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骚扰电话的源头

2019-09-23 08:01斯怀
方圆 2019年16期
关键词:骚扰电话卧底源头

斯怀

骚扰电话早已成为社会公害,虽然人人喊打,但骚扰电话依旧打个不停。是真的治不了,还是不想治呢

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发现每天有大量骚扰电话从这里打出,成千上万条含有个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的“文件”在大量微信群内“裸晒”,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一名经验丰富的电话推销员称,他平均每40分钟能拨出250个号码,一天2000个电话。

骚扰电话早已成为一种顽疾,而且骚扰电话对消费者不仅是骚扰,还存在欺骗等问题。比如新华社记者“卧底”发现,有培训机构通过编造各种活动“截杀”消费者,即虚构一个截止时间,催消费者赶紧交钱。去年7月,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等13个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目前仍处于治理期,但一些骚扰电话源头企业似乎没有多大的影响,照常骚扰不止。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企业、银行和房地产中介,是非法信息的源头。一是互联网企业,依靠大数据搜集用户信息;二是银行,特别是曾贷过款的银行客户;三是房地产中介,这些公司的一些客户经理,拿着“资源”跳槽而来。新华社记者在某机构看到一份含有3146条个人信息的“名单”,赫然包含公民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房本信息等具体内容。很显然,没有大的内容提供商,很难做到这么专业。

骚扰电话早已成为社会公害,虽然人人喊打,但骚扰电话依旧打个不停。是真的治不了,还是不想治?不要再让公众无休止地猜测下去、担心下去,骚扰电话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或许是年轻人,或许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因此而愤怒,或因此而无奈,而所有这一切,都拜不光彩的利益所赐。无论是对骚扰电话负有监管之责的电信运营商,还是对保护用户隐私负有监管之责的企业主体,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难道也像用户一样“无奈”吗?既然记者已经摸排到了骚扰电话的源头企业,各个监管部门要视这个报道为一封公开举报信,组织力量第一时间跟进,固定证据、查清事实,在挖出罪魁祸首的同时,摸清整个黑产业链的运作模式,查清每個环节上相关主体的性质和责任,斩断信息泄露的产业链,严格依法让它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实际上,8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骚扰电话管控不力问题约谈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北京、河北等问题突出的两省(直辖市)移动公司。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参会两省(直辖市)移动公司签订了《整改承诺书》,承诺将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整改要求,全面排查、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坚决整改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高度关注此类情况,正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研究建立用户信用管理制度,综合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规定得清清楚楚,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没有人希望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尴尬。

猜你喜欢
骚扰电话卧底源头
诱捕卧底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常回源头看看
卧底机器人
13部门联手重拳整治骚扰电话
疯狂编辑部之骚扰电话
谁是卧底“真好玩”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
谁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