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锦
摘 要: 陶渊明生活在魏晋至宋初充满了战乱与灾荒的时代里,他的内心经历了一个从满怀沉郁深重的感慨与悲哀到心灵与身体都获得了宁静与平衡的心路历程,形成精神的绝对自由,并最终达到“达人大观”的境界,其思想内涵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上要自由,既不为肉体形体欲望所拘束,也不要为后世的名声或者为别人的赞誉所拘束。陶渊明的达观,可以归结为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儒家思想给予陶渊明内心一种定力与持守,使其身处于乱世不会随波逐流;而佛家和道家思想则使诗人在经历荣辱浮沉之后,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名利荣辱、乃至生死。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儒释道;达观思想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88-04
龚自珍曾在《舟中读陶潜诗》中这样评价陶渊明“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梁甫”出自于张衡的《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泰山,欲望从之梁甫艰”,“梁甫”代表的就是阻碍贤臣进用的邪恶力量。“骚”是指屈原的《离骚》。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为了抒发内心的悲愤与抑郁,乃赋《离骚》。因此龚自珍认为,陶渊明诗作表面上平淡恬静,但实际创作风格有三分之二像“梁甫吟”,有三分之一像“离骚”。陶渊明处在那样黑暗的时代里,诗人究竟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他的内心世界是如何从沉郁深重的感慨与悲哀转变为身体与心灵的平和呢?本文将结合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对此进行分析。
一、达观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陶渊明出身于士族之家,曾祖陶侃曾经官至东晋的大司马,因此他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饮酒二十首》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真的喜欢读书,“罕”就是稀少的意思,陶渊明的少年时代没有复杂、乱七八糟的事情来打扰,可以专心地念书。“游好”二字说明对他来说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每天读着圣贤书,学习孔孟做人的道理。儒家的思想提倡“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济世的远大抱负。
但无奈的是陶渊明却生错了时代,他生活于东晋至宋初。东晋是西晋灭亡后,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来的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东晋的统治范围非常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江山,而北方的统治权一直由赵国及前秦等统治者掌握,国家分裂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这段时间社会动荡不安,“篡”、“乱”交替;政治黑暗腐败,为了争权夺利,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腐贿赂之风。陶渊明在他短短六十三年的生命里,经历了两次篡逆的变乱以及东晋的灭亡,并且曾在篡逆的恒玄和刘裕手下工作过,更是目睹了这些人是如何的狡诈残忍。
陶渊明身处浊世眼睁睁看着国家的政治一天天败坏下去,虽然欲有所作为,却无从施展,因此他在《饮酒二十首》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感慨。比如《饮酒二十首》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是与非。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他以愤怒的口吻斥责了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黑暗现实,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或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饮酒二十首》其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诗人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感叹世风日下,思慕远古伏羲、神农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自己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儒家把历史上最早“三皇五帝”的时代设想为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传说中伏羲氏和神农氏的时代民风善良淳朴,人民生活安乐美好,但羲农时代已经逝去很久了,晋朝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从一开始就有“八王之乱”,然后北方是“五胡乱华”,南方也一直在战乱的杀戮之中。“真”就是真淳、朴实的社会风气,但如今“举世少复真”,世风败坏,人们连一点谦退礼让之心都没了,剩下的只是不择手段地争夺、杀伐和欺骗。
在晋宋之间这种斗争漩涡中,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许多人不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和节操,可陶渊明却做到了怡然自得,原因诗人在诗中也说到了,即“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于乱世之中“心远地自偏”,使心远离喧嚣,悠然达观地生存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儒家思想不仅帮助陶渊明在少年时代树立了济世的远大理想,而且也培养了他一生刚正不阿的性格,让他处于污泥浊世之中,精神上却仍然有着一种向往和力量。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历代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的支持。他在《饮酒》诗中反复提到了前代先贤。如: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等。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如《饮酒》第十一首:“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这么好的颜回,这么好的容启期,一个很年轻就死了,一个到九十岁还常常挨饿。但他们并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个好名声而忍受贫困的,他们只是为了“称心固为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因为那样做了内心会感到平安快乐。《饮酒》第十二首:“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张挚做官做到大夫就辞职了,他年岁并不老,只是觉得自己与当时的时代不合,就不再出来做官了。杨伦本来也做过官,但他的理想与那些做官之人的理想不合,于是就辞官不做了,在一片大泽之中教书。陶渊明和张挚、杨伦的生活经历都有相似的地方,而且他们都不肯出卖自己的理想去迎合当世的官场社会。诗人为张挚和杨伦辞官归隐,不再复出的高风亮节大唱赞歌,并劝说世人不要再受世俗的欺骗,应当看破红尘,随他一道去隐耕。陶渊明从这些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精神鼓舞自己,“不賴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陶渊明没有正式皈依佛教,但他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很大。陶渊明是江州浔阳柴桑县人,离他不远处就是庐山,庐山的东林寺上有一位在中国佛教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高僧——慧远大师。在陶渊明二十一岁的时候,慧远大师来到东林寺,结了“白莲社”,在此宣扬佛法,当时很多诗人、文人都与他有来往。慧远大师很喜欢陶渊明,两人之间有密切的交往。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诗中看出,他明显受到了佛教的影响,特别是佛教思想的生死观。如《饮酒二十首》其三“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这句话是说,身体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几十年的生命,但人生很快就过去,就像一道闪电,转瞬即逝,所以不要把一生的得失、名利、荣辱都看得很重要,那些都是空幻,没有价值的。还有《饮酒二十首》其八“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这句话是说,我们的一生本来想梦幻一样,为什么还要被世俗的事物所羁绊、所约束呢?佛教经典《金刚经》有言:“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陶渊明的诗句正和佛教的思想契合。《饮酒二十首》其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对待生死采取了淡薄的态度。人生短暂,生死犹如季节的迁移。“客”是寄居的意思,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几十年寒暑而已,一转眼就过去了,就像一个过路的客人一样,可是当生死大限到来的那一天,保养再好的身体,也要腐烂,化为泥土。所以人生在世要修炼的是“称心固为好”,要把自己从名和利中解放出来,达到一种内心的智慧与平和。
此外诗人还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如《饮酒二十首》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衰”是衰败,“荣”是繁荣,陶渊明是用植物、草木来喻人世间的道理,不但草木植物有花开花落、兴盛和衰败的时候,人生也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永久地荣华或衰败。而“彼此更共之”不仅是说衰败和荣华相互交替,而且是说当你衰败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种下了荣华的种子;当你繁华荣耀的时候,可能也埋下了衰败的因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件祸事,但灾祸往往就是幸福的依托,有时也可以因祸得福。接下来陶渊明还拿历史上的故事来进行佐证,他说“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邵平在秦代被封为东陵候,但汉灭秦之后,他的生活便只能依靠长安城东种瓜来维持了。后来他进一步讲到“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他认为“衰荣无定在”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宇宙、自然之中,人间的生活。生命的变化也是如此。他的《饮酒二十首》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现了他弃官不做,归田种地的怡然心情。道家认为,人世间不应该有限制,不应该有约束,应该返璞归真,顺应自然,可见陶渊明的思想中包含着浓厚的道家思想。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给予了陶渊明内心的一种定力与持守,所以诗人身处于乱世之中不会被引诱,也不会随波逐流。而佛家和道家思想则使诗人在经历荣辱浮沉之后,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名利荣辱、乃至生死。在参透了一切之后,诗人能够顺应自然,乐天知命,在那黑暗、混浊、充满战乱、痛苦的时代里忘得失、齐万物,用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的达观思想的内涵概括下来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上要自由,既不为肉体形体欲望所拘束,也不要为后世的名声或者为别人的赞誉所拘束。
二、陶渊明达观思想的表现
(一)辞官归隐之后,默默忍受困苦与孤独却不改初心。
诗人在《饮酒二十首》其十五中,这样描写自己辞官后的生活:“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诗人的家门前就长出了许多灌木,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陶渊明出身于士大夫家族,亲戚朋友都是做官的人,现在选择了种田,离开了他原来所属的那个社会阶层,没有亲戚朋友来看他,在他门前往来的只是那些飞来飞去的鸟儿,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非常孤独的。这种贫困的生活在《饮酒二十首》其十六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悲风”是指秋冬季节那种萧瑟寒冷的风,诗人的草屋处在四面八方的风吹雨打之中,冻得诗人只能坐起来睁着眼等天亮。诗人也没有暖和的衣服,只能披着一件粗布的衣裳,盼着天亮,可是雄鸡总也不肯打鸣,只能一个人伴着寒冷,孤寂地等待天亮。可见诗人选择躬耕,是真正付出了饥寒劳苦的代价。
同时弃官归田之后,他的很多思想和感受都是不被别人理解的,不仅外边的人不理解,连他家中的妻子都不能理解。在《与子俨等疏》中,陶渊明说过“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他遗憾自己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老莱子那样的妻子,周围亲近自己的人都不能够了解自己,闲暇之时,甚至没有一个知己可以谈心。《饮酒二十首》其九描写了一次好心的田父的规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巭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人没有穿好衣服就去开门,田父劝他跟着社会的风气走,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诗人的回答很客气很委婉,但又非常坚定。他说:“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贫居荒宅,老之将至,他不为固守穷节而后悔,如果违背了自己的夙愿,那才深感痛惜。
(二)诗人可以在田园生活中真正的做到怡然自得。
在尝遍了孤独与寂寞之后,诗人没有选择消沉或随波逐流,而是参透了世间的名与利,世事的无常,既然生不逢时,那就独善其身吧。诗人在《饮酒二十首》中很多地方都对那种只顾自身而追名逐利之人表示了否定。如《饮酒二十首》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儒家和佛教都认为宇宙之间有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得到了以后,能够使人坚定自己的操守,不动摇、不忧愁、不恐惧,这就是“道”。可如今最高的道理被人们忘记了有一千年之久,现在的人们不追求“道”,却追求“情”,追求那种情欲的享受,追求名禄、富贵和荣华。可是这些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东西,在他们死后都是虚空的,诗人对他们进行了否定,也进行了嘲笑。
那么诗人想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呢?这里选择《饮酒二十首》其五、其七來分析诗人归隐后的生活。《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是说自己不追求名利,也不慕恋虚荣与繁华,所以即使住在“人境”心里也是很安静的,不觉得喧嚣和烦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诗人在描写自己的生活,他在一天辛勤的劳动之后,去东边的篱笆下采集菊花,抬起头悠然地看见了南山。菊花盛开在秋天,当别的花都凋谢了,叶子都黄落了的时候,菊花开了,而正是由于菊花这种贞洁的品格,使它越是在寒冷的冰霜的打击下,越显得杰出和了不起。所以当诗人说道“采菊东篱下”的时候,或许想到了世界上很多追求外边的浮华、名利与虚荣的人,可是他于那些人不同,他在远离尘世喧哗的地方“心远地自偏”,在悠然、安闲的感觉中,一抬头便看见远远的南山,此时的南山被“山气日夕佳”的景象所笼罩,峰峦与云气在夕阳下交织在一起,朦胧绚丽、忽明忽暗、如梦如幻。安静的山林是鸟儿可以休息、可以依托的地方,到了黄昏时候,成群结队的鸟儿一起飞回来投巢归宿了。当诗人采菊、看到了美丽的南山与“飞鸟相与还”的景象之后,内心的诸般感受涌上心头,他说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沉浸在自然的包容与闲适之中,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物我两忘,恬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