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地铁,无需公交卡,刷一下手机便可乘坐;逛商場、吃饭,手机就是银行卡,结账时无需点开二维码,在POS机上一刷便付款成功;不用再找数据线和插孔,手机放在桌上,便可以自动充电……这样智能化的生活场景得益于近场通信(NFC)中一种叫高磁导率磁性基板的材料。
长期以来,这种材料一直被国外在关键技术和市场上垄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邓龙江教授及其团队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在该领域杀出重围,技术不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改变了国内NFC天线基板材料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如今,该技术已在魅族、华为、索尼等国内外40余家知名企业,涵盖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6大类上百种电子产品中批量应用,目前,国内超过三分之一的手机品牌都在使用该磁性材料,而材料一天的生产量可以满足约60万部手机的数量。未来,这种材料还有更广泛的市场和应用前景,在支付系统、公交系统、门禁系统、无线充电等领域将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