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儒宰相丁谓在崖州新传

2019-09-25 18:47徐日霖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崖州丁谓海南

徐日霖

丁谓是繼卢多逊之后,又一位被贬谪到古崖州(治所今三亚市崖州区崖城)的北宋大儒宰相。丁谓在崖州逾三年,荣辱不惊,旷达超逸,不仅留下许多惠行谪迹,还撰《天香传》,播扬海南香名,作“崖州诗”,留下经典诗文。由于丁谓颇受后人是非评说,致使他在崖州的行迹,也多被曲解揣与,湮而不显。从历代贬官对海南历史的影响上看,丁谓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置否的。《三亚市志》据其在崖州所施惠行,将他列为三亚古代名贤。抹去历史尘污,丁谓在天涯有了新的故事。

惠行谪迹:流风余韵千百年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北宋长洲(今苏州)人,登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主要政治活动在宋真宗一朝,历官工、刑、兵三部尚书等,两度拜为宰相,前后在相位七年,封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丁谓聪明机智,多才多艺,任上多有建树与政绩。乾兴元年(1022),因受“雷允恭擅移皇陵案”牵连被罢相,随后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从权倾天下的宰相,到区区崖州的八品司户参军,在时人看来,丁谓将从此潦倒不振,孰料他仅用一句机智妙语,便让世人折服其量。一次,丁谓与客会饮论及天下地理,问四座:“天下州郡哪个最大?”众答:“当然是京师”。丁谓反驳道:“不然!堂堂一国宰相,只能任崖州司户参军,可见天下州郡崖州最大,其他州郡怎能相比!”这虽是个笑话,但依其所言,谁又能说出个不是呢?丁谓既以幽默方式讽刺朝廷贬谪制度,且表明自己宠辱不惊,患祸释然。丁谓正是以乐观豁达的心志,委身遐荒,在天涯一方留下了惠行化泽。

北宋《国老谈苑》、南宋《與地纪胜》及《诸番志》等国学名著,最早记述了丁谓在崖州事略:“既至贬所,教民陶瓦,先为公宇,次营所居之第”;“丁晋公在崖州教民读书著文”;“丁谓在朱崖凡三年,尝以家财与土人商贩,蠲其息。”《四库全书》对此均认定为“大致犹据实可信”。由是而观,丁谓在崖州之惠行善举,涉及改善民居、敷行文教、引导贸易等方面,就唐代至北宋时期的海南贬官而言,是为在贬所做实事最多的一位。

丁谓在崖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教给土民烧制砖瓦与营造屋宇的方法,使民居与官署条件得到了改善,曾运筹“一举三得”巧造京城皇宫的建筑大师,虽然授受的只是陶砖、制瓦与营屋小技,但对地处海隅一角,不堪风雨侵凌的崖州士民来说,称得上是做了一件“惠民工程”。上千年前的北宋崖州,社会萧条,文教荒芜,在“贬所无书籍”的条件下,曾掌修国史、开坛国学的大儒宰相,靠“默记旧读”,教民读书、作诗、著文,谪患在身仍将情致专注在启迪民智上。从海南文化教育史上看,丁谓在海南躬行教化,比继后到儋州的苏东坡早了70多年,比南宋到崖州的胡铨早了120多年,这更显为难能可贵。崖州地处海外绝域,遐荒闭塞,北宋时仍为自然经济社会,土民不懂经商,不事商贩。曾临危受命安抚边民多有殊功的安疆相国,不吝家财资助当地土民贩卖,在天涯边陲诱导土民进行商品贸易,亦足见其民生情怀。

丁谓抵崖州后,续有传旨羁居于远离人烟荒僻之处,郡守乃在城外东南十五里南山铺之东名为“竞田”的地方,建屋几间,取名“相公亭”,供其居住。丁谓在此居住三年,焚香读书,修佛克责,以其名人谪迹,丰厚了崖州历史文化积淀。崖州城东三里处,有塘数亩,林峦环秀,风景宜人,丁谓择此修建一座主台高丈余、左右各有二小台的大型观星台,经由郡守筑亭其上,命名“怀远亭”。丁谓每每前往登台眺望,瞻拜星斗,占侯天相,至夜半方归。丁谓离开崖州后,观星亭台历劫毁圮,但水塘因此得名“望天塘”,沿称至今,遗址犹存,留下古代先贤上千年前在中国最南端的天文活动遗存与印记。丁谓在崖州留下的“相公亭”、“怀远亭”等活动遗迹,最早记入南宋地理名著《與地纪胜》等,成为名见经传的岭南胜迹,流风余韵千百年。

撰《天香传》:为崖州沉香立传

海南岛自古以产沉香闻名,早在晋代就以奇闻记入《述异志》:“香洲在珠崖郡,洲中出异香,往往不知名,千年松香闻十里,亦谓之十里香也。”然而,及至北宋,世人对海南沉香只闻其名,却“不识庐山真面目”。丁谓在宫廷生活近20年,掌管过国家香库,主持过各种祭祀,通晓朝廷用香仪礼,见识宫中各式用香,富有香药知识与用香经验,对海南沉香素有神往。

丁谓被贬到崖州后,为验证海南沉香“传奇”之虚实,派人随处购买,果然“百无一假”。他庆幸进入传说中的“香洲”,躬身民间,询访乡耆,深入黎峒,勘踏群山,对崖州沉香产地及香类品种,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崖州沉香与岭南地区,以及占城、大食等异国所产沉香进行优劣品鉴,以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中国首部具有香文化学术价值的《天香传》,成为了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

《天香传》长达二千多字,内容丰富,阐述精辟,全文结合中国用香历史及儒家、道家、宫廷奉香特点,重点突出对崖州沉香的品鉴,为崖州“天香”作了以下立论:

一是产地独特。自黎母山趋入的崖州之境,钟朝阳之气,“香多出此山,甲于天下”;二是自然成香。崖州沉香皆天然而结,故“文彩致密,光彩射人,斤斧之迹,一无所及,置器以验,如石投水,此宝香也”;三是采之有度。居于崖州山峒的黎族,“皆力耕治业,不以采香专利”,“闽越海贾,惟以余杭船即香市,每岁冬季,黎峒待此船至,方入山寻采,州人徙而贾贩,尽归船商”,“取之有时,售之有主,故非时不有也”;四是顺乎自然。崖州沉香资源得到天然保护,“非时不妄翦伐,故树无夭折之患,得必皆异香”,而他处则是“售者多,故取者速”,“取不侯其成”,“盖取利者戕贼之深也。”

“天香”在佛典意为“佛国诸天之香”,称为“百宝香”、“天和合之香”、“众香”等,丁谓借佛典“以天上诸天之香最为第一”之释,用“天香”为题作传,旨在将崖州沉香誉为堪与佛国天香媲美的人间“天香”。为了让世人欣赏到崖州“天香”真容,丁谓以非凡之笔,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崖州沉香的形态与特色,作了精彩描写:

或有附于枯枿,隐于曲枝,蛰藏深根,或挺然结实,混然成形。嵌若岩石,屹若归云;如矫首龙,如峨冠凤;如麟植趾,如鸿锻翮;如曲肱,如骈指。但文理密致,光彩明莹,斤斧之迹,一无所及。置器以验,如石投水,此香宝也,千百一而己矣。夫如是,自非一气粹和之凝结,百神祥异之含育,则何以群木之中,独禀灵气,首出庶物,得奉高天也?

历代海南贬官中,能像丁谓潜心研究地方物产并撰成学术文论的,并不多见。《天香传》揭开海南沉香神秘面纱,突出了海南沉香的地位,并由此确立了沉香的品级分类与鉴定标准,成为后人研究香文化及中医药用沉香不可忽缺的经典文献。由于《天香传》的影响,自北宋始,海南岛有了“香岛”之称,崖州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香州”。因《天香传》作于崖州,“崖州沉香”成为了海南沉香代称,以及中国古代沉香的“商标”。北宋著名医学家唐慎微所撰《大观本草》,就以“崖州沉香”作為中国沉香的标识。明代医药科学家李时珍,尤为推重丁谓对崖州沉香的分类与品论,在《本草纲目》的沉香本草图谱中,就直接标名为“崖州沉香”。《本草纲目》问世后,崖州沉香则简称“崖香”,用作中药沉香的别名。

作“崖州诗”:羁旅忧乐寄天涯

丁谓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当时就有“其文类韩柳,其诗类杜甫”之赞誉。在崖州三年间,丁谓虽处逆境且年逾六十,但仍“未尝一日废笔砚”,“一赋一诗”,“所著诗并文亦数万言”。丁谓在崖州创作的诗文,分别结为《青衿集》与《知命集》,在中国诗坛留下了晚年文学创作成就,获大文学家欧阳修给予“少以文称,晚年诗笔尤精”的高度评价。

《知命集》是丁谓在崖州创作及结编的诗赋文论集,共二卷,收诗百余篇,其中多为反映海南特色的风物诗。原集虽己佚失,但其中大多诗文仍流传于世,现收入《全宋诗》的丁谓诗,相当部分即出自《知命集》。丁谓在崖州创作的诗歌,给人印象深刻及体现其诗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主要有《途中盛暑》、《初到崖州》、《山居》。这三首“崖州诗”,真实反映他被贬崖州后,由盛暑畏途、初至嗟叹到热爱赞美的情感升华,可说是其羁旅天涯心路历程的“三部曲”。

描写古代海南岛炎热气侯与风物景象特征的《途中盛暑》:

山水无阴驿路长,海风吹热透蕉裳。

渴思西汉金茎露,困忆南朝石步廊。

江上竹竿输散筵,林间冠褐负清凉。

下程欲选披襟处,满眼赭桐兼佛桑。

冒着窒人的酷暑在山水间跋涉,海风吹着热浪,袭人难熬,饥渴困倦中驿道显得更加漫长,总想下一路程会有敝衣透凉之处,可漫山遍野的赭桐花、佛桑花,如火如炽,连风物景象也给人火热灼炙。这首叙写贬途感受的诗歌,为今人留下了一卷盛暑之下跋涉在海南古驿道上的千年风情“老照片”。

叙写崖州治所荒僻与地方衙署萧条的《初到崖州有感》:

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

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三百家。

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潮上瘴烟斜。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县衙。

初来乍到,丁谓用诗歌艺术描摹了崖州萧然景象:在这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崖州城,地僻蛮荒,人烟稀少。夜里只听到猿猴的啼声,早晨看见的是弥漫瘴烟。官府萧条废事,麋鹿时时在衙署中游走。其实,宋初崖州的农耕社会状况,并非丁谓在诗中描绘的那么萧条。早于丁谓40多年便来到崖州的卢多逊,在崖州水南村所看到的就是“却疑身世在桃源”的善美风景,“犹有幽人学士家”的人文风情。景由心生,不可苟同。丁谓的这一首诗,虽是感时伤怀之作,但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亦从另一侧面成为研究三亚史上古崖州社会经济状况的珍稀诗歌文献。

借咏花草风物而颂扬崖州自然美景的《山居》:

洞口清香彻海滨,四时芳馥四时春。

山多绿桂怜同气,谷有幽兰让后尘。

草解忘忧忧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

争如彼美钦天圹,长荐芳香奉百神。

丁谓在崖州,曾被拘居于南山山麓远离人烟之处。在山居中,他发现这一方滨海大地,充满着奇花异香,绿桂香浓深山,兰花清逸幽谷,而荒野上的藿香,更是艳压群芳,香彻滨海。他还发现这里的花草富有灵性与奇趣,叫“忘忧草”的,可无人知道它有什么忧愁?名“含笑花”的,却又不知它在笑何人?仿佛物语相通,他感悟出这里的花木有爱,芳草含情,在旷野上争奇斗艳,相竞把芳香经久不息地奉献给天地百神。诗中寄情天涯花草风物,颂扬了崖州滨海大地“四时芳馥四时春”、“长荐芳香奉百神”的自然之美。《山居》诗体现了丁谓诗歌创作成就,倍为后人称赞。唯憾的是,由于后世文人对丁谓所持偏见,对此诗颇多妄揣曲解,以至这首千百年前礼赞崖州自然芳芬之美的诗歌经典,至今仍未能登入海南古代诗歌“大雅之堂”,有负了丁谓当年那一片无瑕诗心。

明道年间,丁谓获赦。他自崖州迁移雷州时,用“九万里鹏重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刚健诗句,抒写结束崖州羁旅生涯的从容与自信。丁谓召还后授秘书监致仕,景祐四年卒于光州,享年72岁,得以善终。著有《景德会计录》、《建安茶录》、《晋公集》、《青衿集》、《知命集》等。现列为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三亚市志》列为三亚古代名贤。

猜你喜欢
崖州丁谓海南
崖州民歌的演唱特色分析
——以《送别歌》《梁生歌》《审情》的研究为例
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宰相识人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名臣的遗憾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基于边疆视角的崖州文化演变进程
为海南停留
学会变通,远离职场“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