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就是波叔
最近,屠呦呦这三个字刷屏了。因为她即将进入课本。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小学课本《道德与法治》都对她进行了介绍。
此外,2019年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确定将屠呦呦2011年的获奖感言及同年发表的论文改编成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她和整个团队的研究,不仅能解决青蒿素的抗药性,甚至还能用于治疗红斑狼疮,那个与艾滋齐名,号称“不死癌症”的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翻开她的人生履历,不难发现她这一辈子过得很“简单”。
不是天才的科学家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寧波。她的名字来自于《诗经·小雅》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或许是命中注定,从此她的人生和“蒿”有了不解之缘。
屠呦呦不是那种天才型科学家,她所有的荣誉都是慢慢积累而来的。读中学时屠呦呦成绩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而她对医药的执着,是从16岁那年开始的。
那时,她不幸患上肺结核,不得不休学回家养病。整整两年的病痛折磨,让她决定要往医药方向发展。1951年,她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当时是一个十分冷门的专业,基本上没啥女孩子报这个专业。
屠呦呦的大学生活非常苦,整天埋头背书、认药、做实验,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终于熬到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又继续每日实验研究的日常。除了去参加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研究所,就像长在研究所一样。
科研就是一场比赛,比谁更有耐心,更能忍受寂寞。屠呦呦的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不疯魔不成活
在屠呦呦的世界里,科研永远是排第一位。
1963年结婚后,屠呦呦一心科研的作风没有丝毫改变。家里的大小事务,她完全应付不来,家里买菜煮饭都是老公一手包办。甚至为了科研,她成了一个“抛夫弃女”的狠女人。
1969年,屠呦呦接到国家“523”秘密军事任务,要长期前往海南岛。那年她39岁,两个女儿大的4岁,小的1岁,正是最离不开妈妈的年纪。她老公当时受到文革的影响,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改造。但凡是个母亲,这种情况下都舍不得丢下两个孩子……等她完成任务归来时,大女儿都不愿叫她“妈妈”,小女儿更是认不出她。
在海南,屠呦呦看到最多的是死亡。在死亡威胁的笼罩下,屠呦呦毫不畏惧,带着自己的团队,走访岛上每一个村庄,收集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除了民间药方,整整三个月,她不是外出走访,就是埋头古籍,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最终她编写出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就是上万次的实验,看看这些药究竟能不能对疟疾起效。
1971年6月,将近3年的失败试验后,屠呦呦才看到一点点成功的曙光:青蒿的乙醇提取物对疟原虫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很快又再度陷入僵局,青蒿对疟疾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很多人都想放弃了,但屠呦呦不愿意。整个项目组试验了一万多种药物,才发现一丁点希望。再怎么难,也要跟青蒿死磕下去。或许是屠呦呦的坚持打动了上天,她偶然间翻阅古籍,找到了一丝灵感——或许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
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屠呦呦科研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分,能够明显提高青蒿防治疟疾的效果,也能大大降低其毒性。
为了加快试验进程,屠呦呦以身试药。试药成功后,她们又开始对在森林感染疟疾的工人进行测试,实验者在服药30小时内便退烧,血液中的寄生虫消失。
成功了!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青蒿素。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屠呦呦一直致力于青蒿素的抗药眭研究。
“我不习惯这些场面上的事”
可以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一项改变世界的发现,救人无数。
但青蒿素发现后,屠呦呦只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分到了200元奖金。对此,她从不在乎,科研的魅力,在于它不断挖掘、发现新事物的过程,科研成果带来的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奖金约300万元人民币,她直接就拿出200万元,成立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
这一迟到的国际认可在国内引发的,除了自豪、兴奋,还有不绝于耳的争议:“不能把团队的成果归于一个人”“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
面对波涛汹涌的质疑,换了别人肯定要开个新闻发布会什么的,“解疑释惑”、“澄清是非”。但屠呦呦出奇淡定,躲进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她可以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去走访疫区,却无法和各路媒体记者谈笑风生。
从她39岁接到任务那天起,她的一生似乎只为了这一件事而努力着。在她心里,科研才是第一要务,其他都不重要。如今,作为一名89岁老太太,她对于科研的热忱从未减退。
前段时间,她终于再一次冒头了。她和她的团队宣布,他们延长了青蒿素的用药时间,解决了“青蒿素抗药性”这一世界级难题。而且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或许对于健康人而言,很难想象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所有红斑狼疮患者来说,这个发现简直就是救星!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虽然此病不一定造成直接死亡,但却可以让人生不如死。严重会毁容,还会影响内脏系统、呼吸系统等问题,甚至影响生育。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途径,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长期眼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但服药后,患者会因为激素糖变胖,皮肤变薄,毛发增多,一旦停药极易复发。而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与生俱来的执着,一种无关岁月的从容,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生只为一件事着迷,不为名利,不图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