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新
陈寅恪是我國现代颇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奇才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称誉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一起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可说是中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代宗师。
陈寅恪在清华给学生授课后的考试形式别开生面,他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优劣,不在于分数,而在于平时知识积累的程度,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他虽然也遵循学校每门课程学完要对学生进行必要考试的规定,但他却并不看重这种形式。他曾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问的最好办法。”
吴晗就是陈寅恪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的最大受益者。
吴晗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时,曾跟着陈寅恪修读过三年隋唐史的课程。有一次考试的时候,吴晗考完后将试卷呈递上去,陈寅恪连看都没看,就在试卷上面打了一个满分。
不少同学都非常诧异,就好奇地去问陈寅恪:“为什么吴晗的卷子,您看都没看,就给他打了满分呢?”
陈寅恪笑了一笑,回答说:“吴晗的卷子还用看吗?”
一个当时史学界的巨擘给出这样评价,无疑是对吴晗学习能力的肯定和最高褒奖。
(责任编辑: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