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军旅情

2019-09-25 06:14李蕊
当代党员 2019年16期
关键词:从军军装父辈

李蕊

我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里,和睦融洽、互敬互爱。我的家,承载着三代军旅情,延续着三代重医缘。

我的爷爷,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热血青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心,13岁从军,参加抗日战争。

我的父亲从小随着父母走南闯北,从咿呀学语起,“军人的孩子”便烙印在他的血脉里。15岁时,他扛起了父辈的重任,用血脉将军魂传承。

我的母亲,在她懵懵懂懂的少女时代,同样被父辈身着军装挺拔威武的样子所吸引,果断选择了从军。

从我记事开始,除了熟悉的绿军装、大檐帽、方块被,就是每年值得我们全家人为之庆祝和纪念的“八一”建军节。

祖辈与父辈从军的经历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段路程指引了我的从军路,赋予了我一种坚韧与独立的品格。在最美的青春岁月中,我除了受到良好的军事教育、练就强健的体魄外,还感受到了军人家庭家风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祖辈和父辈对党和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爷爷在我步入军校的第一天就嘱咐道:“好好表现,争取早点入党!”在我与父亲第一次交谈军校生活的不易时,他严肃指出:“既然穿上军装,就得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收敛你的任性与娇气,做一名合格的军人!”

在家人的影响下,我把爱国深情、爱党忠心、强军志气植入内心,内化为对党忠诚的品格,在入校的第二学年,我便成为预备党员。跨入军营门任基层干部时,更是以练就钢铁般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为目标,不断摸爬滚打,让我褪去了学员时代的稚嫩,一项项任务的完成,一次次困难的攻克,最终磨炼成父辈期待的军人模样。

一次参军,一生光荣。如果说军人家庭赋予了我坚韧和独立的品格,那么重庆医科大学就是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船舶。

我的奶奶因随军,工作安置到重庆医科大学,成为医科大学的教职员工。我的父亲,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转业,被安置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工作,也成为了一名教职员工。虽然远离军营,但军人的忠诚早已融进他们血脉。我的家人坚守着党员本色,不分军地,在新的岗位上赤诚奉献。让我最值得感恩的是,一路的成长,有奶奶勤俭持家、廉洁守家,身体力行的教育影响;有父亲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的引领,才使我保持了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必须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和困难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在我的身边有一位青年榜样,他就是我的爱人,一名雪域高原的藏族干部。我的爱人出生在日喀则的一个普通家庭,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沐浴着党对民族地区的阳光雨露不断成长。11岁时,他就离开家乡到内地求学,随后又考入原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历经4年军校生活,最终成为一名新时代的“金珠玛米”(解放军)。毕业时,他本可留校工作,但他坚定地选择回到家乡西藏,报答党的培养。到基层任职以来,他满怀激情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发挥民族干部语言通、民情熟等优势,把理论内容“翻译”成藏语直白话,为驻地群众宣讲党的理論,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后来,我的爱人怀着对祖国边防无限的热爱,以铁血豪情主动到边防代职。

这样的家庭氛围,时刻提醒我要爱国传家、孝善安家,提醒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劲头。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传承优良党风,树立纯良家风,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戮力同心、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从军军装父辈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那枚红军军装上的衣扣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假如明天脱下军装
迷彩服,绿军装
接过父辈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