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
[摘 要]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进行相应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的培养,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除了职业素养外,还需强调“工匠精神”,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每年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实习实训环节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贯彻“工匠精神”,培养优秀、全面的人才。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86-02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个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一种无私奉献、勤劳务实、不断上进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就在于练技修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等职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多数重在技能培养,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之对比的德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强国则非常重视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他们认为技术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职业素养而非职业技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中高职院校也应该及时改变培养模式,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生适应企业要求之间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现在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要有很好的职业技能基础,又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团队精神、踏实向上的工作态度,但是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全力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关注很少,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的教学内容理论多于实践
现阶段世界飞速发展,工业技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对技术的知识也是一天一个样,但是即使是这样,由于客观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以理论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而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求职和发展。
(三)学生对职业素养的不重视
职业素养是学生人生理念中很重要的环节,本应该受到学生的重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在高考中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只想扎实地学习一门技术,加上学校没有相关的教育和讲座,学生对职业素养了解很模糊,没有认识到其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这也就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忽略了职业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的实训当中操作不严谨,没有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也忽略了团队间的合作,导致其核心竞争力差,难以被社会接纳。
二、工匠精神下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让高职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上文提到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很好的职业素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两个方面,职业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中形成的一种与自己职业相关的思想和观念,良好的职业意识能够让工人在工作中事半功倍,而“工匠精神”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思想精神,若高职院校从意识方面开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它,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上成为一个业务纯熟、记忆精湛而又敢破旧立新的巧匠,并无时无刻不用鞭策自己、规范自己;而职业态度指的是工人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及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工匠精神”对产品的别具匠心、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在学生真正进入职业岗位之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形成敬业、乐业、专注的工作态度,最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滿足社会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这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核心竞争力差导致的,而“工匠精神”是一种最先进的思想,在其引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具有高核心素养的全面人才,无论从职业技术还是其他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这样毕业生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完全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
(一)优化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者,也是一个学生发展的灵魂,加上学校是学生知识的来源,良好的教学理念是学校开展的重要部分。学校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理念中,建设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例如,学校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及办学特色,把以往那种追求大规模、全专业、稳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理念抛弃掉,主动去适应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去开办专业课课程,沉下心来抓内涵建设,在办学理念中深植“工匠精神”,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课堂中重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择业和就业。
(二)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教学内容
以往的课堂模式都是老师最大,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学生吸收知识的难度大、效率低。而课堂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场所,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和老师应该勤加思考,丰富课堂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更好地锻炼其能力。
例如,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专业课教育当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特定的课程,比如若班级基础差的学生较多,课程就安排得偏基础,基础好的学生多,就安排得难一点,然后阶段性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优化课堂,在教學中多利用多媒体设备实施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根据专业的特点,探究其中学生必要的职业素养,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渗透到学习当中,比如在一些有危险的零件的生产中,除了追求精确度之外,为了安全考虑,引导学生去增加一些保险环节,潜移默化当中锻炼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真正具备“技艺立身、明规循范、守底守信、尽责奉公”的职业素养。专业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带头践行“工匠精神”,上完一节课并不难,但要把一堂课上好,把课堂变成师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互动提升的乐园,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达成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在备课、教研、上课等诸多环节中下大功夫。
(三)加强实践培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很早就教育我们,要想学习或者训练一件事,仅仅只有理论的学习是不行的,必须身体力行。对高职类的学校来说,实践更是很重要的环节,要想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学校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之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例如,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在学校中建立工厂,在企业中建立学校,把企业车间里的实际操作搬到课堂中去,把课堂的教育模式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知识,而且也为学生积累了很好的操作经验。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一种师徒制的教育模式,企业中的富有操作经验的老员工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的期间,师傅也可以多叮嘱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讲讲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将这些好的品质融入工作中去。学生在这种学生和徒弟两种身份中的转化也能让学生领悟到更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有着更好的认识。这之后,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应的技能大赛,根据学生的特点去举办相应的大赛,借助这些大赛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开展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知识讲座,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比赛当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比赛开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行为,对特立独行的学生要及时引导,让他们去注重合作,对马马虎虎的学生也要指导他们注重细节。对优秀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完善自己,通过大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性,用大赛当训练,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考核,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考核是对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对考核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即:高职院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思想动态。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从两方面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1)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细化考核标准,提升考核的针对性与专业性;(2)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包括教师与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共同参与,以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考查、专业技能水平考查,实现对人才综合职业素养的全方位考查,同时,也可以通过考核为企业选拔优秀的储备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完美链接。最后制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设立不同时期的不同考核点,比如刚接触知识的情况,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学习到一半注重学生素养的考核而并不是知识,更深入之后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考核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结合程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出指导,这样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考核方式也能让学生一直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更高,一举多得。
总之,从历史上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孕育经历了长久积淀。高职院校是培育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之一,我们需要在正确理解“工匠精神”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办学理念、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职业技能大赛、深化校企合作等有效措施,高度重视与关注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从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就业,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陈令霞.“四业”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珠宝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8):76-77.
[2]阳桂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推进途径探索[J].中国培训,2016(12):15-16.
[3]夏世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6):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