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
在几十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切的感悟:是教育的智慧在民间。大连一位校长刘文英来北京见我的时候,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儿子情感萌动时的巧妙引导,她使出的绝招是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难以想象出来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文英得悉儿子与一个女生交往。女生很优秀,儿子费了好大劲儿才约她一同看电影,但表白的话却没讲出来,正在自责呢!因为初三毕业之后,两个人就要各奔东西了,他看起来很失落。
一天晚上,全家在奥林匹克广场乘凉。看见路上一对对青年男女走过,不时有中学生打扮模样的三三两两。刘文英装作不知地感叹:“哎,儿子,你们学校有没有谈恋爱的?你看穿校服的那一对,好像是中学生啊!”
“对,是xx中学的。妈妈,现在中学生谈恋爱太普遍了,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儿子,妈妈可告诉你,千万别犯傻,什么阶段干什么阶段的事,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学习。何况,你的媳妇在幼儿园大班呢!”
“什么?幼儿园大班?”
“对呀,你想啊,幼儿园大班的女孩跟你差8岁,你将来娶媳妇一定要找差6~10岁的。”
“为什么?”儿子真是好奇死了。
“你爸比我大3岁,有什么用?一是遇事不让着我,二是看上去比我还年轻。将来,你就找个差6~10岁的,彼此年龄差距大,更有感觉。”
“嘿,妈妈还真有一套理论啊!”儿子佩服妈妈的高见,但他后来还是有些担心地说:“可要是找晚了,好的女孩都没有了。”
“忘了妈妈告诉你的婚龄理论了吗?6~10岁这么大空间,到了你想结婚的年龄,至少28~30岁,再往下找20~24岁的女孩儿,人多的是,还不净挑优秀的吗!”
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的早恋倾向在与母亲开玩笑似的婚龄理论探讨中得到了矫正。直到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他才正式告诉母亲自己有了女朋友,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对这位母亲刮目相看,她运用生活的经验教孩子学会选择。其实,教孩子学会选择的前提,是父母首先要学会选择。比如,你是选择耐心还是选择急躁?你是选择信任还是选择怀疑?你是选择尊重还是选择专制?显然,这是不同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选择,也是不同效果的选择。
在孩子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往往父母没有心理准备,在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许多青春期的叛逆,就是父母引导不及时或是不利,才使叛逆加剧。叛逆就是“越不……越要”“越要……越不”,父母越不让做的事,我越要做;父母越让做的事,我越不做。这位母亲对青春期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她选择了幽默和智慧,用完全超出常人想象的视角,把孩子引向无限辽阔的远方。
毫无疑问,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我之所以强调选择的价值,就是因为选择与发展几乎是同义词,选择好就可能发展好,选择不好就可能发展不好。请注意,这里的好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对”,选择對了方向自然容易成功;第二层次是“好”,选择的过程变为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孩子学会选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要学会选择学会成长,这便是智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