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鸡卵的秘密”一节的项目式学习

2019-09-23 03:56:20
生物学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卵壳生物学发育

许 明

(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 丹阳 212300)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真实的项目为任务,促进学生通过学习,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1]。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能使用评价量规指导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该种学习方式大多使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以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鸡卵秘密”一节的项目式学习为例,进行了阐述。

1 项目式学习的步骤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项目式学习的主题确定;②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规划;③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施。

1.1 项目式学习主题的确定 开展项目式学习首先要确定研究的主题。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组织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要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和可操作的内容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可聚焦一些社会性议题、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或身边要解决的问题等。这些内容要承载着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生物学学科关键能力。

在教学中确定项目主题时,常常会遇到所选项目与教材编排不匹配。这时,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重组成模块。表1为笔者梳理出的初中生物学中可适合用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表1 初中生物学可适合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1.2 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规划 确定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后,需对项目式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实践中可以从项目式主题的分解、项目式学习的规划与安排和过程性评价量表的制定这三方面进行规划。

1.2.1 项目式学习主题的分解 将项目拆解成几个核心问题,通过系列核心问题的解决完成项目的整体研究。核心问题设计要符合项目的框架,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探究性,需高层次的思维。

1.2.2 项目式学习的规划与安排 将项目学习应用到课堂中,需要针对项目的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包括课时的调整、课上课下任务的统筹和活动规划等。项目式学习往往在一节课内无法完成,要根据项目任务进行合理调整;有些生物学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观察,这些内容的探究可能要利用到课外的时间。因此,可采用“两分两探”模式组织学生活动,即2次分组,2次探究模式。

1.2.3 过程性评价量表的制定 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的重点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作品和过程,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检测和评估[2]。教师要根据项目任务制定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包括对探究活动过程、阶段性成果、成果汇报交流和项目成果展示等的评价。要根据过程与成果特点确定评价方式,制定评价量表。

2 以“探究鸡卵的秘密”一节实施项目式学习

2.1 项目式学习主题的确定 “探究鸡卵的秘密”一节内容分散于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第20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各小节中。教材中的编排为: ①观察动物的繁殖行为;②观察鸡卵的结构;③动物的克隆;④观察鸡的发育过程;⑤观察两栖动物与昆虫的发育过程。初看这些内容无法组织起项目式学习。可将其重新调整为: ①观察鸡卵的结构;②观察鸡的发育过程;③观察动物的繁殖行为;④动物的克隆;⑤观察两栖动物与昆虫的发育过程。将观察鸡卵的结构与观察鸡的发育过程组合成一个模块,通过对这个模块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体验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再通过与鸟类生殖与发育比较感悟其他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

2.2 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规划 “探究鸡卵的秘密”项目任务较多,可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连续2课时完成。其中“观察鸡卵的发育”需21天,可课下完成,其他内容课上完成。设计评价量表,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3 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施 实施流程可采用铺垫→探究→交流→解释→精致→评价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3.1 铺垫 将全班学生6位一组,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位学生编上号。用鸡卵发育21天视频导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将项目拆分成6大核心问题。

2.3.2 探究 各合作小组的同号学生重组成6大“探究小组”,领取核心问题、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第1小组探究主题: 鸡卵的外形怎样?有什么意义?设计活动1: 观察鸡卵与乒乓球外形,比较其中不同,转动生鸡卵与乒乓球,比较哪个更易偏离;活动2: 分析鸡卵这种外形的生物学意义。

第2小组探究主题: 鸡卵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设计活动步骤1: 用自己的方式解剖观察鸡卵,比较各位小组成员的解剖方式,发现系统观察法重要性;步骤2: 用系统观察法进行科学观察,为各个结构贴上标签;步骤3: 画出鸡卵结构图。

第3小组探究主题: 鸡卵哪部分发育成雏鸡?设计活动1: 课前用孵化箱孵化鸡卵,每隔一天打开一枚鸡卵观察其结构,用照相机拍下结构,比较每阶段鸡卵的变化;活动2: 观察受精与未受精的鸡卵胚盘的不同。

第4小组探究主题: 鸡卵的卵壳、卵壳膜、卵黄膜有什么作用?设计实验1: 体验卵壳的作用: 单手均匀握鸡卵,感受卵壳的承受能力;提供探究实验材料: 生鸡卵、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沙子,60℃温水。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组证明卵壳上有气孔;查找资料,发现卵壳中气孔数与集中部位,认识气室。实验2: 将生鸡卵溶解在白醋中48 min,观察去壳的鸡卵,捏一捏体验卵壳膜的保护作用。实验3: 用解剖针挑破卵黄膜,体验其作用。

第5小组探究主题: 系带有什么作用?设计实验: 解剖一枚完好的鸡卵和摇晃后有声音的鸡卵,比较其不同,发现系带的作用——固定卵黄。

第6小组探究主题: 卵白、卵黄有什么作用?设计方案查找卵白、卵黄的营养成分表,分析归纳其作用。

2.3.3 交流 各探究小组组内交流探究结果,准备汇报交流。

2.3.4 解释 学生回归原“合作小组”内,向组内其他成员解释自己的研究项目,直至6大问题全部完成。教师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各合作小组完成一份完整的项目报告。

2.3.5 精致 引导学生比较蛙卵与鸡卵发育环境的不同,去寻找它有哪些结构与陆生环境相适应。通过迁移与应用,学生对所学项目进行深入思考,这是一个概念不断精致化的过程。

2.3.6 评价 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具体如表2:

表2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表

通过实践发现: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平时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研究的主题更明确、探究活动更深入,且教学重难点能轻松地突破。更重要的是,每位学生的想法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成功体验,是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卵壳生物学发育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观察鸟卵结构的拓展实验
生物学教学(2018年5期)2018-11-29 21:33:14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中华家教(2018年7期)2018-08-01 06:32:38
探究鸟卵外部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进化中的地位
中学生物学(2018年5期)2018-01-18 05:53:50
敲生鸡蛋前有必要先清洗吗?
东方企业家(2017年2期)2017-03-01 16:33:41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