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践

2019-09-23 01:42于凯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7期
关键词:动画美术学科

于凯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中等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多年进行了两学科的融合实践探索,对积累的做法进行阐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中师学生对信息技术与美术两个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一做法值得其他学科教师学习参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210-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指出,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在“三通两平台”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中师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可以优势互补,把信息技术简洁、快速、丰富的优势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增强美术课的视觉传导性,极大地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术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又反作用于中师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使学生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来满足美术新技法作品的创作,而且使美术作品可以在任何时间、空间以及不同地域中进行视觉传达。

在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和美术课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积极探讨在各自课程中与对方课程的融合教学实践,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一、美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而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应用形式灵活、方法多样。但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仅靠信息技术相对较弱的美术教师,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美术教师需要求助于信息技术教师实现自己的想法。在融合教学探索实践中,两个学科老师实施集体备课,美术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信息技术老师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应的课程资源,制作相应的课件和微课视频,把美术教师想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之变得更加易于学生接受,更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资源,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依托学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美术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创建了幼师实用手工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把中师美术学科教学由线下发展到线上。把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成多个微课,上传于教学平台上,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不断反复对重难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又如在“炫彩染纸”一课中,我们把染纸的四种技法制作成四个微课,上传于幼师实用手工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就可以在电脑、电子书包以及移动设备上反复观看操作过程,熟练掌握操作技法。解决了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满足不了绝大多数学生近距离观看的需求,也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反复进行演练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总体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拍照或者录制下来,上传至教学平台或投放到投影上进行点评,及时高效。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幼师实用手工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学生的美术作品多次在青岛市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荣誉,其中一等奖项几十人次,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优化了学科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美术的融合运用

对师范生来说,大部分人毕业后会走上教师岗位,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如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的处理等都是必备的基本技能。在中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以上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实用且美观,兼顾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培养。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信息技术技能上比较有优势,但对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动画角色的绘制等的把握相对来说处于劣势。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美术教师给予美学方面的技术指导。比如在Flash动画课件制作教学中,制作卡通人物的行走这样一个动画,如下图所示。和美术教师沟通以后,美术教师可以从颜色的搭配到人物运动过程分解进行指导,绘制出活靈活现、形象生动夸张的人物造型,再由信息技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技能转换为电脑动画,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与美术绘画的兴趣。

课下,对于学生提交上来的课件、动画、视频等作品,由信息技术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进行批阅。美术老师可以从美学的角度,信息技术老师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两者结合,互相促进。经过多年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深度融合方面的不断探索,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省、市一等奖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显著。

三、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互为助教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就是把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美术教师参与其中,或者在美术课堂引入信息技术老师互相辅助,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比如,在讲解“图像处理调色盘的使用” “PPT配色方案”等知识点的时候,让美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讲授相关“色彩的配色原理”以及“色彩的知觉与感觉”知识点,再通过信息技术老师的技术角度来实现配色。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单纯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学到了艺术设计的灵魂。再比如:制作Flash动画《三个小伙伴》动画中,要制作野猪、大象、袋鼠等动物的走路、拱树坑、运肥料、洒水等动作,美术教师就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将美术教学绘制动物中“如何绘制变动作”这一知识点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动作,并且加以动作分解,更易于学生理解和绘制,让学生制作出活泼可爱、活灵活现的动物造型以及动画效果,而单纯地由信息技术老师教授技术,完成的作品达不到高质量,相比之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两门学科的热情。这种互为助教的模式不仅让美术教师学习到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教师也学到了美术相关知识,这样一举两得、共同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校教师在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美育课、工美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流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学科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

通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美术的融合运用和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互为助教的教学模式探索,使得我校的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显著,实践作用明显,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大有可为,双方教师应该共同备课、深入研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抓早、抓紧、抓好,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武彦秀.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9).

[2]田陆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加强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5(10).

猜你喜欢
动画美术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美术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超学科”来啦
动画迷,变身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动画总动员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