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徐厚生,张俊涛,梁 山
(1.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700;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
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崤山隆断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龙家园组中、下部地层;岩性主要为燧石条纹及细条带状白云岩、厚层状白云岩夹石英砂岩条带、白云质胶结的砾岩或含砾杂砂岩。工作区断裂构造发育,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序次的七十余条断裂网状交错,各具特色,多期活动明显。构造控制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成矿母岩的控制作用[1]。成矿作用是与中酸性岩浆演化后期的钾长花岗斑岩阶段有关。它们呈更小岩体分布于后瑶峪斜长花岗斑岩岩体的东、西两侧,并受断裂控制。二对矿带、矿体的控制。矿体一般受更低一级构造的控制,例如后瑶峪多金属矿体是受NWW向细晶岩带北盘顺时针压扭时产生的NE-NEE低序次压性结构面所控制。因此矿带总体走向NWW,而单个矿体长轴迁就NE-NEE。岩浆岩在本区不太发育,主要是一些小岩脉出露地表。见图1。
现将西沟矿床的各类矿体特征详述如下:西沟矿化类型比较复杂,各类型矿体基本上控制在钻孔ZK191-ZK161之间,东西长600m,南北300m。钼矿体主要分布在钾长花岗斑岩体顶部的硅化带内。部分赋存在近接触带的石英岩、凝灰质粉砂岩及安山玢岩之中[2]。矿床由多个矿体组成,主矿体11个,均分布在标高900m~1160m。含矿岩石大部分为硅化钾长花岗斑岩,少量为夹层石英岩;钼矿体长40m,延深20m,平均厚度1.64m~17.00m;Mo平均品位0.062%~0.617%。钼矿体形态受岩体与构造控制,其它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扁豆状,沿走向在纵剖面上呈水平分布,在横剖面上呈平行的雁行斜列。产状190°~195°∠13°~22°;与隐伏岩体上部岩枝的产状一致。
图1 矿区地质略图
本区控矿的主要条件是构造、岩浆岩,其次是地层。它们在成矿作用中互相制约,互为依存,造成了本区一个特定的成矿地质环境,因此决定了矿床的规模、形态和类型。
它晚于主岩体斜长花岗斑岩,是在环境较为稳定,温度相对较高的封闭条件下生成,这无疑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分离、集中、交代和沉淀。目前所发现的各类矿体,都是围绕此岩体分布的,并且随着岩体距离的加大,成矿温度不断降低,矿化蚀变强度也相应减弱。钼矿体位于岩体及接触带,钼矿体受隐伏燕山期富钾富硅的钾长花岗斑岩体控制;向上依次为磁铁矿层-磁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层-铁闪锌矿、辉铜矿、斑铜矿和其它铜的氧化物兰铜矿、墨铜矿等。
这组断裂构造表现为多期活动,早期为扭性,中期为张性有细晶岩贯入,当发展到晚期时。由于本区受到构造南北向挤压和南北向反时针力偶的联合作用,在矿区以北形成了一条醒目的官道口-十字路-荆彰弧构造带,同时对矿区内的北西-北西西向的老结构面进行改造,使其发生顺时针压扭[3]。矿床就是在这一特定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由于这一构造带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由此决定岩浆和含矿热液是由压力高的西北部向压力低的弧顶外侧活动,至本矿区沿着北西向或北西西向压扭性断层运移,已知矿床赋存部位来看,并不主要分布在钾长花岗斑岩的主接触带上,而是在外接触带,白云岩之近水平层间张裂隙及高山河组与龙家园组接触面中,这一层间张裂是北西西向构造顺时针压扭的派生物,特别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白云岩与石英岩界面上更为发育。这已由底部铁矿层的厚度、形态以及稳定程度表现出来。
为什么矿体不在接触带,而分布在这种层间张裂内,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从构造因素分析,一般张裂面比其它性质的裂面更易储矿。其二,岩层由于水平和接触面交角近于垂直,因此主接触带主要起导矿作用,矿液自岩浆分离出来之后沿层面张裂运移、交代、沉淀成矿可以阻挡的进行;岩层陡立和接触带产状近于平行,层间的硅质条带和层面无疑对于矿液的运移起阻挡作用。因此接触带不但是导矿构造,也是主要的储矿构造。其三,白云岩中硅带较不易交代成矿。层间的白云岩是主要的交代成矿对象,在矿液运移的途中,受上、下硅质条带所挟持,很难穿透硅带,沿垂直层面方向运移,因此只能沿白云岩层面向前运移,形成层间矿体。
本区岩浆期后的成矿作用,是发展得比较充分而完全的,从岩期后气成热液交代阶段到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阶段,都有其一的代表性矿化和蚀变出现,并且有规律地分布在本区各个地段[4]。综上所述,卢氏后瑶峪西沟钼多金属矿床受北西—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该区钼多金属矿床属接触交代型矿床,钼矿属斑岩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