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位移沉陷分析

2019-09-23 02:48:36齐晓华
山西水利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稳定渗流蓄水位洪水位

齐晓华

(山西省汾河水库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32)

1 工程概况

某均质土坝挡水建筑物坝顶高程75.3 m(本文高程均为相对高程),最大坝高为63.8 m,坝顶宽度为6 m,采用混凝土路面,坝底宽为209.9 m,上游坡比1∶1.6,下游坡比1∶1.75,下游坝坡在高程为50.0 m 处,设置了宽度为2 m 的马道。土坝的正常蓄水位为72.0 m,设计洪水位为72.8 m。

2 计算方法

土坝应力应变采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法,基本机制原理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后,通过数学中近似的方法对实体进行模拟接近真实结果,其具有计算精度高、适合各种复杂的形状、方便性、实用性、有效性的优点,因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应用广泛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法能真实模拟坝体逐级加荷施工过程、分析材料的塑性、剪胀(或缩)性、动力特性、计算复杂的边界及空间求解问题,因而接近土坝的实际工作状况。采用此方法可有效快速分析出坝体的位移沉陷等数据及结果。

3 计算分析

采用Duncan-Chang E~B 模型对坝体位移变形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3.1 模型建立

模型拟定水流方向为X 轴,指向下游方向为正,Y 轴为垂直方向,指向上为正。

3.2 模拟过程

采用Duncan-Chang E~B 模型来模拟坝体在施工期间、蓄水期间、运行期间、洪水期间因荷载等因素产生的水平、垂直位移情况,进而得出产生的原因及结果。

施工期间模拟:模拟坝体施工工序的推进及坝体逐渐成型的全过程,模拟随着工序增加和荷载递增对坝体产生的影响,从而可知坝体产生水平、垂直位移,通过计算分析后还可知产生位移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蓄水期间模拟:通过模拟坝体蓄水过程中随着水位的逐步提高坝体水平、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计算导致水平、垂直位移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需模拟因蓄水导致材料浸水后是否有水平、垂直位移的变化来判断浸水对位移的影响。

运行期间模拟:模拟蓄水完成后坝体进入稳定渗流期状态下有无水平、垂直位移情况,从而判断变形的主要来源。

洪水期间模拟:模拟设计洪水位时坝体受力情况和坝体有无水平、垂直位移变化,进而判断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

3.3 荷载计算

坝体施工期间荷载计算分为5 级逐步加载,第1级为基础地应力荷载计算,第2~5 级为坝体在施工填筑过程中荷载加载计算。

坝体蓄水期间荷载计算为第6 级荷载,共分为三小级来加载。第一级水位在26.0 m 时;第二级水位在37.80 m 时;第三级为设计蓄水位72.0 m 时。

当达到设计的蓄水位72.0 m 时,同时也是稳定渗流期荷载的计算过程。

第7 级荷载是当水位达到72.8 m 时的设计洪水位荷载计算过程。

3.4 计算参数

土体容重γ 为22.5 kN/m3,浸水后为23.5 kN/m3;摩擦角φ 为40°,浸水后为38°;破坏比为0.68,浸水后为0.62;弹性模量系数k 为720,浸水后是640;弹性模量指数n 为0.3,浸水后仍为0.3;体积模量系数kb为288,浸水后为200;体积模量指数m 进水前后均为0.08;卸荷切线模量系数kur为1 440,浸水后为1 280。

4 计算结果

以下成果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正,位移单位均为cm,水平位移图数字为正即表示土体向下游方向移动,垂直位移图数字为负即表示土体垂直向下沉陷。

4.1 施工期

施工期坝体材料的自重为主要荷载。在施工过程中水平位移主要变化为上下游横向独立扩展,即上游和下游各自沿着上下游方向横向变化,当施工完成后达到了水平方向位移的最大值(上游负向位移13.0 cm,下游正向位移10.6 cm),见图1。

在填筑过程中垂直位移的变化趋势为:垂直位移沉降量随着填筑坝体的不断增高逐渐增大,当施工完成后达到最大即35.3 cm,发生沉降的部分主要在坝体中部,见图2。

4.2 蓄水期

经计算分析后,蓄水期产生位移主要原因是由坝体自身重量及水压力造成,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详细情况如下:

水平位移:当蓄水位达到26.0 m 时见图3,上游的水平负向位移逐渐增大,下游的水平位移逐渐减小,由此可知浸水后的变形与基础上的水荷载作用较大。当蓄水位达到37.8 m 时见图4,上游的水平负向位移达到最大值20.9 cm,下游的水平位移开始逐渐增大,由此可知影响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为水压力和浮托力。随着水位持续升高,下游的水平位移持续增大,水压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垂直位移:当蓄水位达到26.00 m 时见图5,垂直位移急剧增大,沉降最大区域集中在上游。当蓄水位达到37.8 m 时见图6,垂直位移沉降达到48.9 cm。随着水位持续升高,垂直位移沉降持续增大。

图1 竣工期的水平位移

图2 竣工期的垂直位移

图3 蓄水位达到26.0 m 时水平位移

图4 蓄水位达到37.8 m 时水平位移

图5 蓄水位达到26.0 m 时垂直位移

图6 蓄水位达到37.8 m 时垂直位移

4.3 稳定渗流期

当蓄水完成后,开始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此阶段即为稳定渗流期。经计算分析可知此时产生水平、垂直位移主要作用的荷载来自于坝体自重和正常蓄水压力。

水平位移:水平位移趋势为,上游区间向上游区间水平位移,下游区间向下游水平位移,最大位移量为22.0 cm,见图7。

垂直方向见图8,垂直位移沉降为52.2 cm,主要发生在坝体中部。

4.4 洪水期

洪水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计算分析主要从设计洪水位进行,通过分析造成坝体位移的原因、变化特点来判定使坝体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及状态。

当水位到达设计洪水位时,水平位移幅度大于正常蓄水位时最大数值,下游区间的水平位移可达23.0 cm(见图9),垂直位移沉降52.2 cm(见图10),垂直位移沉降几乎没有变化。

图7 稳定渗流期水平位移

图8 稳定渗流期垂直位移

图9 设计洪水位时水平位移

图10 设计洪水位时垂直位移

5 结论

5.1 坝体水平位移

通过计算分析后可知坝体水平位移在蓄水过程中变化范围较明显,位移范围为9.25~22.0 cm。随着蓄水位的不断提升,位移呈现出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的现象,当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线72.0 m 时,位移达到最大值且出现在顺水流方向的下游区间,峰值为22.0 cm。

5.2 坝体垂直位移

通过计算分析后可知坝体垂直位移沉陷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线72.0 m 时,坝体垂直位移沉降为52.2 cm,当水位到达设计洪水位时,垂直位移沉降变化不大。

6 建议

基于以上的计算结果及成果分析,浸水导致的变形往往会使坝顶形成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引起横向伸长变形甚至裂缝,因此浸水变形是导致坝体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对大坝的蓄水期及运行期强化观测监控,以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稳定渗流蓄水位洪水位
基于影响水库正常蓄水位选择因素的分析
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抗旱减灾的影响研究
赤金峡水库土石坝稳定-非稳定渗流分析与评价
陕西水利(2019年10期)2019-11-22 08:48:36
河道洪水期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湖南陵水某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水库工程正常蓄水位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沙雅河护岸工程防洪堤设计洪水位的确定
基于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元的病险大坝渗流分析
地基土有效应力原理浅析
水库相关水位、库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