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彭尼贝克

2019-09-24 09:29宋朝
财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迪伦贝克纪录片

宋朝

导演,2019年8月1日逝世,享年94岁

生命的最后几年,纪录片大师彭尼贝克(Donn Alan Pennebaker)忙于写回忆录。去世前几周,他告诉一位专栏作家朋友,这部自传让他回到了过去,那个双亲从未同时在眼前出现过的童年。父母离婚后(也有传闻他的父母从未结婚),他去了大城市芝加哥,在亲戚家长大,并很快爱上爵士乐。某种程度上,是音乐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9年8月1日,彭尼贝克走完非凡的一生,在位于长岛萨格港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

一次重大进步

唐·彭尼贝克,1925年7月15日出生,父亲是位成功的商业摄影师,就像彭尼贝克后来回忆的那样,“我不想变成他那样,忙到没时间留给家庭。”进入耶鲁大学后,他学的是工程学,毕业后却做了差不多十年木匠,直到有一天,这位未来的纪录片制作人决定把精力放到写作和绘画上。但是最终,命运把他带到了电影领域。1953年,只有5分多钟的短片《黎明印象》问世,拍的是条纽约高架地铁线,配以艾灵顿公爵的音乐。将音乐与画面调和到完美程度,彭尼贝克用一部处女作证明自己有这项能力。

尽管常被冠以“具有开创意义的纪录片导演”,他却不喜欢“纪录片”这个词。“对我来说,它们是家庭录像,”他曾表示,“因为都是我一个人拍的,也没指望有什么回报。至于拍摄方式,有点像音乐创作或写作。那只是某个人对周遭事件的观察……你不能变成拍摄对象的敌人,穿身盔甲。你得非常脆弱才行,要和拍摄对象一样脆弱。”

不久,他和罗伯特·德鲁等纪录片制作人合作成立了德鲁联合公司,这个创作团队推崇一种崭新的非虚构类电影:不注重细节,也没有之前纪录片中那种传统又讲究的特约评论员采访。彭尼贝克是最早将法国“真实电影”带到美国的那批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给他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迈克尔·摩尔称他是“现代纪录片发明人”。通常認为,最能代表彭尼贝克成就的纪录片包括:《别回头》《蒙特雷流行音乐节》《战略室》《基吉星团与火星蜘蛛》《音乐剧原声专辑:伙伴们》。这些作品无一例外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近拍摄对象的机会。

在1960年的《初选》中,“真实电影”理论首次被时任摄影师的彭尼贝克应用于实践:本片记录了民主党初选在威斯康辛州的一场热战,主角是约翰·肯尼迪和议员小休伯特·汉弗莱。技术层面,正是在拍摄《初选》期间,彭尼贝克协助发明了一种不仅更轻便且实现了声画同步的手持摄影机,对于非剧情片的拍摄来说,这是一次重大进步。

这种革新带来的唯一问题,是电视台对此拍摄方式充满怀疑。“它摆脱了编辑控制,因为你把一个摄影师派到外面,就没法告诉他拍什么,”彭尼贝克说,“电视台想要的是一切都在摄影棚进行,管理人员可以在那儿挑镜头。但是新的拍摄拒绝这种控制。”

第二次解放

在德鲁联合公司那段时间,彭尼贝克参与制作了《危机:总统之诺》,一部关于美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与种族隔离主义者、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对峙的纪录片,执导过一部关于年轻时代简·方达的纪录片《简》。1963年,他决定自立门户,于是从德鲁联合公司出来,与导演理查德·利科克合作创立了利科克-彭尼贝克公司,对于彭尼贝克来说,这是继新式摄影机发明后的第二次解放。《别回头》的拍摄工作很快找上门,准确地说是鲍勃·迪伦的经纪人找上门——邀他拍一部关于迪伦英国巡演的纪录片,前提是彭尼贝克自己付差旅费。

一旦突破技术和团队限制,彭尼贝克工作起来更快也更自由,关于这点,《别回头》就是明证。拍摄前,他和这位上世纪60年代的反叛文化代言人只是简单握了个手,至于到底拍什么,两人都不知道。此片用黑白胶片拍成,开场是迪伦将印有《隐秘的乡愁布鲁斯》歌词的纸板一张张扔到地上,这个创意是迪伦想出来的,后来经常被模仿。关于彭尼贝克的“遗产”,有个指标不能不提,那就是身后致敬作品的数量。这其中,《别回头》被致敬次数最多:从蒂姆·罗宾斯自导自演的电影《天生赢家》,到托德·海因斯导演的音乐传记片《我不在那儿》,都能看到《别回头》的影子。

“迪伦很重要——这是我最先确信的事,”他后来回忆,“我想多了解他。提问肯定不行,我想以一种尽可能私人的方式去接近他。”在彭尼贝克形影不离的跟随下,男主角已经丢掉民谣诗人的假面,正准备拥抱电吉他。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充满魅力、异常诙谐同时又脾气暴躁的迪伦:演出间隙,他与媒体交恶;他飞快奔跑以躲过粉丝追赶;他的打字机敲键声盖过琼·贝兹在旅馆房间里的轻声歌唱。这种完全不设防的状态,迪伦只在彭尼贝克的镜头中出现过,换句话说,仅此一次。

谈到如何拍纪录片,彭尼贝克的说法是“一切全凭运气”。他甚至认为这份工作有点像在拉斯维加斯玩21点扑克游戏:“你得想象自己会非常幸运,要么你就别玩。”事实是,他的运气根植于技术娴熟和某种耐心观察的天赋。《别回头》拍摄于1965年,两年后才上映。这部电影上映的同一年,彭尼贝克拍了《蒙特雷流行音乐节》,拍摄地是美国加州蒙特雷。

《蒙特雷流行音乐节》绝对是电影史上最好的纪录片之一,这部作品成功地捕捉了时代风潮:在这场于1967年举办的音乐节上,“谁人”乐队,传奇歌手珍妮丝·贾普林,“流行音乐史中最重要的电吉他演奏者”吉米·亨德里克斯,印度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等文化坐标悉数登场。片中有大量对准表演者和观众的近景镜头:吉米·亨德里克斯将吉他点燃,珍妮丝·贾普林的便鞋和腿部肌肉,在蒙特雷宿营地吃西瓜、玉米、桔子等食物的嬉皮士,拉维·香卡的脚。拉维·香卡和他的塔布拉鼓手把这部影片推向高潮,从琴声开始响起,到观众起立鼓掌,有将近20分钟(片长78分钟)的时间,台下观众(包括电影观众)在心醉神迷中度过。

合作伙伴和终身伴侣

彭尼贝克相信,最好的纪录片是那种拍摄者存在感最弱的电影。“如果你支起三脚架,身边围绕着三两助手,那么被拍的人只想把你赶走。”2007年他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但是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把摄影机变成房间最不重要的东西,事情便会大不相同。我常把它放地上,有时放在膝盖上,还会把它放在桌上拍摄。你根本不会把它当回事。”

纪录片导演很少会有彭尼贝克那样的待遇,观众对他的作品可以用狂热来形容。拿《音乐剧原声专辑:伙伴们》这部电影来说吧,1970年它在纽约电影节首映时,彭尼贝克的影迷在影院门口排队长达数小时,由于票源短缺,差点引起一场骚乱。电影节官方手足无措,只好求助于防暴警察,最后临时增加了放映场次,才算平息众怒。

在遇到自己的终身伴侣、女导演克里斯·埃热迪之前,彭尼贝克有过两段婚姻。埃热迪于1976年加入利科克一彭尼贝克公司,更早之前,两人联合执导过一部纪录片“Town Bloody Hall”:在纽约“Town Hall”剧院,美国著名作家、导演诺曼·梅勒与众女权主义者如杰梅茵·格里爾之间的辩论堪称“血腥”——这部作品拍摄于1971年,彭尼贝克一度认为镜头拍废了,是埃热迪的剪辑为它赋予新生。“诺曼与杰梅茵之间的性张力如此强大,以至于我差点把它剪成一个爱情故事。”这位与彭尼贝克合作超过30年的女导演后来说。

到1982年正式结婚,他们已经合作拍摄了一系列重要的纪录片:比如1978年的《能源战》,一部为PBS电视台拍摄的三集“政治肥皂剧”,记录了1977年总统吉米·卡特为了让解除天然气管制的议案通过而进行的一场激战;比如1981年的《德洛雷安》,拍的是个本来很有希望成为通用汽车总裁的企业家,约翰·德洛雷安,他放弃高薪职位,只用了18个月时间,就在北爱尔兰创建了一家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公司。

1992年,彭尼贝克夫妇迎来又一个事业高峰,这年他们拍摄了聚焦比尔·克林顿总统竞选活动的《战略室》。多年以后,史蒂文·索德伯格受此片启发,为HBO拍了部《白宫前街》。《战略室》也是20多年前拍完《初选》后,彭尼贝克再次接触选战题材,此次跟拍,他的最大感触是,政客比以前更难接近,也更狡黠。“我很快就发现,没法跟一个快要成为总统的人共处一室,并且拍得有意思:他们很局促,只要摄影机_转起来,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变成另一个人。”于是他只好把焦点放在克林顿竞选团队成员如联络官乔治·斯特H诺普洛斯,以及策略师詹姆斯·卡维尔等人身上。

《战略室》意外捧红了斯特凡诺普洛斯和卡维尔两人。从那以后,卡维尔开始在一系列电影和电视剧中客串,包括《性书大亨》《我为卿狂》和《单身男子俱乐部》,他还是2008年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的政治顾问;斯特凡诺普洛斯也成了电视明星。

2004年,凭借纪录片《伊莲娜·斯屈奇:自由》,彭尼贝克获得唯一一次艾美奖提名。第二年,国际纪录片协会为他颁发了杰出事业成就奖。2013年,他又被授予第85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作者为影评人)

猜你喜欢
迪伦贝克纪录片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贝贝克Populist餐吧
纪录片之页
鲍勃·迪伦歌词中的社会正义表现
呜嗷,怪兽登陆
迷你贝克街
爱冒险的贝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