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娟,邓夏,白林
(1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 266106;2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 266106)
青岛里院作为近代青岛殖民文化背景下中西生活方式与建筑形态碰撞的产物,是青岛早期移民文化和华人奋斗的见证与载体,代表着原生的青岛平民文化,是不可替代与抹杀的文化遗产,毋庸置疑地具有文化遗产所具备的几大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1,这些将成为里院未来发展振兴的动力。
1.1.1 城市景观美学多样性
目前中山路尚存的成片里院,作为青岛重要人文地标圣弥爱尔天主教堂的背景,无论从空中俯视的肌理特征,还是走街串巷的穿行体验,都迥异于新兴的街区。它和以别墅独栋为主的历史街区一起,共同作为青岛重要的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再加上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日新月异的新区都市景象,从而为人们带来多样的城市美学意象与感受。保有并提升青岛所独有的里院形态与文化,不仅会给岛城市民创造多样的、具有积淀感的生活场所,也将作为别具一格的城市吸引力吸引游客的目光。
在2018年中德青岛论坛上,中国建筑科技大学的张路峰教授提出,在感知中山路地标性建筑——教堂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里院是作为教堂的“背景”出现的,而对于城市特色来说,“背景是本体”。因此,一旦里院不能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合理的再利用,缺失的将不仅是城市美学的多样性,还包括作为灵魂的城市特色本身。
1.1.2 建筑多样性
作为科学价值的延伸,青岛里院有着珍贵的建筑学样本价值。从城市与建筑专业角度来看,“里”是汉唐即有的中国人集聚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院”是能够满足这种社会化交往和家庭伦理,满足中纬度区域气候特征的空间形态。但是随着建国后苏联模式普及所带来的新型小区,这一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创造和沿袭的建筑类型不再继承,导致居住院落的形态在各个地区均呈渐次减少甚至迅速消逝的态势。实际上,不能简单地以出现年代早晚评判某种建筑类型或方法是 “过时的”。尤其是青岛里院,有着固有院落形态与德法街区制格局的双重基因,是东西方两大生活智慧交融的结晶,其本身有着很高的空间价值与内在秩序,理应作为青岛居住建筑范式之一得到研究与发展。加上青岛独有的丘陵地带风貌,复杂的高差与不规则的路网和边界,造就形态各异的里院建筑,千院千面,这是一大笔巨大的城市建筑财富,成片的里院区是立足于本土进行建筑创作的宝库,从建筑学学科角度来说,里院的建筑多样性价值、地域性特征,其意义与其说是活化石,不如说是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1.1.3 功能多样性
“大德敦化,小德川流”,城市不仅需要以名胜和CBD去提高自身竞争力,更深刻的表现应该是广大市民的生活场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在青岛的生活场所中,里院是最为悠久、最具特色的,其商住一体的复合功能,与小尺度、高密度、多变而有序的街区格局,不但在历史上,也现实地为市民日常活动提供着有别于大型建筑活动场所的异质载体,多种用途均能包容存在于里院区域,如果得以振兴,将为青岛带来新的百业百态,成为既旧又新的城市活力地段。因此突破固有思维的桎梏,激活里院在未来作为功能多元体的潜力,是历史街区获得振兴的内力。
一方面,“物以稀为贵”,里院存量的日益稀少使其今天越发独居价值,愈显珍贵;另一方面,如果失去了成片性,将沦为孤立的怪异景象,而丧失前述种种多样性意义。因此,保护不但是必须的,同时也是紧迫的,但更应是慎重的,即,合理、有效的再利用,促成对紧缺资源的保护。
从现实情况来看,出于经济和商业利益而从事里院保护,必然成为大环境下保护动机的基础。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历史建筑的稀缺性、独特性会激发其经济价值,而经济的发展是活力增殖的推力与历史街区真正得以复苏的验证和结果。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老青岛,里院资源更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集体记忆,对于新成长以来的新一代市民,里院资源所凝结的文化记忆与遗产连续性,也会成为值得骄傲的青岛要素,由是,里院的保存、保护与激活,将实现青岛市民代际之间场所认同感的传承。而这个大前提,至少从里院资源有效止损开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青岛里院文化在众多的历史资源中极具特殊性,表现为两点“迫切性”:一是与作为旅游景点的文物建筑相比,更有保护的迫切性;二是与作为城市名片的历史建筑相比,更有民生的迫切性。这就使得规划和建设思路要慎重定位,不能简单将其划作旧城改造或棚户改造,这方面国内许多城市有深刻的教训,即改造后完全抹杀或丧失了固有文化特质,成为后续被抨击为“建设性破坏”的反例,前车之鉴必须引起重视。
随着城市改造的蚕食,分布在青岛北部与西部城区的里院建筑所剩无几,大量的里院被拆除。目前里院保存最多,较完整的区域集中在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黄岛路周边。里院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破坏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1)院内居住人口密度大,老龄化严重,生活不便;
(2)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里院的居民大量往外迁移,部分里院处于无人打理的状态;
(3)基础设备损坏严重,配套不齐全,院内取水不方便,无天然气和暖气通道;
(4)院内卫生条件恶劣,公共卫生间缺少,生活环境脏乱差;
(5)院内违章加建现象严重,院内公共交流空间被不断侵占;
(6)房间面积小,居民根据自己的使用需要随意开设门窗、改造结构,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7)走廊拥挤,加建厨房及杂物堆放杂乱,电线随意拉结、外露,易引发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振兴里院,必须要在里院建筑被妥善有效的保护基础之上来着手。
2.2.1 连同原住民共同保护
引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原文——“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3)历史文化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必须使相关部门、机构、研究与设计单位充分意识到并理解1987年 《华盛顿宪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这一国际性纲领的核心要义“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涉及它们周围的居民”2。
2.2.2 理解“价值与修复”内涵,拓宽眼光和意识
1902年奥地利艺术理论家李格尔发表《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提出“价值类型学”,分为纪念性的价值与当代价值。其中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当代价值。李格尔将其分为使用价值(实际功能的实现,使古迹保护功能符合当代的需要)、艺术价值(传达美感的愉悦,是每个时代相对的、变化的艺术观念)、创造的新价值[1]。这种关于历史资源当代与未来意义的观照角度对于历史街区来说特别值得借鉴,也为今天如何正确地看待里院潜力提供了参照。
20世纪意大利建筑师古斯塔沃·乔凡诺尼的观点分外适于今天理解里院建筑。
一座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必然产生不同类型的建筑形式,其中的“平民建筑”比那些曾经重要且辉煌的宫殿更能代表民众和他们的意志。
尊重古迹整体的“艺术生命力”,而非停留在古迹的初始建造阶段[2]。
修复历史建筑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固建筑,修补漫长岁月对它们的损毁,二是让它们回到一个新的可用状态[3]。
加固、止损,回到新的可用状态,这也是今天包括青岛在内的“微改造”试点城市所要探索的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所采取的态度和思路。
2.3.1环境整治改进
保障性止损,就是在目前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亟待复兴但条件尚未成熟的里院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这可以为后期的里院保护与复兴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保护和发展兼得的最简单、最温和、最能落地的办法,就是加强日常维护和保障。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透过环境整治,可以避免里院带给人的萧条感,消解或减弱负面感受,进而给人以历史街区应有的“安静而不冷清”的良好感受。
2.3.2 “以人为本”为原则[4]
目前,与青岛里院关系密切的人群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外地游客、居住在青岛其他区域的市民、街区内的居民。在以往的更新中,往往以外地游客作为主要目标,却忽略了游客人群具有暂时性,有淡旺季之分。而里院的居民,长期生活其中,生活的日常构成了城区特有的生活景象和街区风貌。因此里院的复兴,必须要意识到稳定人群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其中的居民,回归最本质的关注点
(1)街区与原住民共同保护
自从1987年写入《华盛顿宪章》以来,街区与原住民共同保护已经成为国际上对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基本认知。就青岛里院来说,这是完全有现实条件的。由于近年来原有居民的逐步迁出,里院有了一定的房屋空置。在未来有机更新时,可以保持一定比例的原住民,对喜欢里院生活方式不愿离开的,预先考虑这部分人继续在里院内生活和工作。可以对现有的里院空置房屋进行评估,根据其建筑状况,选择适宜者进行居住。或者考虑利用其进行小规模试点式的再生设计,好的再生设计可以成为民众信心的种子。
(2)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老城区,新活力。只有引入新鲜血液,这个地区的发展才有前途。在全年龄段基础上,着意吸引年轻人,现实层面上,他们既是创意群体,也是不同水平的消费主体。从人的本性出发,思考年轻人的喜好和需求,借用老建筑老街巷作为开展平台,可以各取所需,激发活力。根据年轻人的个性差异,设置动态的热血的、静态的文艺的、时尚创意的措施和店铺。如果业态和主体匹配合适,极有机会形成有生命力的特色文化。
(3)可持续与人文关怀并举,注重一老一小
老龄化背景下,一方面,应该注重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保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里院有退休教师,书画才艺兼具的前辈,其中很多人乐于奉献,热心公益,关心下一代。另一方面,里院里中小学孩子的学习与兴趣培养,特别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成长,往往在空间载体和人力资源上双向短缺,实际上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与场所。如果能够使得这一老一小,各有所需,各有所得,就有机会取得低成本高社会效益的成果。此外,中年人群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老一小两头稳定,则无后顾之忧,这样由一部分人群覆盖全体年龄层,实现资源有限下的效益最优化,一举多得。利用里院腾空用房加以整饬,四两拨千斤,很容易可以创造出这样一处满足不同人现实需求的所在。
(4)注入有活力人群,年龄段与社会阶层多样化
艺术家与蚁族为活力人群,可考虑提供小面积工作创业空间,并利用边角隙地设立休息空间与休闲交流空间。蚁族可以为“上工下住”形式,部分利用老建筑大层高即可实现,部分可考虑局部打通上下层,同时植入新的结构,实现结构加固与空间拓展。除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设施以外,提供文化交流场所,增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再造充满人情味的里院社区。而采光一般的房间可考虑其他功能,比如小型商业,小型创意店铺或体验式作坊,同时体验类文化空间可以作为青年旅社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彼此丰富,又互不干扰。
振兴里院,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优势,提升在其中生活与工作人群的生活环境。就里院建筑来说,小是特点,特点有是缺点的可能,也有是优点的可能,重点是吃透特点后趋利避害,化特点为优点,国内外大量小空间再造再生案例告诉我们,这是完全可能的。加固、止损,回到新的可用状态,这也是今天包括青岛在内的“微改造”试点城市所要探索的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所采取的态度和思路。
在此,就里院的提升“微改造”举两个例子,一是内部居住者的自发提升改造,二是以潍县大院为例提供一个可供商讨的方向。
图1 “和兴里”加建空间
其一,里院区百姓改造实例[5]。芝罘路6号“和兴里”二层一间建筑面积不到24m2,使用面积17m2出头的房屋,被居住者根据层高和尺度,改造为有独立卫生间、内部厨房,上室下厅,满足一切现代生活所需,且干净明亮的宜居之家(图1、图2)。 据了解,改造费用仅为七八千元。这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建议有专人具体了解后评估其推广可能。对于里院居住者来说,只要解决卫生间、两气、厨房、采暖问题,就是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已有的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其二,关于潍县大院再利用的构想。潍县路19号大院建造期长,包含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种种生长痕迹,又不失其建立之初的空间特色,在青岛里院建筑中,既是高密度里院商住形式的代表,又具有异质属性,加上独占一个完整的地块,规模大且相对独立,又因其破败程度在里院中极其典型,因此具有探讨的多方面价值,适宜作为微改造探索,以其作为里院振兴的一个作用点(图2)。
图2 潍县大院内景
潍县大院虽毗邻中山路,但市井商业呈孤立带状形态,活力无法释放。针对现状,需要实现活力带的有序衍生,从而带动周边街道。其中一部分南向房间可以考虑设计成老人生活的居住空间,借鉴日本旧建筑改造的经验,采取用水空间(厨、卫)部件化,在建筑中加入功能性小空间,以满足老院居住的硬件设备需要。
在居住的空间,需进行适宜性再生设计,保障美观与适用,如可设计乃至开发适宜于青岛老房子的建筑部件,屋顶老虎窗采用推拉式天窗与可旋转式壁窗,便于清理,延长使用寿命。这样不但可以便于民生,对于相关产业与技术也是一个有力刺激,其人力亦可优先从老城区适龄居民中选取,争取人力与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
老建筑的性德在于利用厚生、物尽其用,充满与自然共生、多样、节能的智慧,令后人思之不尽。抓住“微改造”试点城市的契机,在保护与振兴的认识上,全面评估,正确导向,在实际中物尽其用。无论是人还是街区建筑,建议对待的时候能够有流动性和稳定性共存的包容意识。有流动性,则有新鲜血液,自由度;有稳定性,才有持续的文脉在主体层面传递,从而形成新一代的文化。在唤起城市形象回忆(想象)与憧憬的同时,充分发挥里院的动力价值,着力于实事,使中心老城区重新成为悦享资源,使历史街区的民众实现健康且有品质的多样的生活,真正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正相关,从而真正实现“老里院,新生活”。
注:
1 1999年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指出“文化重要性”是对过去、现在及将来的人们具有美学、历史、科学、社会和精神的价值。美学价值区别于艺术价值,强调感官知觉层面,包含了视觉、嗅觉和听觉方面的感染力;历史价值包含关联性与完整性;科学价值强调研究价值及遗产的品质、稀有程度与代表性;社会价值聚焦于当代文化层面。薛林平所著《建筑遗产保护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与这份国际纲领相对照,青岛里院显然有着“文化重要性”,完全具备《巴拉宪章》所提出的几大价值。
2华盛顿宪章,原则与目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