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声权
2019年春日的一个下午,我们乘大巴车从克拉科夫市出发,耗时六小时左右,入暮时分赶到华沙,当晚下榻华沙假日酒店。次日清晨,天气阴沉,下起毛毛细雨,还夹着片片雪花。我们风雨无阻,准时开车,前往华沙老城游览。
波兰首都华沙坐落在美丽的维斯瓦河两岸。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满城翠绿,遍地花卉。华沙不仅是一座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且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样,享有“绿色首都”之美誉。我对华沙的最初印象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看过的一部波兰电影《华沙一条街》。影片通过四个住在华沙同一条街上的少年及其家人在納粹德国占领时期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波兰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与顽敌进行殊死搏斗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灾难深重的波兰,历史上多次被异国瓜分,“二战”爆发时又首当其冲,被希特勒以闪电战术占领,首都几乎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然而,不屈的华沙城却浴火重生,原样再现,重新屹立在奔流不息的维斯瓦河畔。
没多会儿,车子便在克拉科夫郊区街南头的圣十字教堂附近停下。我们就地下车,迈开脚步,开始了古城漫步之旅。克拉科夫郊区街是华沙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街不长,只一公里多,但聚集了众多的宫殿、教堂、纪念碑、雕塑、城堡等重要建筑及名胜古迹。
圣十字教堂是我们参观的头一站。它是一座天主教堂,系巴洛克式建筑,始建于1682年,“二战”期间被毁,后来重建。教堂内安葬了诸多波兰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步入教堂,大厅内十分静穆。导游指着左边第二根柱子说,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的心脏就安放在这根柱子里面。洁白的柱子上方饰有肖邦的头雕,下面用波兰文写着《圣经》上的一句话:“心,永远在最珍爱的地方。”再下面写着其生卒地点与时间,最下面用波兰文和英文分别写着:“此处安放着弗雷德里克·肖邦之心脏。”1829年起,肖邦在欧洲进行巡演,后因波兰起义失败,被迫定居巴黎。他身在异邦,心系祖国,称自己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病死于巴黎家中。他的身体安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而心脏如其所嘱运回日夜思念的祖国,安放在圣十字教堂里。“二战”期间教堂大半毁坏,肖邦的心脏移至安全地方保管。战后教堂复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心脏便回归原处,永远为他的祖国——波兰祈祷。在这座教堂的另一根柱子里也安放着一颗波兰名人的心脏。此人便是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福地》《农民》等。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民族史诗——长篇小说《农民》写得很出色。该书一面世便立即受到波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出版。
走出教堂,即看见右前方(郊区街与新世界街交会处)的一幢绿色圆顶的楼房。导游说,那是波兰科学院,前面广场有哥白尼雕像。哥白尼,多响亮的名字!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日心说的创始人。我兴冲冲走了过去。此建筑原为斯塔西茨宫,建于1820年—1823年,系新古典主义晚期建筑。1830年5月,为纪念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华沙市民在楼前广场竖立起一座纪念碑。哥白尼铜像高3米,置于黑色方形基座上。哥白尼正襟危坐,右手拿圆规,左手握浑仪,目视前方,沉思默想。基座两边均刻有题词。右边波兰文为 “哥白尼,祖国感谢你”,左边拉丁文为“哥白尼,同胞感谢你”。“二战”期间,斯塔西茨宫毁坏殆尽,哥白尼的雕像也遭损坏。德军从基座上卸下雕像,拟将其运到尼斯回炉销毁。幸好波兰军队得知此事,很快在尼斯找到并运回华沙修复。战后,斯塔西茨宫原样重建,改为波兰国家科学院。1949年哥白尼纪念碑修复完毕,举行了第二次揭幕仪式。前些年,在纪念碑前地上制作了太阳系行星运行的图案。
逛了街南端两个景点,我们便由南往北,边走边看。没走几步,就在圣十字教堂斜对门,华沙大学(中央校区)的校门映入眼帘。看上去,校门既不高大,也说不上气派,但是古朴、雅致。石头门柱,铁艺大门:门柱上有精美的雕塑,正门上方是雕花校徽,其下是波兰文字样“UNIWERSYTET”(大学)。华沙大学是波兰最大的国立综合大学,1816年建校,历史非常悠久。目前有二十个学院,近八千教职工和六万学生。历届校友中不乏佼佼者:钢琴家肖邦、以色列国父戴维·本-古里安、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等。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两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约瑟夫?罗特布拉特、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难怪有人把华沙大学说成是“诺贝尔奖的摇篮”。
华沙大学在战后华沙城重建中贡献巨大,功不可没。当时,苏联拟定的华沙重建规划,主张把华沙建设成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的华沙”,但是华沙市民不同意。他们在市政府前举行大规模的集会游行,提出要恢复中世纪华沙古城的原有风貌,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把他们战前测绘的老城区主要街道和重要古建筑物的图纸挂在街上让市民观看(“二战”一爆发,师生们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宝贵资料藏在了山洞里),华沙市民的爱国行动促使波兰政府放弃了苏联的重建方案,决定按战前原样重建华沙。今日的华沙不仅保存了老城的灿烂文化,而且创造了新城的辉煌图景。华沙古城的成功重建,无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范例。1980年,华沙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离开华沙大学前行不远,来到了波兰总统府(原为科涅茨波尔斯基宫)。总统府始建于1643年,经过多次改建。现今的总统府于1818年重建,系新古典主义建筑。该建筑在法国侵占波兰期间作过拿破仑的司令部,1918年波兰独立后作过总理府,“二战”期间经改建成为德国占领军总部(“德意志之家”),“二战”结束后成为波兰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所在地(“国家宫”),1994年起成为波兰共和国总统府。总统府前矗立着波兰亲王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骑马挥刀的铜像。他一生为波兰能够独立而战斗,是一位深受波兰人民崇敬的爱国将领。
我们继续向前,没走几步便到了密茨凯维奇广场,抬眼便看见高耸在广场上的亚当·密茨凯维奇纪念碑。头天在克拉科夫集市广场,也看到一座密茨凯维奇纪念碑。在中国对密茨凯维奇并不陌生,早在1907年鲁迅先生就介绍过他的作品,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密茨凯维奇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卓越的政治活动家。1822年—1823年,他先后出版两本诗集(第一集收入《歌谣和传说》,第二集收入长诗《格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第二部和第四部)。这两本诗集标志着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1824年,他因参加秘密爱国团体被捕流放到俄国五年,继而流亡西欧等地,数十年过着居无定所的流亡生活,但是他始终怀着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了一生。1855年11月病逝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1856年密茨凯维奇的遗体被运往法国,葬于巴黎市郊蒙特莫棱斯墓地。1890年,波兰人民将其遗骸运回古都克拉科夫,安葬在瓦维尔王宫的教堂里。
密茨凯维奇一百周年诞辰之际,两座纪念碑分别在克拉科夫和华沙落成。华沙的纪念碑建成于1898年12月24日,基座系意大利花岗岩,全身铜像高4.2米。诗人身穿常礼服,头稍抬起,左手扶披风,右手扪心口,神情潇洒自如。“二战”时铜像被德国侵略者拆卸运往德国,战后波兰军事委员会代表在德国汉堡废金属堆里找到。运回国后对铜像进行了修复工作,于1950年1月28日在华沙举行了亚当·密茨凯维奇纪念碑重建揭幕仪式。1955年,即诗人逝世一百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快到街尽头了,前面即是华沙老城入口处的城堡广场。老远就看见广场上一根巨大的花岗岩圆柱高高耸立,格外瞩目。这便是齐格蒙特三世柱 (1644年建在老城入口,后来移至广场),是瓦迪斯瓦夫四世为纪念他的父亲齐格蒙特三世而建的。柱高22米,挺拔雄伟,柱顶立着齐格蒙特三世全身铜像(高约三米):头戴王冠、身着戎装,左手扶十字架、右手握宝剑,居高临下,俯视古城。此柱在“二战”期间被德军炸毁,1949年修复重立。
城堡广场东侧是哥特式风格的华沙王宫,也叫华沙城堡。该建筑始建于13世纪末,系马佐夫舍公爵的府邸。16世纪上半叶,马佐夫舍公国归并波兰王国。1598年,即齐格蒙特三世把都城从克拉科夫迁往华沙后第二年,斥巨资对马佐夫舍公爵的王宫进行了扩建。新王宫巴洛克式外观美轮美奂,内饰华美富丽。宫中收藏的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其画廊陈列的全是19世纪波兰著名画家扬?马特伊科的油画佳作。“二战”期间,德军入侵华沙,王宫被炸毁,宝物遭劫掠。1971年—1984年社会集资原样复建。
辞别城堡广场,我们向老城中心的集市广场(老城广场)走去。穿过一条窄街,突然间雨停了,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广场到了,华沙美人鱼雕像立在眼前。我似乎觉得是美人鱼施展神力驱散乌云,以迎不远万里而来的中国游客。我们驻足观看,方形基座上立着一尊美人鱼铜像:好一个人身鱼尾的裸体少女。她右手挥剑,左手举盾,昂首向前,坚贞不屈。这不正代表着波兰人民不畏强敌,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吗?
此雕像始建于1855年,是华沙雕塑家康斯坦丁·赫格尔用锌铸造的,历史上多次毁坏、复建和迁址。“二战”期间不知去向,几年之后方在一废铁仓库里找到。1999年11月,雕像几经搬迁后终返原址——集市广场。2008年重铸铜像取而代之,原雕像则送到附近的华沙市博物馆保存。此外,华沙还有一座美人鱼雕像矗立在维斯瓦河畔,系波兰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克拉斯科夫斯卡·尼茨霍娃于1934年—1937年完成。銅像高2.5米,基座高1.5米,比集市广场的大许多,造型略有差异,然更显气宇轩昂,英姿勃发。据说原设计为二十米高的玻璃塑像,拟置于河当中,但因技术上的原因而改建成铜像。“二战”爆发,华沙市民将雕像卸下埋入安全地方,战后将其重新竖立于维斯瓦河之滨。华沙美人鱼,孩提时代便有所闻。此次远道而来,正好一睹芳容。
华沙美人鱼的故事,民间流传的版本各种各样,诸说不一。有一个版本故事性较完整,并且与华沙名字的由来有关。很久以前,维斯瓦河边一个小渔村里住着一户渔家,渔夫亡故,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叫华尔,长大成人后也成了渔夫。一天夜晚,华尔听见河上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他便驾着小舟循声悄然划去,忽然看见河面上站着一位美丽的姑娘,金发披肩,拖着一条长长的鱼尾。互通姓名后,方知姑娘乃河神之女,名曰沙娃。自此,每到夜幕降临,他们相会河边,倾诉衷肠。久而久之,两人互生爱慕之情。河神闻之大怒,岂容爱女下嫁贫民之子。沙娃伤心不已,苦苦哀求。父亲终为女儿对爱情的真诚与执着所打动,答应了他们的婚事。于是沙娃褪去鱼尾,化作凡女,与华尔喜结良缘。他们辛勤劳动,共建家园。后来渔村屡遭外敌侵犯,夫妻俩带领乡亲奋勇抵抗,赶走入侵之敌。后人为纪念他们,用两人的名字将当地命名为“华尔沙娃”(我国简略译为“华沙”),并在老城广场中心建造了一座美人鱼雕像,美人鱼便成了华沙的象征和守护神。
走出广场,几分钟就到了老城北门前面的巴比肯(音译)——半圆形的防御工事,类似我国古代的瓮城。巴比肯位于华沙老城和新城之间,原是1540年建造的土围子,后改建成砖石墙,墙厚3米,高15米,宽14米,有四座塔楼和一座吊桥(吊桥未保留下来)。“二战”期间,巴比肯遭到彻底破坏,战争结束后,1952年—1954年政府出资原地重建。为了恢复原貌起见,重建施工中使用了尼斯和弗罗茨瓦夫两个城市毁于战争中楼房的旧砖。巴比肯现成为华沙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前行两三分钟到了居里夫人故居(纪念馆),这是当天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居里夫人故居位于弗雷塔街十六号,是一幢18世纪的巴洛克式三层楼房。居里夫人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房子底层的一间屋里,并且在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一项物理奖,一项化学奖)的科学家。她侨居国外,但终生未忘祖国——波兰,并以波兰的名字命名自己发现的第一种化学元素钋。居里夫人是我青年时代非常崇拜的杰出的女科学家。大二自学德语时,我选购的第一本德语读物,就是《奇妙的光线》(Die Magischen Strahlen)。此书叙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经过,以及居里夫妇的生平与科学事业。居里夫妇不是为了荣誉与金钱工作,而是为了科学和人类的幸福工作。
居里夫人一生为科学呕心沥血,积劳成疾,1934年7月4日她终因白血病在巴黎逝世。居里夫人去世后,故居大门左边墙上钉了块牌子,上面写着:“1867年11月7日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在這幢房子里诞生。1898年她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二战”时房子炸坏,所幸这块牌子完好保存下来,战后房子重建,牌子回归原处。1967年居里夫人一百周年诞辰之际,根据波兰化学学会的倡议,在故居建立了居里夫人纪念馆。那天,纪念馆大门关着,我们未能入内参观,留下了一个缺憾。
华沙老城之旅结束了,离开时心里还有点留恋不舍。短短的几小时,仿佛徜徉在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长廊中,边走边看,心怡神悦。华沙,一座古韵悠悠、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一座活力满满、与时俱进的现代化都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