对源语文化产生兴趣。如九华山景区的“百岁宫”,1983年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景区常见的翻译有“BaiSui Palace”、“BaiSui Gong”、“Hundred Year Palace”,很明显,这三个翻译都属于拼音+翻译、逐字翻译,没有把百岁和汉语寓意的长命百岁联系起来,在翻译过程中会造成信息传递失真,意图传递不明确,从而造成游客无法正确理解和认知,导致交际不成功。另外,在寺庙中的“宫”和传统的宫殿的意思也不同,两者所表达的意象也不一样,容易给游客对palace 汉语本意的错误认知,无法实现传递文化的目的。笔者建议“百岁宫”翻译为“Temple of longevity”,这样既可以传达源语的本意,又可以向游客传递一定的文化信息,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是异化翻译策略不能不考虑译文作者的关联度和接受度。此外,唐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当地有一个景点叫“青莲馆”,青莲代指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在该景点的英译上,如果非要采取异化的翻译为“green lotus hall”,那么外国游客可能会觉得是一个种莲花的地方,无法明白其源语意义,结果造成错误解码,从而无法顺利进行交际。因此在使用“异化”翻译策略中,不能只强调形式,不注重内容,这样会损坏源语的意义;建议直接翻译成“Qinglian Hall”,这种能更加准确、充分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3.结语

本人从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省内景区的英译现状入手,结合关联理论,针对所存在的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提出有效而具体的英译策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白源语的交际目的,掌握译文读者的认知,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寻找源语和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综上所述,恰当的使用关联理论有助于译者解决关于景区公示语翻译的问题。减轻译文读者的认知压力,实现源语、译者、目标语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提升安徽旅游的整体形象,加速其国际化进程。

猜你喜欢
源语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