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2019-09-23 01:44邱翠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精神

邱翠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向国家输送具有职业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主要培养基地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提升学生思政政治素养的同时,融合培养他们精益求精、深入钻研的工匠精神。因此,具体分析在思政教育中如何推动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实施路径。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職;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28-02

一、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工匠精神源自工匠对自己作品的反复雕琢、力臻完美,衍生至今成为一种职业价值观,具体包含敬业、精益、专注与创新等四个方面。

敬业要求从业者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与敬畏,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精益要求从业者在工作时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不断探索、追求卓越。

专注要求从业者将全部的精神贯注于工作之中,用最高效的状态对待工作。

创新要求从业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思索工作中的不足,对工作方法、工作理念进行创新,对以往的工作模式进行突破与革新。

二、在思政教育中推广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院校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职业学校首先得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明事理、辨是非的人,其次才是传授专业知识、帮助其走上工作岗位,以便其未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各大院校的思政工作,仍有部分学校不够重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课表的编排中盲目增加专业课程,极大地缩减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少数思政课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出现了懈怠,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很难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示教书育人的匠人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教师的努力,如果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提升,却忽略了对追求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将来也难以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难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学生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工匠精神要求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保持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当问及班内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时,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示没有想好,或者是“走一步看一步”,这种心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工作更换频繁、对职业没有追求的现象。现在,仍有许多高职院校未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合理安排进思政教育中去,教师的指导不力使得学生缺乏职业发展观念,不能及早地对未来进行计划安排。如果学生不能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职业喜好,片面地认为上学不过是“混日子”,那么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会很难在教学中有效开展。

(三)教学素材缺乏吸引力

思政课程的内容相对较为枯燥乏味,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罗列在幻灯片上,结合教学需求对课本进行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的确是重中之重,但是为了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求知。在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拓展更新,教师普遍是书上有什么便讲什么。即使课本涉及了这一内容,教师通常也是先解释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再谈及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最后进行倡导。但是,这些文字在学生的眼中或许是十分无趣的,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学生很少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缺乏丰富的教学素材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十分不利于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推进。

(四)教学方法单一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思政课越办越好”,思政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思政课程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反观当下的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思政教师很少能够做到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根据调查统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做笔记,这种现象虽然常见且值得表扬,但也存在很多弊端,既缺少课堂互动,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工匠精神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承,需要学生用心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自己的职业上确定更具体、更长远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教师的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

三、在思政教育中推广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学校引起重视并开设思政教育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学校非常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并且将工匠精神作为重点授课内容之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首先要教育学生有一定的职业信仰和道德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知名劳动模范的生平事迹,利用道德模范的故事激励高职学生,树立他们的理想信念,激发崇高的奉献精神。

其次,要开设人文选修课,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把工匠精神内熟于学生的心中。工匠精神的核心意义就是“匠心”,匠心就是指工匠具有的优良品质,包括他们的虚心、恒心、细心、进取心等。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下,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匠人的伟大之处,他们才能主动虚心求学、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地创业。

最后,要向各专业教师大力宣传工匠精神的教育,让老师在学生的面前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榜样,同步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相结合,塑造其敬业的工匠形象。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学校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思想,需要随时注意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张贴关于工匠精神教育的海报,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在课间宣传工匠精神的意义,或者通过期刊杂志来宣传工匠精神,甚至可以创建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里面推送有关工匠精神的内容,以这些大大小小的方式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讲座的形式让优秀代表和学生交流学习,让他们的成功感化高职学生,让他们正视现实,培养工匠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同样是检验技术人员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高职院校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具体而言,实践教学就是高职教育要先培养其科学的教育理念,然后开展实习活动,不仅是有校内实习,还要深化校企合作,严格训练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锻炼其毅力,提前感受职场人员的职责。最后,在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还要求相关教师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无孔不入地接受实践理念,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深切体会思政教育内容和工匠精神内涵融合的意义,而非纸上谈兵。

(三)鼓励教学方式创新,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学方式相融合

任何形式的教学模式都忌讳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讲解理论,学校理应丰富思政教学方式,利用创新的思维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设计针对性强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并督促完成,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与追求工匠精神的合二为一、知行合一,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工匠精神。融合工匠精神与其他技能学习,利用技能授課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把工匠精神植入教学活动中。例如,综合社会热点与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用他们的典型事迹向高职学生生动地传授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鼓励践行工匠精神。最后将工匠精神从感性认知延伸到理性认知,培养出工匠精神具有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鼓励学生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在学生的职业观念中融入工匠精神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教师应在思政课堂中融入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做好职业引导工作。首先,教师应在第一学年引导学生制定好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为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往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汇总好各行各业的就业信息以供学生参考,让学生清楚现阶段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才能达成远期的职业理想。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进入会计事务所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取得英语四、六级的证书,以此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职业都有一定的准入条件,比如证券从业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以及全国CAD等级考试等,都是学生在现在或不久的将来必须面对的考试,学生只有及早明确目标,才能更充分地进行准备,以专业化的个人素养提升个人工作能力,从而发挥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次,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工作时像匠人般保持专注,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出贡献。最后,教师应当挖掘各行各业的职业趣味,让充实感代替工作的枯燥感,让学生首先喜爱上自己的职业,在此基础上做到敬业。

四、结束语

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对于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强调职业品质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诉求和自身职业愿景,改变高职思政工作忽视现状的教育现实,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只有每时每刻地顺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来补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等方面,只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职业培养相结合,才能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玥.工匠精神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45.

[2]邰老四.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15.

[3]吴海娟.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南方论刊,2018(9):110-112.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精神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