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2019-09-24 02:24: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康复满意度

刘 浩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加之外力因素的作用下,进而导致其椎间盘纤维化发生破裂现象,进而对其神经根进行压迫,最终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1]。近年来,由于我国各个行业不断发展,如建筑行业以及交通行业,由于多种因素,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持续增加,使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上述情况,通过对患者实施一项护理较为重要[2-3]。本院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5年~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院收取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收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年龄在39~72岁,平均年龄(55.56±1.03)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03±1.33)年。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年龄在40~72岁,平均年龄(56.23±1.02)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56±1.55)年。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因此,可采用P>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50例均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在患者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其抬高角度在40°以上时,即可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15 min,具体方式:左右或上下动髋法、低角度仰卧起坐法、交替抬腿法、抱膝抵胸法、抬头抱胸法、跪卧动腰法等,每个动作做20~40次,训练强度以患者感到耐受为宜。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对比和分析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即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能够恢复正常活动;②有效:临床症状发生显著改善,能够恢复基本的日常生活;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临床症状未改善[4]。对比和分析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多个方面评分,例如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多个方面,分值在0~100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6.0软件,将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 果

2.1 将2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见表1。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分,

表2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分,

images/BZ_290_175_1562_2300_1608.png观察组 50 95.12±1.17 89.45±2.01 89.48±1.13 91.23±1.32对照组 50 74.31±1.33 74.36±1.55 76.30±1.14 73.21±1.13

表1 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对比

2.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体功能(95.12±1.17)分、心理功能(89.45±2.01)分、物质生活(91.23±1.32)分以及社会功能(89.48±1.1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见表3。

表3 对比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作为主要发病人群,若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处理,易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和多个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使患者病情加重[6-7]。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锻炼内容以患者感到耐受为宜,且运动方式根据患者兴趣爱好进行安排,使其能够提高康复主动性,进而提高护理配合度,由此促进患者早期康复[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如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期康复。现如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已经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首选护理方式,受到多数患者青睐。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躯体功能(95.12±1.17)分、心理功能(89.45±2.01)分、物质生活(91.23±1.32)分以及社会功能(89.48±1.1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度和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

总而言之,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取得十分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康复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