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
最近,大家已悄然发现车身为黄色、印有“美团单车”字样的共享单车,已出现在街头。在北京立水桥地铁站出口,数量明显较多的美团单车、摩拜单车和青桔单车非常显眼。细心的大众会发现除美团和青桔之外,哈啰单车最近半年也在北京做了不少投放。
如今,街上的共享单车已经大批量换脸,原来“小黄”(ofo)、“小橙”(摩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大黄”(美团)、“小绿”(青桔)、“小白”(哈啰)悄然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共享单车的新旧交替将不断加速。
这与3年前的疯狂扩张形成强烈反差。2016年,在资本疯狂涌入的背景下,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以大量投放占领市场为目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圈占”了诸多城市的主要道路。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市场共出现了70多家共享单车品牌。此后在经历资金链断裂、盈利无望、扰乱公共资源等行业阵痛后,市场进入了“洗牌期”,如今,能形成稳定市场份额的品牌已不超过10家。
跑马圈地年代遗留的众多后遗症中,自带侵占公共资源原罪的单车过剩问题首当其冲。据北京市交通委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而日均活跃车辆只占报备车辆总量的16%,周均活跃车辆仅为30%。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仍存在严重过剩问题,减量将是未来不可逆的趋势。
2019年8月28日,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将按现有报备投放车辆数的50%减量,并全部领回由各区集中清理存放的车辆,于2019年年底前实施完成。
除了总量减少,共享单车还在迎来迭代潮。关于共享单车的报废年限,北京、上海等地曾出台规定:要求共享单车运行三年后要更新或者报废。这意味着,大多诞生于2017年以前的初代单车,正走到报废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旬,全国共有共享单车1600万辆,其中,ofo占据65%市场份额,约为1000万辆,摩拜超500万辆,当时入京不久的小蓝单车半月内投放10万辆。入场较晚的哈啰单车限于城市禁令,并未经历上述疯狂投放阶段,因此不会面临过重的换车压力。
2019年年初,大量ofo单车出现在垃圾处理厂,ofo对此的回应是“已到报废年限”,押金都无法退还的ofo复活机会十分渺茫。ofo之外,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则通过置换来应对这场报废潮。
对于出现在大街上越来越多的青桔单车,滴滴的回应是,这批青桔是对以前小蓝的置换,滴滴计划将北京总量为25万辆的小蓝单车按照2:1比例置换成青桔单车。
滴滴方面表示,置换将分批次进行,首批将回收市面运营的15万輛小蓝单车,投放7.5万辆全新青桔单车。不过对于置换重点区域和未来计划,滴滴表示不便透露。
尽管资本退出,快速扩张不再是共享单车发展的主旋律,但共享单车战役远未结束。与上半场单打独斗的局面不同,下半场存活的玩家基本形成了以阿里、美团、滴滴为首的寡头局面。
2018年4月,市占率第二的摩拜以27亿美元卖身美团,如今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走包围城市路线的哈罗单车频获阿里投资,并于2018年入京,正式登陆城市主战场。接管小蓝单车的滴滴,从2019年5月开始,在配额未开放的情况下开始“曲线投车”,用3000辆青桔置换此前1万辆废旧小蓝。
对于寡头竞争的局面,共享出行研究院刘远举表示,现在继续进入这个领域的,都是有办法从其他渠道获益的玩家,单打独斗已经玩不下去。“共享单车属于重资产,短期内难以通过租金实现盈利,没有背靠大树肯定活不下去,因为不可能一直有人给它输血。”刘远举说。
与此前任何用资本垒起的风口行业一样,如今,共享单车行业也沦为巨头们的对决战场。
而从下半场格局来看,入场的巨头都是能让单车业务嵌入自身生态、产生规模协同效应的玩家。
刘远举分析,对于滴滴来说,在出行这个大体系中,哪怕单车只补充了最后500-1000米的缺口,但对于滴滴完成出行闭环也是非常有益的。而阿里的哈啰单车的重要入口是支付宝,能给支付宝带来流量、用户活跃度,同时也可以用支付宝做免押,为芝麻信用增加应用场景。
“他们都有个相似点,就是能利用单车项目带来营收之外的益处。美团有各种线下店铺和消费场景,阿里线下也有盒马、线上有支付宝,相比之下,网约车巨头滴滴和共享单车的联系就更紧密了。”刘远举说。
尽管将共享单车纳入麾下的巨头各有算盘,但相同的是,赚钱均已被摆上了日程表。公开信息显示,从今年3月开始,包括摩拜、小蓝、哈啰在内的单车都经历了一波涨价潮。
2019年3月21日,小蓝单车宣布在北京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上涨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收费0.5元,即骑行1小时需要2.5元;
2019年4月8日,摩拜单车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实行新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收费1元,超过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即骑行1小时需要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