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2019-09-24 01:01林雅章金明陈杨柳刘敏吕要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咪鲜胺小蜂枯草

林雅,章金明,陈杨柳,刘敏,吕要斌

(1.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寄生蜂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们在生物营养关系网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许多种类对农林经济害虫的自然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隶属膜翅目(Hymenpo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恩蚜小蜂属(Encarsia),主要寄生粉虱类害虫,分布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开展了对丽蚜小蜂的研究并广泛应用其控制虫害,我国于1978年从英国引进该项技术。直至目前,我国在丽蚜小蜂的工厂化和规模化繁育,以及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丽蚜小蜂在控制害虫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天敌昆虫可对虫害进行防治,而田间除了虫害之外还存在严重病害,需要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而杀菌剂的施用可能会对天敌昆虫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开展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国内外已有关于化学农药对丽蚜小蜂影响的研究[3-5]。目前,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制剂)、咪鲜胺锰盐、春雷霉素、咪鲜胺、乙蒜素、嘧菌酯和吗胍·辛菌胺这7种农田常用的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通过测定这7种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明确各试验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毒性,以期为田间合理用药、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虫来源与繁育方法

供试丽蚜小蜂由河北省衡水市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提供,用被寄生的白粉虱蛹繁蜂。试验时先将丽蚜小蜂的蛹卡分别剪下放入洗净烘干的平底玻璃试管(长度为8 cm,直径为2 cm)中,用黑布封口。在温度为(27±1)℃,湿度为60%~80%,光周期12 h∶12 h(L/D)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其羽化后用浓度为10%的蜂蜜水进行饲喂。取24 h内羽化的成蜂用于试验。

1.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选择登记用于防治辣椒、黄瓜、番茄等作物主要病害的7种常用农药: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每667 m230~40 g,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青岛海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亿孢子·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 m2100~120 g,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5%咪鲜胺乳油,每667 m220~30 mL,北京中农研创高科技有限公司;80%乙蒜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河南科邦化工有限公司;30%嘧菌酯悬浮剂,1 000~1 350倍液,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5.9%吗胍·辛菌胺水剂,每667 m2152.5~222.5 mL,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参照GB/T 3127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采用药膜法。根据预试验结果,正式试验设置5个浓度:咪鲜胺锰盐1 333.33、666.67、333.33、166.67、83.33 mg·L-1,春雷霉素400、200、100、50、25 mg·L-1,枯草芽孢杆菌0.4、0.2、0.1、0.05、0.03 mg·L-1,咪鲜胺225、112.5、56.25、28.13、14.06 mg·L-1,乙蒜素1 600、800、400、200、100 mg·L-1,嘧菌酯60、30、15、7.5、3.75 mg·L-1,吗胍·辛菌胺393.33、196.67、98.33、49.17、24.58 mg·L-1,以水作对照处理,每个浓度重复4次,每个重复30±5头丽蚜小蜂。参照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以从高到低的浓度顺序配制药液。用移液枪准确吸取0.1 mL药液加入到西林瓶(规格为30 mL)内,使其在西林瓶内滚动、吸附直至覆盖到瓶中每一处,然后放在烤肠机上继续滚动晾干制成药膜管,并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在灯光下利用趋光性将丽蚜小蜂转入药膜管中,待成蜂在药膜管中爬行1 h后,转入无药的指形管(长度为8 cm,直径为2 cm)中,用黑布封紧管口,并饲喂10%蜂蜜水。将指形管倒置放入泡沫箱中,转入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80%,光周期12 h∶12 h(L/D)的人工气候箱内。24 h后在灯下检查并记录各管中死亡(灯光下用小毛笔轻触不动即视为死蜂)和存活的蜂数。对照组死亡率应不超过10%。

1.3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计算毒力回归方程的斜率、LC50值及其95%置信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得,这7种杀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性最强,LC50为0.07 mg·L-1;其次为嘧菌酯,其LC50为7.82 mg·L-1;再次为吗胍·辛菌胺、咪鲜胺、春雷霉素,其LC50分别为36.60、38.16、89.49 mg·L-1;乙蒜素和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弱,其LC50分别为362.93、1 006.76 mg·L-1。

表1 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室内毒性

为进一步分析各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毒性高低与差异性,将各药剂的LC50与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作对比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表2)。在7种药剂中,只有咪鲜胺锰盐的LC50为1 006.76 mg·L-1,远高于其田间推荐剂量333.33 mg·L-1,其他6种药剂(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咪鲜胺、乙蒜素、嘧菌酯、吗胍·辛菌胺)的LC50均远低于其田间推荐剂量,其中丽蚜小蜂成蜂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最为敏感。嘧菌酯的田间推荐剂量为120 mg·L-1,田间推荐剂量的致死率高达100%;春雷霉素和咪鲜胺2种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分别为200、112.5 mg·L-1,两者田间推荐剂量的致死率均超过80%,对丽蚜小蜂的毒性很强;枯草芽孢杆菌、吗胍·辛菌胺和乙蒜素3种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分别为0.2、196.67、800 mg·L-1,三者田间推荐剂量的致死率均超过70%,对丽蚜小蜂成蜂有较强的毒性。

表2 各种杀菌剂的LC50与田间推荐剂量对比表

3 讨论

目前,农作物的虫害和病害情况都较为严重,我们需要兼顾两者的防治。在采用天敌昆虫防治虫害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治理病害的药剂是否会对天敌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其他农业害虫相比,由于天敌昆虫多为经人工饲养繁殖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其抗药能力较低。一般而言,丽蚜小蜂成蜂对各药剂最为敏感,药剂对成蜂的致死率高于其他发育阶段;蛹期由于受到蛹壳的保护,相较其他虫态药剂对其的影响力最小,致死率也比较低;卵和幼虫期受药剂的影响也比成虫小[6-8]。

综合本实验结果可知,在所评估的7种药剂中,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咪鲜胺、乙蒜素、嘧菌酯、吗胍·辛菌胺的LC50均远低于其田间推荐剂量,对丽蚜小蜂成蜂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赤眼蜂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这6种药剂对丽蚜小蜂安全系数均大于0.5且小于5,属于中等风险性药剂,因此,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时应避免这6种药剂的使用。同样,在施用上述6种药剂后不应立即释放丽蚜小蜂进行控害。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成蜂的影响较小,测得其LC50为1 006.78 mg·L-1,远高于其田间推荐剂量333.33 mg·L-1,其田间推荐剂量的致死率略高于30%,其安全系数大于5,属于低风险性药剂,在释放丽蚜小蜂的田中可适当使用。

此外,在本实验中也证明相较其他6种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这一微生物源农药对丽蚜小蜂成蜂有较高的毒力,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时应停止该药剂使用。同时,比较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2种药剂,二者均含有“咪鲜胺”这一有效成分,且二者的有效成分含量相近,前者为45%、后者为50%。由于咪鲜胺的剂型为乳油、咪鲜胺锰盐为可湿性粉剂,在加水配制成溶液的过程中存在溶解性的差异,再加上后者由咪鲜胺与氯化锰复合而成,在水溶液或悬浮液中,2种成分会很快分离,氯化锰可以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锰”,所以二者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性强弱存在较大差异。为减少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损害,建议在田间使用时,在同等外界条件、作物受害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选用咪鲜胺锰盐,减少使用咪鲜胺。

在应用丽蚜小蜂开展生物防治的同时,可适当使用咪鲜胺锰盐治理病害,春雷霉素、咪鲜胺、乙蒜素、吗胍·辛菌胺急性毒性较高,建议可在释放丽蚜小蜂5日后进行施用,而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的施用时间应当和丽蚜小蜂的释放时间间隔起码7 d以上。

猜你喜欢
咪鲜胺小蜂枯草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大自然中的好伙伴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岁末
绿草地
申嗪霉素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增效作用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