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触碰到那股水流

2019-09-23 06:14武志红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撒切尔溪流水流

武志红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社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我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得真切地感知到人物的存在,并且这份感知要有一种完整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我花了几天时间,找各种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资料,直到形成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后,才动手写了那篇稿件。

我在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时,写了一篇对一名红极一时的明星的分析文章。我也花了两天时间,搜集了几百页关于她的各种资料。

第二天深夜,当我还在投入地找资料时,突然间一个声音从我心中升起:“够了!”

这个声音,表达的不是厌烦和疲累,而是说足够了。并且在这个时候,我脑海里的各种资料就像一种真实存在之物,它们本来是碎片,突然间很有秩序地形成一个整体,而且是自动地。

同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小女孩在爬一堵矮墙,墙不过一米高,但她摔了下来,这让她非常受挫。可她心里想:“这堵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接下来要去爬两米高的墙,让你看看我有多厉害!”在她爬墙的本领没提高时,她却挑战了更高的墙,自然摔得更惨。可她接下来又想:“我才瞧不起你,我爬一堵最高的墙给你看……”

声音“够了”和这个画面一出来,我就知道,我把握了本质,而结果也是,那篇文章写得非常入骨。

这就是我的写作方式,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为写作诀窍。如果是,那也是大巧若拙的方式吧。

这种方式,就像是在累积水流。一个有真正信息的碎片,会带来一定的感性的水流;足够多的信息碎片,则会积攒很多水流,当水流足够多的时候,就会成为一条流动的溪流、河流,甚至大海。

是溪流,还是河流,抑或是大海,这源于投入的时间。也许有天才,能一开始就直接跳入大海,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在一个领域内持续投入。当然,这种投入最好是真的能碰触到水流的那种投入,浮于表面的努力意义不大。

当水流积攒得非常充沛的时候,写作真的可以一气呵成,而且写完后回头一看,会覺得完美,甚至会感叹:“天啊,这是我写的吗?”好像有些句子,我根本就没印象,它们不是从我的头脑和意识中想出来的,而是自然流淌出来的。

真实的东西,必然符合逻辑,而头脑虚构的东西,假如没有深入到真实的存在,就可能没逻辑,或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

在我的认识中,顶尖高手都是这样练出来的,他们主要不是因为高智商,而是因为直接碰触到了自己所在领域内的存在,或者,那股水流。

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上文作者给出了她的写作方式,搜集到的信息碎片多起来时,就能形成一股水流;当水流足够多时,你的写作就能一气呵成。

(责任编校周丹)

猜你喜欢
撒切尔溪流水流
神奇的水流
溪流到了大海
溪流到了大海
杨祖基
撒切尔夫人为邓小平精心挑选礼物
担当
春水流
撤切尔夫人与英国女王
溪流小熊的烦恼
“铁娘子”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