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
农村危房改造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点工作,既是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分管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推动工作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坚持“精准”要义,狠抓工作质量,着力水平提升,切实打好了农村危房改造安居扶贫攻坚战。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均将其列为脱贫攻坚最重要工作之一超常规推进,确保工作顺利实施。从江西省住建厅获悉,2009年以来,江西共改造117万户农村危房,惠及贫困农户近420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危房改造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不少危房改造后的贫困户,通过张贴门联等不同形式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任务实施重点倾斜
农村危房改造由21个国定贫困县试点逐步扩大至全省范围实施,计划任务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2012年中央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以来,共计支持江西苏区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7.4万户,占全省同时期总任务的64.7%。2016年以来,在计划资金安排上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对象改造危房,对列入年度脱贫计划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计划予以全部保障,先后支持18个县(区)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完善政策精准施策
为帮助“家庭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困难农户解决好“最基本安全住房”问题,每年都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补助对象身份、危房鉴定标准、改造方式安排、补助资金标准、技术指导服务等主要政策,建立健全包括补助资格确认、质量安全监管、资金统筹拨付等多项工作程序及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了涉及资金管理、建房用地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各地也创新惠民措施、实现精准帮扶。吉安市为农户提供5万元贴息贷款,减轻群众危房改造负担;遂川县对所有需拆除危房信息登记造册实行“地票制”,由村民理事会管理实行有偿流转,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仙女湖在危房改造用地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减免费用。
排查对象精准识别
农村危房改造是帮助“家庭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困难农户改造危房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问题,贫困农户关切度高,首要关键就是做好对象的精准识别。江西省实行农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审定的对象认定机制。做好县级建设、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联审,各负其责做好对象贫困身份对象和危房鉴定,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功能,实行乡、村两级对象评议公示,多措并举认真辨识,严把补助资格审定关。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负责认定贫困身份类型,住建部门负责认定住房安全情况。另外,加强数据比对、信息共享,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总体上,形成了各司其职、紧密衔接、高效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
每年都组织开展了存量危房调查摸底工作。2019年,在往年排查的基础上,组织各地充分发动乡村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对农村疑似危房进行全面排查,并由县级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进行联审确认。各部门按惯例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按程序将新增符合条件的贫困危房户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确保“不漏一户、应改尽改”。
多措并举精准改造
在资金到户安排上实行分类补助。新建房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每户补助不低于2.2万元;低保户每户补助不低于2万元。残疾人家庭可另行增加补助2000元;维修加固房屋的,不低于5000元。对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极弱的特困农户,由村集体实施“交钥匙工程等”措施兜底解决安居问题。其中,赣州市2017年就整合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8700余户政府兜底保障“交钥匙”工程。
在改造方式上精准施策。要求对C级危房以除险加固为主,对D级危房可拆除重建。明确新建房屋应以就地就近建设和农户自建为主,也可通过购置村内闲置安全农房解决安居问题。对家庭自筹资金和劳动能力极弱、常规补助无法解决安居问题的特困农户,实施“交钥匙工程”提供农户直接入住,或盘活利用乡村集体闲置办公楼、校舍等房屋,经改造后达到安全、宜居条件提供特困农户居住。通过丰富改造方式,实现分类帮助农户解决安居问题。
在政策标准上精准把关。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精准扶贫”要求,切实做好政策把关,绝不拔高标准、吊高群众胃口。一是严控建房面积。出台了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的政策,对农户自建房屋和“交钥匙工程”提出了管控细则要求,并从履行建房审批及批后监管职能方面,强化政策执行。通过严格监管切实管控建房面积,引导农户量力而行建设经济适用的安全新居,防止因攀比建房贪大求高背上沉重建房负担、加剧贫困程度。二是严格“交钥匙工程”实施。明确“交钥匙工程”是解决特困农户基本安居问题的功能定位,除了严格限定建房面积,还明确不得使用财政资金购置家电、家具,避免助长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另外,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安排“交钥匙工程”项目实施,对超量实施造成闲置的要求调剂使用,做好存量去化。
严格监管强化质量
牢固樹立危房改造工程质量第一理念,要求各地住建部门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监管,实行选址安全监管到位、日常巡查监管到位和竣工验收监管到位,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督导整改到位。对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定时巡查,提升整体建房水平。为杜绝“简单粉刷墙面”的花架子工程,要求维修加固前要对危险构件全部甄别、形成加固改造方案,再逐项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达到15年以上安全期限。总体来看,各地在质量安全管控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遂川县对维修加固房屋提出“屋面无渗漏、墙体无裂缝、内外无裸墙、梁柱无隐患、门窗无破损、地面全硬化、四周排水通畅”标准。余干县各乡镇专门配备1至2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指导、监督新建房屋质量安全。临川区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监督小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拉网式质量检查,确保质量安全。
彰显风貌提升水平
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上,江西坚持与提升乡村建设风貌相结合,指导各地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将农村建房和危房改造等与传统村落保护、客家民居建设、村庄治理等相结合,在村庄布局上特色家园、秀美乡村的良好风貌。另外,从规划层面合理配置道路、供水、沼气、环卫等设施建设,提升生活配套设施水平、优化居住环境。东乡县对列入传统村落区域的农村危房改造进行指导,切实做好传统民居的修缮保护。靖安县结合乡村环境整治和5A景区创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突出“白云深处,靖安人家”的地方特色。修水县设计传承本地特色、形象美观、结构实用的图集供农户选择。各地通过改造危房,更加突显乡村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