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雅丽?刘亚旭
主持人的话
《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给我们传递的是一种铿锵有力的教师信念,以及这种信念带来的对学生创造力的无限释放。电影中的父亲(老师)马哈维亚无视印度社会常识(摔跤是男性的运动),一路克服各种困难,把两个具有摔跤天赋的女儿培养成了世界冠军。女儿起初不理解、不接受父亲有违社会常识的做法而承受巨大压力,后来逐渐接纳自身天赋,勇敢打破性别偏见,配合父亲的训练,并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这部电影展现的是教育奇迹般的力量,但我们并不只是要膜拜英雄、歌颂奇迹。更重要的是,当教育被赋予信念,它能突破限制,实现真正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潜力被激发的奇迹。
——张华军(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优秀的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优秀的教师也不是技术高超的匠人。任何以“优秀教师标准”为衡量依据的判断都是不彻底和不完全的,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1]23优秀教师需要“用心”,即用心感受、用心接受、用心呼唤,有勇气打破世俗的偏见,保持开放的心灵,秉持坚定的信念。《摔跤吧!爸爸》当中的主人公马哈维亚就是一位能够“用心”栽培两个女儿的教师。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的一部印度电影,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热爱摔跤的职业选手,后因身体原因和生活所迫放弃摔跤。因此他希望有个儿子能帮自己圆梦,可惜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当他发现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具有摔跤天赋时,不顾外界的反对与质疑坚持让她们学习摔跤。在种姓制度盛行、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让女孩子学摔跤需要莫大的勇气。这种近乎一意孤行的做法看似是专制的表现,实则是他希望女儿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马哈维亚作为“教师”,对女儿进行了严苛的训练与指导,女儿们绝望而痛苦。但是,一次女儿同伴的婚礼成为转折点,女儿们对于“学习摔跤”的理解与父亲的初衷似乎达成了一致,父女间的相处从敌对走向和谐。此后,两个女儿自觉主动地练习,在父亲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吉塔和巴比塔相继获得骄人成绩。虽然吉塔进入大学之后经历了迷失、怀疑、醒悟的曲折历程,但最终吉塔在马哈维亚的帮助下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打破世俗的偏见:摔跤不只属于男性
马哈维亚迫切渴望有一个儿子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摔跤是男孩子的运动。值得庆幸的是,不久他就发觉这只是一个由来已久且不易察觉的偏见。当马哈维亚得知两个鼻青脸肿的男孩子是被女儿打的时,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他的喜悦源于看到了女儿们身上的摔跤天赋,他意识到女儿同样有机会作为摔跤手为印度赢得金牌。他说:“一直以来我都想要个儿子,希望他为我们的国家拿金牌,但是我居然忘了金牌谁都可以拿,不管是男是女。”他决定让女儿们练习摔跤,面对妻子的质疑,他坚定地反驳道:“我不觉得我们的女儿不如男孩。”打破偏见似乎是无须争议的正确做法,但是偏见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偏见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和发现。因此,打破偏见的第一步,就是敏锐地察觉到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是偏见。主体意识到现实可能处于某种偏见笼罩的氛围内,并从偏见中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才有可能摆脱偏见的枷锁,保持清醒,去突破、改变甚至创造。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要具有打破偏见的意识,而只有“用心”的教师才会发现偏见,并创造性地打破偏见。
马哈维亚不仅意识到偏见的存在,而且选择用行动打破偏见。他选择将女儿培养成摔跤手,这一决定是勇敢的、突破性的、挑战性的。马哈维亚对世人的种种嘲讽毫不在意,完美地诠释了他打破偏见的决心。马哈维亚让吉塔拼命追逐金牌,所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梦想的延续,也不仅是为国争光,更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在这里,获得金牌的意义得到了升华。马哈维亚希望不仅仅是他自己打破偏见,而是整个国家都打破偏见,这样才可能使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从偏见的牢笼中获得解放。
二、保持开放的心灵:激发学生潜在的可能性
马哈维亚在训练女儿成为摔跤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灵状态。突破以往的认知阈限,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可能。同理,教师需要保持开放的心灵,才能突破世俗的偏见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每个人的思维和意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会束缚甚至扼杀某种即将生成的新事物,那些成见会阻碍突破极限的可能性。
作为教练的马哈维亚不断突破现有条件的种种限制,他在教育两个女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和创造他的训练思路,在教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摔跤运动的理解。在吉塔参加世界比赛前夕,他通过看录像发现女儿的问题,通过电话远程教导吉塔,针对不同对手采取不同战术。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为自己的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只有保持开放的心灵才能不断更新生命状态,为生命注入活力,不断拓展生命的边界。
从另一个角度看,开放可能会带来某种风险,但是这种风险是教育中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的风险;封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规避风险,但是也扼杀了创造不同可能性的机会。马哈维亚和吉塔在体育学院的教练具有鲜明的对立色彩,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都有所不同。比如,教练认为“你们只能学我教的”,他要学生忘记过去的训练方法,一切按照他的方法训练。教练这样强硬而专制的做法,一方面,关闭了与学生联系的通道,师生间无法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他抹杀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也扼杀了创造的可能性。在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下,教练不接受别人的建议,不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其说他关上了倾听的耳朵,不如说他是关上了心灵的门窗,任何人以及任何新的事物都无法进入他的生命。他是保守和封闭的,以至于他从不愿做任何教学上的改变和创新,他的保守和封闭促使他只是按照寻常的训练方法让吉塔稳妥地保住一块奖牌,他并不追求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但是,马哈维亚相信吉塔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并开创新的战略战术对她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马哈维亚用信任和鼓励激发吉塔内在的动力。教育不是一种“机械主义”,教育也不应当寻求某种确定的结果。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生成的新事物,是只有具有心灵开放的教师才能体验到的,而在教育这一场探险中,只有心灵开放的教师才能体会其中的风景。
三、秉持坚定的信念: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马哈维亚除了拥有开放的心灵状态,具有自觉去激发吉塔未知的潜力之外,他还拥有对女儿的坚定信念。他坚信女儿一样可以做摔跤运动员。基于这种信念,他“强迫”女儿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种“压迫”蕴含着一种期望,他要保护女儿的天赋,让天赋突破世俗的偏见展现出来。正如帕尔默所言:教师具有比学生更加清晰地认清他们生活的能力,有超越他们最初的自我陈述而看清事物的能力,还有一种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看清他们自己的渴望。[1]64马哈维亚要求女儿们学习摔跤也是帮助她们认清自己的渴望。他向妻子承诺:“给我一年时间,这一年里你不要插手我的事情,如果是我错了,我会永远放弃我的梦想。”他有这样的信念,他坚信女儿们是优秀的摔跤手。在面对训练场地短缺的现实,他在农田中开辟训练场地;缺少摔跤垫,他先去体育局申请,未果之后用棉被代替在自己屋顶上训练;即使家境贫困,他也坚持保证女儿的营养;吉塔封闭训练时,他一帧一帧地观看录像,找出问题并进行电话指导;在吉塔面临开除危机时,他含泪向学校求情。这些努力都是信念给予他强大的力量,也是因为拥有信念才促使他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无限的努力。
马哈维亚之所以要求女儿们学习摔跤,是从“打架事件”上看到了她们的天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天赋,并将它们保护起来。这是父亲信念最初形成的起点,是基于现实的理性判断。当女儿们呈现出反抗状态,即尚未将摔跤内化为自我认同时,父亲也没有放弃,他在等待女儿们的觉醒。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女儿们在变化,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训练。吉塔第一次比赛之后问“下一次比赛什么时候”,这种良性的反馈进一步强化了父亲的信念。马哈维亚的信念也是对吉塔潜能的信任,当教练认为吉塔只能拿一块非金的奖牌的时候,他坚定地认为吉塔可以拿金牌。这种信念的力量也传递给吉塔,最终吉塔获得世界冠军。所以信念不仅可以来源于对已有现实的判断,也可以来源于教与学过程中动态的交互,更可以源于对未来无限潜能的相信。
四、小结
马哈维亚作为一名摔跤教练,培养出世界冠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作为教师无疑是成功的。马哈维亚作为教师的意义,更在于他敢于做出突破成规的决定、打破世俗的偏见、保持开放的心灵,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前行。这些品质都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教师内在的特质,是马哈维亚“用心”做教师的具体展现。所以“用心”做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教学,这样的教师是值得推崇的。何为“用心”,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是教师与学生间形成“心与心”的联系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并且可以發挥强大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