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

2019-09-23 01:44唐振龙董俊华文香艳宋莹莹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7期
关键词:佛山智能化制造业

唐振龙 董俊华 文香艳 宋莹莹

[摘           要]  佛山物流行业迎来了向制造业物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佛山智能制造对物流行业发展提出发展智能物流的要求, 佛山发展智能制造物流提出高职智能制造物流人才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物流侧重点各不相同。立足佛山及广东智能制造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专业方向,实现制造业物流智能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成效。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制造业物流;物流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30-03

一、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制造业物流智能化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一)佛山智能制造对物流行业发展提出发展智能物流的要求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所面向产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物流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制造业物流智能化市场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达到历史最高点。近年来,广东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8.5%和27.0%,制造业物流沿着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以制造业智能物流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現代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提高到60.4%以上。据广东省统计局测算,2015年广东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9%以上,全省社会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从构成看,服务于广东制造业需要的工业品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2.8%,物流业总收入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

随着“十三五”规划在珠三角地区的实施,佛山物流行业迎来了向制造业物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佛山地区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生产过程的高效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根据佛山先进制造业行业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预测,佛山制造业物流智能化将沿着三个阶段发展转型:第一阶段处于物流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范畴局限于物流体系的最优化;第二个阶段是物流服务介入货主的供应链管理,为货主提供采购、分销服务,强调的是物流对生产和销售流通的改造;第三个阶段为物流环节进一步向上游介入生产环节,通过其在供应链上的信息入口,帮助生产者实现“工业4.0”体系下的“柔性生产”。总之,制造业智能转型促进制造业物流智能化逐步成为佛山乃至广东地区物流业升级繁荣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佛山发展智能制造物流对高职智能制造物流人才提出需求

据中国物流学会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区域聚集7万多家制造企业,是国家智能制造的重要基地,拥有密集的交通设施,集中了五大机场和五大港口,是我国制造业物流服务需求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制造业物流智能化服务非常发达的地方。因此,对物流人才特别是制造业物流方面人才的需求旺盛。

佛山是广东乃至全国智能制造的基地。根据佛山市相关部门的分析认为,对熟悉先进制造及物流智能化业务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很大,2019年物流人才需求规模为3.32万人,到2020年物流人才需求规模为7.10万人,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专业人才稀缺。目前,全市全日制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每年不足1200人,并且没有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人才培养方向。所以,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专业人才供求缺口很大。无论智能制造业企业还是为制造业提供智能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都有明显的制造业物流特点,这为高职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佛山制造业物流智能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当前广东省及全国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分布特点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大部分学校是2002年以后开办的,专业建设处于探索、引进、消化、吸收阶段。根据国家教育机构公布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有787所,占全国高职院校的58.99%;2015年有933所,2016年有973,分别比2010年增长18.55%、23.63%。从2006到2012年,全国209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或骨干高职院校中把物流管理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的有30所,占比14.35%。

目前,广东省59所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物流侧重点各不相同。主要有港口与航运管理、港口物流、工业物流、国际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货贷与报关、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等。这些专业定位只是相对而言且无法做到严格按单一标准进行界定,很多存在跨界交叉性。在全省59所高职院校中按物流功能确定培养方向的占15%,按产业服务属性确定培养方向的占4%,按物流设施设备确定培养方向的占49%,按物流运营主体确定培养方向的占9%,按国际服务功能确定培养方向的占20%,按行业属性确定培养方向的占2%,按技术领域确定培养方向的占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共同特点:(1)物流管理专业确定的培养方向主要取决于开办专业所在地域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深受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3)物流管理专业随着产业创新转型而逐步走向多业融合并显现越来越浓的地方特色。广东省59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统计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建设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

从全国看,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数排在前五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省(62所)、广东省(59所)、山东省(56所)、河北省(42所)和河南省(41所)。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在这里选择部分国家示范或骨干院校作为样本,从师资队伍和生师比、教学成果、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双素质专任教师平均比例为57%,教学成果平均数为25个,现有实训设备学生均值为0.53万元/人,专业与产学合作开发课程比率59%。

从广东省内看,产业创新转型发展促进了广东地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有巨大需求。这里主要选择省内第一批物流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品牌建设条件分析,“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平均比例为85%,教学成果平均数为27个,现有实训设备学生均值为0.87万元/人,专业与产学合作开发课程比率84%。

通过国内和省内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有侧重航空物流、公路物流、农产品物流、港口物流等方向的,但没有一所学校以制造业物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本专业依托佛山制造业背景优势,抓住广东实施中国制造业战略的机遇,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方向,做强物流管理专业特色。我校物流管理专业2012—2013年连续2年承办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2015年承办广东省教育厅的“骨干教师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融合职教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同类指标相比,本专业双素质专任教师平均比例为92%,教学成果平均数为30个,现有实训设备学生均值为1.17万元/人,专业与产学合作开发课程比率95%,超过广东省内同类专业的平均指标,排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

三、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依托佛山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联盟为平台,立足佛山及广东智能制造物流业发展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德国等国外物流行业标准以及德国“双元制”和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以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三标融合、四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成为培养佛山及广东省制造业物流智能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基地和佛山周边园区制造业物流智能化发展的企业战略伙伴。

(一)建立海尔物流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依托佛山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企业联盟平台建立海尔物流产业学院,设立海尔物流三水基地佛山职院教师工作站和佛山职院海尔专家工作室;制定《海尔物流产业学院章程》及《海尔物流产业学院运行与管理办法》等13个专项制度,形成与园区、行业、企业共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

(二)立足制造业优势,确立地域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业物流人才培养方向

围绕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确定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面向制造业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高。近三年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千人,70%以上在制造业物流岗位上,50%以上已成为制造企业物流岗位的骨干力量。

(三)实施“三标融合、四阶递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三标融合、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在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突出制造业物流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全日制高中生源、中职应往届生源、中高职衔接生源、现代学徒制生源的招生培养方式。形成基于制造业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在内的10门主干课程的标准体系,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多门,网络课程7门,公开出版教材21部。

(四)集聚职教资源,建成制造业物流职业教育技能实践教学基地

与海尔集团三水物流基地等企业合作,建成制造業物流职业教育技能实践教学基地,包括2个实训中心和10个实训室,物流实践教学基地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资产总值700多万元;建立了10个稳定、紧密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多家校外顶岗实习企业;构建了校外教学管理平台,创建与践行“三标融合、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实训体系,可以满足佛山制造企业物流人员和全省高职物流技能比赛集训需要。201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省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项目。

(五)实施制造业物流的“订单式”培养与联合培养

以白色家电、汽车、光电等产品生产为载体,实行人才培养与产业有效对接,成立“家电物流苏宁定制培养班”“光电物流雪莱特定单培养班”“汽配物流大众定向培养班”等,突出制造业物流人才培养的特点,把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三种标准有机融合,修订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近3年,有300多人成为这3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六)实施现代学徒制和五年贯通中高职衔接办学试点

实施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办学试点,开展2015级、2016级现代学徒制招生培养;实行《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建设支撑现代学徒制和中高职衔接实施的课程教学资源。

四、实现制造业物流智能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区分全日制高中生源、中职应往届生源、中高职衔接生源、现代学徒制生源类型,分类制订与实施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13—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初次平均达到98%以上,在园区“500强企业”从事人数达到2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物流职业期待吻合度高达到48%,超过全高职44%的平均水平。

(二)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

物流管理专业2013—2017年新生第一志愿平均报考率很高,新生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率达到99%,位居全省前列;社会用人单位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总体评价称职率达99%,优良率达到90%以上,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超过全国高职88%的平均水平;对母校的推荐度达到91%,远远超过全国高职63%的平均水平。

(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共同制定专业规范及教学质量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网络,建立二级督导机构,形成课程教学质量实时监控和保障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开展由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和学生等参与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每年发布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报告。

(四)聚集建成优良的人才培养条件

建成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50%,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5人,占83.3%以上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建成面向制造业物流的广东省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实践教学基地,总面积3725平方米,资产总值730.76万元,能完成校内物流管理专业97个实训项目。建设有14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成校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成通用性资源、专业课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体系的专业数字教学资源体系。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粤府办〔2015〕5号),2015-02-03.

[2]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佛府〔2016〕33号),2016-05-18.

[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企业投资指引及机会战略咨询报告,2015.

猜你喜欢
佛山智能化制造业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红色热土佛山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