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本位的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9-09-23 01:44卢江林罗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7期
关键词:控制技术电机高职

卢江林 罗宏

[摘           要]  基于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现代教育的灵魂核心所在。以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为例,从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入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果为出发点,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为抓手,以企业实践任务为载体,从教学大纲梳理、教学思路的调整、课堂节奏的把控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拒绝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构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学生本位;高职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70-02

学生本位即一切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不能仅仅遵从老师的主观意愿,而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经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段话很形象地描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弊端;再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信心较为欠缺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因此,想要改变现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心骨。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郑宁[1]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化的课堂管理;杜久升[2]等针对大四学生重点提出基于学生本位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杨洋从优化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师资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本位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我院在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本文将重点从教学大纲梳理、教学思路的调整、课堂节奏的把控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

电机控制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电机、变压器以及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接线连接,同时熟练掌握各种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反转的原理、方法和控制线路,了解不同电机以及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3]。

电机控制技术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极其紧密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它不仅包含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包含大量实际操作练习。传统的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一般采用先讲解理论知识,再辅以实践教学(即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对应的理论知识,重点偏向理论教学以及电路分析,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能力。

(二)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反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结束后,围绕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交流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表1是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收获的调查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学习本门课程后收获不足的学生进行了二次调查,以确定造成学习收获较差的原因。

表2是电机控制技术收获较少的原因统计,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收获较少主要是因为老师讲得不好或课程内容无趣,说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最不喜欢照本宣科、念PPT式的教学方式,而对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教学方式更有兴趣。

表3是电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意向统计。总体而言,学生更加期望企业实地参观、结合理论知识动手操作以及课程技能竞赛等实践教学方法;而对案例分析与专家讲座、模拟仿真训练以及视频资源教学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二、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根据表1~表3的调查结果统计,结合学生访谈的结果,对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课程内容结构过于理论化

根據表2的调查结果,学生学习电机控制技术收获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理论知识完全听不懂,结合高职的学生本来基础较差,中学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厌学的情绪比较严重,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

电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结构编排又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内容多,涉及电控、机械、电磁学等多方面知识,因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

(二)课堂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以教师及教材为中心,重规范、轻创新,以板书讲授为主,信息显示形式比较单调,长时间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制力。然而对高职学生而言,自制力明显是一项短板。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本身缺乏吸引力,再加上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两相结合造成了高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抵触越加严重,学习效果明显下降。

三、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生产实际需求为基础梳理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保证学生所学即为工作就业所需,课程体系应与生产实际需求相对应,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可以从生产实际入手,从电机的应用讲起,将课程设置为从原来的理论到应用,理性地认识到感性的认识,转变成先讲应用再补充理论,感性的认识再到理性的思考。

同时,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内涵,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任务的设计上,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团队互助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开展自我认知与评价,突出对探索创新的重视。

(二)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调整教学思路

为了课程教学更贴近实际生产需求,结合文中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充分发挥本课程理实一体化的特点,凸显学生本位的原则,明确了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六步法教学思路。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的六步法包含了一个项目实施的所有环节,同时也将一个课程单元的所有内容都囊括了。以三相交流电机降压启动为例,在资讯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星三角连接的原理以及常见低压电气的工作原理;在计划阶段,学生需要绘制降压启动的控制电路图,掌握电气绘图的知识;在决策阶段,学生需要对绘制的电路图进行对错以及优劣判断与抉择;执行阶段,则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检查阶段,学生对连接的电路进行功能及工艺性检测;评估阶段,先是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评价并总结。

课程设计以每个项目为单元,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不足之处,下一个项目中重点关注。如此每完成一个项目,学生的能力便会有一定的提高,知识也会有一定的积累,随着项目的开展,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储备也会螺旋式地上升,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三)以学生为本位把控课堂节奏

以项目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在最大限度上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但是由于高职学生自制力较差,为保证课堂纪律与学习效率,在体现学生本位的同时,教师还要把控好课堂节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好課堂引入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四、结语

学生本位,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与趋势,更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本质体现。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作为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应用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前提下,采用以企业实践任务为载体,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挖掘课程的内涵,调整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本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以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宁,孟林丽.学生本位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1):228-230.

[2]杜久升,景海涛,王莉.大四专业课学生本位教学模式探索:以3S为例[J].测绘工程,26(10):76-78.

[3]苏翠云.浅谈高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38.

猜你喜欢
控制技术电机高职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小番茄发电机
Arduino 入门之步进电机试验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X2412S多旋翼专用电机
电机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