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强监管 求突破扎实推进河北水资源管理工作

2019-09-23 11:55:44崔志清
中国水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用水河北省全省

崔志清

(河北省水利厅,050011,石家庄)

近年,河北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积极开展水生态治理修复,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水资源管理进入新阶段。

一、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水资源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水利部总体部署,河北省水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依法治水抓盲点、改革创新抓试点、基础工作抓重点,有序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1.水资源规划体系日臻完善

抓项目打基础,编规划谋长远。省人大修订 《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省委、省政府两办先后印发《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五年实施计划 (2018—2022年)》《河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河北省水资源统筹利用保护规划》《河北省统筹利用保护水资源实施方案》等,构建起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优化配置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

2.地下水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组织对全省102万眼机井进行梳理和统计,全面摸清全省机井底数,研发 “河北省机井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精准化、动态化实时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审批,实行最严格的地下水取水审批制度,核减地下水取水量约4亿m3;强力推进自备井关停,符合条件的自备井全部关停,查处违法违规机井1万眼,逐步实现从源头切断取用地下水渠道。

3.水资源监控能力全面提升

大力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监控基础数据质量、数据传输质量和业务系统质量大幅度提升。完成全省地下水水位监测系统建设,实现水位变化实时传输和处理。强力实施在线计量监控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元氏、围场县典型做法,推进“三方协议”签订,实现了在线监控数据 “跑起来”“用起来”。实施非农在线计量监控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地下水在线监控比例。

4.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开展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置换受水区城区地下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约12亿m3,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2018年累计补水8.79亿m3,形成补水水面约46 km2,沿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5.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落实

连续6年组织开展省对市、市对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考核结果以政府名义进行通报,存在问题以 “一市一单”的形式印发。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组织开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导则省内培训班,提高审批人员管理能力。开展河北省拒马河、沙河、蓟运河水量分配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全省重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积累了经验。

6.水资源税改革持续深化

全面完成2017年度超限额农业水资源税纳税人认定和取用水量核定工作,确定了全省农业用水限额,率先实现了利用“以电折水”方式解决农业用水计量问题。升级“河北省水资源税取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全省1.7万户非农、58万户农业水资源税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部纳入,水资源动态化管理初步实现,2018年征收税款20.8亿元,经济杠杆在减少开采地下水、促进用水方式转变、规范取用水行为等方面的调节作用逐步显现。

二、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河北省全力攻坚克难,水资源管理成绩斐然,但也清醒地看到,受自然禀赋不足、开发利用过度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一方面河北省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二是外调水利用不充分与地下水严重超采并存。限于配套工程尚未全部完善及用水成本等原因,引江、引黄等外调水还不能全部消纳,同时超采地下水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水生态脆弱与水污染严重并存。全省湿地大幅度减少,水生态平衡损害严重,同时废污水排放处理水平低,河道水质堪忧。四是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完善与水治理体系落后并存。供水网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调度体制亟待建立。河北省必须深刻认识新老水问题复杂交织的水安全形势和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按照新要求,开创新思路。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进水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作为水利强监管的重要领域,水资源的管理应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持续创新、谋求突破。

1.抓好水资源工作顶层设计

尊重水的自然规律,从降雨、径流、蒸发以及下垫面变化各循环过程,以及供、用、耗、排各取用水环节全过程统筹考虑,综合施策。按照符合中央最新精神和法律法规、贴近地方和基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科学制定水资源工作各项政策,根据流域特点、水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定位、产业结构,准确划定地区水资源开发红线,确定总量控制目标。细化优化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编制用水总量削减方案,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非常规水的配置和调度,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优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生活用水安全,促进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河北省取用水在线计量监控精准化建设现场会代表在围场县参观学习

2.持续强化基础性工作

把法律法规明确的水资源方面的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筑牢水资源管理基础。做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的收尾工作,进一步强化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取用水计量监控、取水许可、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公报编制等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重点取用水户、水源地等实时监测信息实时上传率、准确率,全面夯实水资源工作基础,提升管理能力。坚持依法行政,既规范全社会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又明确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按照权力清单依法履职。要继续落实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有针对性地出台取水许可验收和延续政策,严格执行水资源用途管制。建立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传导压力,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敢于较真碰硬,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逐级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考核,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让基层同志深入了解国家水资源方面大政方针、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技术最新动态。

3.积极推进创新性工作

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理念、方式、手段,在推行水资源税改革、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权交易和水流产权确权、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创新性工作上,力争再有新突破,逐步提升水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取水许可审批一网通办,让申请数据多跑路,让服务对象不出户,力争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尽快落地实施。充分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手段,推进“互联网+水资源管理”,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实施全省地下水取水井电子标识工程,建立机井全维度信息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取水井登记、建档、认证和监督管理制度,力争实现取水审批、地下水开采计量、水位监测、压采效果评估等一体化管理,为全省地下水智慧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打好地下水生态修复攻坚战

全面落实“节、引、调、补、蓄、管”六大行动,2019年全省新增压减地下水超采量6.88亿m3。加大自备井关停力度,严格落实河北省城镇自备井关停工作方案,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快水源切换,实现城镇自备井应关尽关。加强监控设施运行维护,尽快完善取用水户、监测站点基础数据,保证全省的监控站点正常运行率达到97%以上;实时收集、动态分析河湖生态补水和地下水监测数据,确保超采治理目标可监控、易考核。研究制定以地下水水位变幅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方案,定期通报地下水水位监测情况,试行地下水水位考核。建设河北省地下水水文地质三维可视化模型;深入研究全省地表水、深层承压水、浅层地下水补给关系,探索利用遥感、航测技术监测评估地下水回补和超采综合治理成效。

猜你喜欢
用水河北省全省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4:50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节约洗碗用水
河北省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山西财税(2019年1期)2019-03-01 05:31:04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