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珠
[摘 要] 图书馆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第二课堂,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便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图书馆借阅率的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内部文献和书籍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图书馆借阅量偏少的状况,为服务学生、培养学生贡献力量。
[关 键 词] 学校;图书馆;借阅率
[中图分类号] G2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80-02
图书馆的重要作用,既包括实现对知识的传播,又能够间接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工作服务。借阅率是图书馆生命的重要指标。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保证图书馆的借阅率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问题展开详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情况
图书馆在中职学生素质发展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偏低,图书馆文献使用率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几个方面:首先,从中职学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来看,因经费有限,馆内藏书质量低,数量少,内容陈旧,缺少人性化的服务项目,未能考虑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网络系统不完善,学生和老师无法通过网络平台进入学校图书馆获取自身所需文献和书籍。同时,因为图书馆资源查阅形式相对单一,也就逐渐影响到了图书馆借阅率的提升。最后,因中职学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又不太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重点培养,间接导致了图书馆借阅率偏低的问题。为改变图书馆借阅率现况,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提高图书馆借阅率的可行性路径。
二、提高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率的对策
(一)提高服务水平
学生和老师是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提高学校图书馆借阅率,应积极推广人性化服务理念,在满足学生和老师阅读需求,关心学生和老師阅读需求的基础上,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人性化服务中更加认可图书馆工作,把图书馆视为充满人情味的精神家园,更为积极地使用图书馆内文献。作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始终奉行“读者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的服务理念,保持一种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实现馆内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另外,在向读者提供服务时,要注意创造安静、舒适的人文环境,用真诚的心去服务读者,提高对馆内资源的利用。例如,在学校图书馆环境布置时,可将“书香弥漫知识圆,学海无涯我做主”“智者不博,博者不智”“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标语张贴到墙壁上,用来警示学生专心读书,让学生有阅读的动力。同时,对图书馆环境的布置,可遵从“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将馆内环境设计成开放、流畅的空间格局,并注意增设导向标识、服务布局图、资源分类标识,清楚标识出“自主服务区”“阅览区”等。同时,在阅览区里摆上绿色植物盆景,让读者身心变得更为舒畅。另外,还可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个专门的休息区,供读者放松、休息,以体现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用高水平的服务来提高图书馆借阅率。
(二)激发求知欲望
中职学生本身文化素质偏低,不太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图书的阅读欲望不大。针对这一种情况,为激发中职学生的求职欲望,让中职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阅读图书、爱读书、喜欢读好书,可借用展板、图书馆网站、学校广播等,对读书的乐趣展开广泛宣传。通过适当的宣传,让中职学生渐渐树立起良好的读书意识,想要通过读书来陶冶自身情操,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另外,在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努力让图书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用于弥补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不足之处,最终使学生读者能够提高对馆内资源的利用率,养成借阅书籍的习惯。例如,可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组织一次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将“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句话作为重要的宣传语,以培养中职学生爱读书、广读书、快乐读书为目的,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先是进行“我是小书迷”的评选,指导学生主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展开快乐阅读。接着,组织阅读交流会,鼓励中职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最后,设计一些有关于读书的小游戏,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完善网络系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完善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系统。首先,用电子化管理方式代替过去的手动记录借还手续。其次,建立起一个网上信息处理平台,在线解决读者的各种咨询。同时,在图书资源入库时,为每一本图书设计一个专门的条形码,再通过条形码将图书信息录入数据库内,方便学生和老师对馆内图书资源进行检索,快速借阅自己所需资源。最后,要利用网络技术设置一个图书管理反馈平台,引导学生和老师针对图书馆内图书征订、检索、借阅窗口设计等的管理情况展开反馈,进而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工作,大大提高借阅率。例如,我们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实施期间,可引入“美萍图书馆管理软件”,这是一款相对专业的图书馆管理软件,软件界面设计美观,主要有“书刊管理”“读者管理”“借阅管理”“查询统计”几个管理模块。其中,“书刊管理”又包括借阅图书、续借图书、归还图书、借阅查询几个功能模块。当学生进入系统以后,可极为方便地完成各种操作,不管是借书、还书,还是丢失等的操作。另外,这个系统的主界面有图书查询、新书推荐、热门图书、会员查询等功能,学生可从中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由此提高图书借阅率。
(四)采购品质图书
藏书品质是提高图书馆借阅率的关键,对学校图书馆馆内资源的管理,要尽量保证其内容广泛性,并注意精心采购高品质的图书,避免馆内图书良莠不齐。同时,在图书馆馆内资源采购过程中,要提前做一个问卷调查,把学校内老师和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而图书阅读需求是主要调查内容。然后,科学统计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丰富馆内资源。这种图书采购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和老师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获取自己所需资源。另外,在馆内图书资源采购过程中,要注意查验图书质量,坚决不选择内容、纸质、装订较差的图书,用高品质图书资源留住读者,保障图书馆资源借阅率。以我校最近一次图书采购经验为例,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借阅率,先针对读者需求展开了调查,统计了所要采集书刊的信息。接着,开始结合学科特点,对书刊信息进行整理,再制定一份书刊采购计划,与不少于3家书、刊供货商进行联系,依据价格、正版图书、编目数据、售后服务等确定具体的书、刊供货商,签署采购协议。然后,开始订购书刊。当书刊到馆以后,依照清单项目对书刊数量、金额进行仔细核实,再登记验收合格的书刊。同时,做好书刊的加贴磁条、条码等工作,后对图书进行扫描验收、分类、编目著錄,送至借书处。在馆内资源变得丰富以后,图书馆借阅率也开始有所提升。
(五)创新管理模式
要想让学校图书馆借阅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应注意创新学校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避免学校图书馆人气有所下滑。即在日新月异环境下,为了让学校图书馆能够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可适当增加寒暑假借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来学校图书馆读书。这种图书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网上阅读分流情况,更好地突出“零门槛”图书馆服务特色。总之,在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期间,创新原有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可培养读者更多地使用图书馆资源,慢慢养成良好的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的习惯,有强烈的读书欲望。例如,我校图书馆在寒假期间,改变了以往寒暑假不借书的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多利用寒假空闲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经典书籍。同时,寒假期间,我们图书馆招聘了几个学生图书管理员。这几名学生图书管理员都有一定图书管理经验,他们会根据周围学生图书阅读需求,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让更多学生把寒假时间利用起来,到学校图书馆安静地展开阅读。寒假期间,通过创新我们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寒假期间图书馆“零借阅率”的情况,也对后面图书馆借阅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激起了学生的读书欲望。
(六)发挥育人作用
中职生正处于素质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图书馆工作的岗位上,除了要努力让图书馆变得更加引人入胜,还要注意发挥好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借用图书馆的育人作用,不断向学生传递一些正能量。在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期间,学生将对图书馆服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被图书馆服务中所彰显的爱的力量所感染,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待在学校图书馆,查阅馆内文献,科学利用馆内文献资源。在新形势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利用图书馆的育人作用提高图书馆借阅率,既符合新形势下素质教育需求,又能够有效改善学校图书馆借阅率偏低的问题,让这一方面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利用图书馆教育环境,组织一次志愿者教育活动,邀请几名中职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学校图书馆服务。活动期间,向图书借阅者讲解相关信息,用“微笑”向读者服务。同时,活动过程中,主动承担整理书架、推荐图书等工作任务,始终保持热情、乐观的服务状态。在整个志愿者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感化学生多多借阅馆内资源,大力支持馆内工作者。活动期间,要注意对学生的志愿者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体验。
综上可知,在中职学校实施教育期间,落实好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而在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期间,要努力提高图书馆借阅率。对此应尝试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多个途径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并注意完善学校图书馆的网络系统,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图书资源,大大提高文献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姜建明.浅议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学园,2013(1):188.
[2]邢建萍.中职图书馆学生阅读心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223.
[3]包丽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