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合作,谋共赢

2019-09-26 12:25鲍莉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音乐评价教学模式

鲍莉莉

结合课题《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方向,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出发: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活动?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如何让音乐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奏效?一系列课堂中深思的问题迎刃而解……遵循学情、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新状况,我努力从课堂实践中求真知。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我们音乐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目的就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和他人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证明,简单随意的分组必然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我个人建议: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让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得到合理的搭配,以此来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二、精心设计、有效合作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地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出现合作的效应。根据我们音乐课堂的特殊性,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吃透教材,对于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兼顾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内容,从而避免讨论成为优等生的个人表演。

三、适时引导,全程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关系。学生的合作活动是否有效,离不开引导员老师的参与和评价。在我的音乐课堂中发现,我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自己却在“袖手旁观”,这样的合作毫无意义。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學习中,从而保证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

真正地将“小组合作学习”用到实处,不再是课堂中强加上去的形同虚设的教学环节。现将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践亮点做如下分析:

亮点一:“导”清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注重把教师充当“导演”的身份,而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备课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能在讲台下看老师尽情地“表演”,却没有机会参与,只能充当配角。现在的初四音乐课堂,我以学生的主体认知为出发点,巧妙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导”和“演”分离,把大部分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进行小组活动,喜欢设计方案的可以点明主题,擅长课件制作的可以动手完成,喜欢材料搜集的可以整合资料,最终,小组的合作展示将是评价小组合作默契的重要标准。

亮点二:互助合作,放手学生

经过两周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深有体会,后来再尝试放手学生自由编组,结果又出现了有些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有些组则一般,好的学生自然凑到一个小组,调皮的学生没有组愿意接纳。结合实践,我感觉采取这样的办法:根据学生的素质、性别等,再分合作小组,最后根据每节课的小组活动展示做适当的微调,效果应该会更好。

亮点三:你“评”我,我“评”你

此环节的设定,我主要是从学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是评价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重要因素,恰当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体验全体参与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这样,不仅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学习,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客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更加有创意的表现节奏的形式。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还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促使音乐教学更具备“三化”课堂的规范,营造出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音乐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