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
《暗算》是中国当代作家麦家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中,麦家以冷峻的文笔讲述了国家安全部门701 中几位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这是一部有温度的作品,因为其中饱含家国情怀;这也是一部有深度的作品,因为人物的内心有深刻的人生独白。2008年,《暗算》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主题导读
701 是一个无法在阳光下示人的国家秘密机关,其中的侦听局、破译局、行动局汇聚了一批拥有特殊才能的天才。
听力超群的瞎子阿炳能够在一天内找到敌方电台的51 套频率,是之前侦听员十几天收获的总和;陷入苦恋的破译天才黄依依多次遭受拒绝仍死心不改;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中的共产党员“鸽子”,因为在分娩时喊出已经牺牲的丈夫的名字而暴露身份被捕……每一个寻找爱和自由的人都迷失在阴谋中。
《听风者》
侦听,就是要听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
原文品读为了不让院长和局长产生任何嫌疑,我关掉所有录放机,请局长亲自拟定至少8 组“千数码”。然后,我要求发报员对着局长拟定的报文,以每分钟100 码的速度发报。
“嘀嘀嗒嘀嘀嘀嗒嗒嗒……”
发报完毕,我们都盯着阿炳。他似乎是睡着了一样面无表情。局长纳闷地看看我,又看看阿炳,翕动着嘴唇,像要说什么。我赶紧示意他别出声。就在这时,阿炳像被我无声的手势惊动了似的,如梦初醒,长长地呼了口气,然后便朗朗有声地报诵起电文来。
经典赏析生活在小山村的盲人阿炳有着过人的天赋,他在中外关系最紧张的时刻侦听出敌军的107部秘密电台,从而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成为时代的英雄,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悬疑的情节、莫测的命运和荒诞的现实,令人感慨不已。
大咖点评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喑传奇。
——李敬泽
《看风者》破译,就是解密,就是要释读天书,看懂无字之书。
原文品读算盘小巧又珍贵到这般地步,与其说是个算盘,还不如说是件珍宝,只有观赏性,而无使用性。因为算珠太小,小得跟一粒绿豆似的,常人根本无法使用,要想使用,只能用指甲尖来点拨。然而,黄依依却可以拿它来跟所有珠算高手比试算速,开头几年用的是真指甲,十指尖尖的,后来改用假指甲,跟弹琵琶似的,却依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将细小的算珠点拨得骤风暴雨般快,飞沙走石般响,那感觉如同你看艺人踩着高跷,依然健步如飞。这是她的手艺,也是她的骄傲,不论何时何地,她总是随身带着这宝器,高兴或不高兴时,需要或不需要时,便拿出来热热手,有时候是展示,是炫耀,是露一手,更多时候是习惯,是无意,是下意识。靠着这门绝活儿,她到哪里都能引人瞩目,让人铭记。
经典赏析黄依依是破译局历史上唯一的女处长,被人称为“有问题的天使”,她聪明美丽,有着天才的数学计算能力,却桀骜不驯,她敢爱敢恨,饱受爱情之苦,最终死在肮脏的厕所里,让人不得不感慨命运的捉弄。
大咖点评在我看来,麦家的小说很像一只精美的钟表,活跃的秒针积极地为故事播云降雨,从容的分针引导读者徘徊在悬念的丛林深处,而沉重的时针是在暗处运行的,它承担着作者极其严肃的写作理想:人与时间的对抗之谜,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不仅在重重密码里失窃,而且在最牢固的记忆里遭遇最彻底的遗忘。
——苏 童
《捕风者》谍报,就是乔装打扮,深入虎穴,迎风而战。
原文品读有一天,我去理发店,和往常一样,我以老客人的身份和店主寒喧,闲扯中夹杂着暗语,问他近来生意如何。他以一种我期望的声腔喜滋滋地答复我:“长官,我真是有福气,最近我又有了一位像您一样的客人,一位有身价的人,他认准我的手艺,常找我理发。”
我立刻明白,他在告诉我我们又多了一位同志!
我说:“恭喜你啊。”
他说:“哪里哪里,要恭喜的是您啊,长官,听说您又添了薪,是高升了吧?”
这就是说这位同志很可能将直接与我发生联系,我马上感到了体内燃烧的热烈。从理发店回家,我急忙取出了老头在替我洗头时塞入我衣袋的纸片,是半张32 开的信笺,上面这样写道:
鸽子(女)已打入厢房,近日可望一见,接头暗语:鸽子向你打听她老乡——一位你处姓秦的参谋,你如实回答即可。
握手
老A
1947年5月7日
经典赏析捕风者中的两则故事,一个是共产党利用越南士兵韦夫的尸体向美军传递假情报,使解放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另一个则是“鸽子”被捕的悲剧。人生何其无常,但是对国家的爱和对家庭的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大咖点评当很多作家以为小说情节与故事中蕴藏的秘密已开掘殆尽,以创新的名义把小说变成一种晦涩的文体时,麦家出现了。他深入开掘了一个许多人浅尝辄止的题材领域,用自己独特的聚光灯将那么多秘密照亮,技术的,也是人性的。而这一切都是用精彩的故事串连,一切都在故事树上闪闪发光。
——阿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