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华 夏小云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新生儿处于适宜、稳定的中性温度环境中,有助于降低代谢率与耗氧量;但因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无法对自身体温进行合理调控[1]。新生儿体温是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平衡来维持的,但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快但保温能力差,较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低体温[2]。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冷气空调导致外部环境温度低且保暖措施未及时跟上或不当时,容易出现低体温和发热现象。新生儿体温每降低1℃,败血症发生率增加11%,死亡率增加28%[3]。为避免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就我院夏季出生的部分新生儿24 h 内给予特别全程保暖措施进行效果分析,为新生儿体温管理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选择我院2018 年7 月1 日—7 月30 日分娩的新生儿387 人,排除母亲有感冒发热及其他异常情况,排除新生儿早产、窒息、先天性疾病及其他异常情况,将348 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6 例,其中剖宫产86 人,自然分娩90 人,对照组172 例,其中剖宫产84 人,自然分娩88 人。两组新生儿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人数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1 观察组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消毒热毛巾包裹并依次揩干头胸部及全身羊水和血迹,同时放在预热的辐射床上,先吸痰再处理脐带。穿衣多少以新生儿前胸后背温暖不出汗为宜,头戴小绒帽。新生儿回病房后放在两病床中间的婴儿床上,避免直吹空调风,出生当天不沐浴。
1.2.2 对照组 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常规方法,不关空调,室内温度调至25℃,不加热毛巾,吸痰、处理脐带后再保暖,新生儿穿衣多少由家属自行决定,出生当天沐浴。
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 h 内体温变化情况,采用颈部测温法,测量部位暴露于体表,不会损伤新生儿,具有测量方便、安全、准确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产科和新生儿病房推广,每2 h 测体温1 次。发热:体表温度24 h 内3 次体温超过37.5℃以上(不含37.5℃);正常:36.0℃~37.0℃,低体温:24 h 内3 次体温在35℃以下为低体温。
为了操作的统一性,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操作规程,设计表格:床号,某产妇之婴,24 h 体温记录:出生当时体温1 次,以后每2 小时1 次。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夏季出生两组新生儿观察,由于观察组注重了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正确的保暖,故观察组新生儿24 h 内发热人数及低体温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体温调节情况比较
3.1.1 新生儿低体温 我国通常将新生儿低体温定义为<35℃[4]。新生儿低体温,以新生儿早期特别是出生后24 h 内多见[5]。新生儿出生后,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为:传导,辐射,对流,以及蒸发,每分钟体温下降大约0.3℃。如果室温较低,寒冷刺激时,新生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增加代谢率使产热增加来保持体温。但血管收缩使组织得到的氧量减少,无氧酵解过程增加,产生的酸性物质累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使肺部血管收缩,形成恶性循环,处于寒冷或低温状态下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这与低体温儿的产热能力不能满足体温调节的需要有关[6-7]。低体温也增加了低血糖、缺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脑室内出血和脓毒血症的风险[8]。严重的低体温可导致DIC 和肺出血,还可导致休克及休克所致的低血压、低血容量和低心排血量、严重的心动过缓和新生儿死亡等。
3.1.2 新生儿发热 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新生儿期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无论产热和散热功能都不完善,调节功能差,体温容易波动,易发生低体温,也容易发热。新生儿对发热耐受性差体温过高可引起脱水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呼吸暂停,严重者引起惊厥、脑损伤甚至死亡。
3.2.1 维持分娩室温度25℃ 由于胎儿娩出是从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进入另一个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加之新生儿的皮肤表面相对较大,血流也比较丰富,身体热量容易散失,而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不能对自身体温进行有效调节,因此易发生低体温情况,不利于小儿的健康发育[9],若分娩房中有风或床垫较冷则通过对流、传导失去的热能更多。目前WHO 建议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上[10]。胎儿娩出30 min 前关掉冷气空调,将产房温度保持在 25℃以上,能减少新生儿入住NICU 后中度低体温的发生。
3.2.2 辐射保暖床和衣被帽的加热 除了调节产房温度外,还应在分娩之前打开远红外线辐射床,提前预热好毯子和帽子[11]。辐射式保暖床装有头顶式远红外装置,新生儿通过保暖床的辐射获得了热量,达到给新生儿保暖的目的,但新生儿通过对流和蒸发导致的部分的热损失,因此应彻底擦干新生儿,使用预热的包被包裹,并戴帽子。有研究表明,仅擦干全身及头部的羊水和血迹,证明延迟处理新生儿皮肤胎脂,可有效减少散热,使体温迅速回升,减少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12]。
3.2.3 脐带结扎前注意保暖 在温暖辐射台上先吸痰再处理脐带。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不需要复苏时应该推迟结扎脐带,具体时间为推迟至出生后30~180 s 不等。推迟脐带结扎,能使部分富含造血干细胞的胎盘血进入新生儿体内,增加新生儿的血容量,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13-14]。
3.2.4 头部保暖很重要 由于新生儿头面部表面积约占体表面积20.8%,脑占新生儿体重12%,成人占2%,所以经头颅失热量较多,应注重头面部的保暖,给新生儿头部戴一绒布或毛线帽,暖帽的佩戴能够让新生儿的耗氧量降低15%,因此佩戴暖帽是十分必要的[15]。基于此特点,可使新生儿氧耗减少约14.5%[4]。
3.2.5 母体袋鼠式保暖 母体袋鼠式保暖是母婴接触的重要内容。首先对产妇及其家人进行母体袋鼠式保暖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教。婴儿脐部处理完即可进行母体袋鼠式保暖。将新生儿放在母亲的衣服里,贴近胸口的位置,新生儿靠紧母亲[5]。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使母亲的体温快速传导给新生儿,有效保障了新生儿体温的快速上升与稳定[16]。
3.2.6 鸟巢式被毯的保温干预 采用面料柔软、舒适的浴巾或毯子制成鸟巢的形状,预热后,将新生儿小心放入其中,以侧卧位为宜,保持四肢稍曲,确保小儿的臀部、背部与浴巾或毯子充分接触,这样既可避免温度散失又可提高新生儿舒适度[17]。转运回房速度要快,可与母亲同床并肌肤接触,提供新生儿所需的温暖及安全感,也可单独睡婴儿床,空调温度尽可能保证母亲的舒适,更重要保证新生儿不吹冷气和足够保暖。足月新生儿在裸体,周围无风,相对湿度50%等条件时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2℃~35℃,保暖的目的是使新生儿皮肤周围的环境温度尽量接近适中温度,在6~8 h 内尽快回复新生儿正常体温,减少新生儿低温或发热伤害。
笔者所在医院注重从外环境温度的控制,新生儿头部娩出到24 h 内的全程保暖措施落实到位,防止因环境温度低和保暖跟进不及时导致新生儿一系列严重后果,保证新生儿出生早期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