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李萍,吴志强,杨显祥,印笋,王如鹓,陈正兴
(1.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扬州 225001;2.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高邮 225600)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的大型淡水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营养丰富等优点[1]。我国自1976年成功引入罗氏沼虾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集中在所辖的高邮市和江都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养殖面积约占全国的1/4,已成为全市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本文对1992—2018年27年间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系统深入分析了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潜力与挑战,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图1)。1992—1998年为引进推广期。1992年,扬州市从浙江湖州引进罗氏沼虾虾苗20万尾,分发到各县(市、区)试养,大部分试养点试养成功。在之后的几年,扬州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高邮、江都两地组织了罗氏沼虾大面积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一阶段全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保持逐年小幅度增加态势,1998年养殖面积达0.14万hm2。1999—2009年为快速增长期。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规模从1999年的0.15万hm2增加到2009年的1.24万hm2,这一阶段扬州市优化调整水产产业结构,全市形成以高邮龙虬、司徒、马棚、三垛和江都小纪、武坚等为带头乡镇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2010—2018年为波动调整阶段,期间罗氏沼虾平均养殖面积为1.11万hm2。这一阶段全市重点推广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养虾技术较为成熟,效益稳定在45 000元·hm-2左右,但由于苗种供应相对紧张,价格偏高,多数养殖户不敢盲目增加养殖规模。
图1 1992—2018年扬州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
从扬州市罗氏沼虾单产、总产来看(图2),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1992—2009年全市罗氏沼虾养殖单产、总产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2002年全市罗氏沼虾平均单产首次突破3 000 kg·hm-2,达3 569 kg·hm-2,高邮市有2个塘口单产突破7 500 kg·hm-2。2005年全市罗氏沼虾平均单产首次突破4 500 kg·hm-2,达4 511 kg·hm-2,江都区小纪镇养殖户颜秀春的0.8 hm2罗氏沼虾平均单产达9 450 kg·hm-2,创历史纪录。2009年全市罗氏沼虾单产、总产达历史最高,分别为5 525 kg·hm-2、6.8万t。2010—2018年全市罗氏沼虾单产在4 502~5 159 kg·hm-2,总产在4.87~5.7万t小幅波动。
图2 1992—2018年扬州市罗氏沼虾单产、总产变化情况
科技兴渔,良种先行。1992年扬州市引进试养罗氏沼虾以来,不断探索本地人工繁殖苗种技术,1993年实现了罗氏沼虾人工繁殖苗种零的突破。1994年,江都区吴堡镇特种水产公司在塑料大棚温室内通过人工海水生产出大规格罗氏沼虾虾苗1 300万尾,初步实现批量生产。之后,全市加大罗氏沼虾育苗技术攻关和投入力度,1998年罗氏沼虾繁苗摆脱了产量低而不稳的局面,年繁苗量首次超亿尾,实现了大批量生产。2003年,全市大力推广罗氏沼虾早苗大棚培育技术,实施苗种扩繁与产业化开发,本地年繁殖虾苗4亿尾,占当年放养虾苗的13.3%。2008年,全市放养罗氏沼虾虾苗156亿尾,比上年增加18亿尾,放养虾苗数量的增加催生了本地虾苗企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罗氏沼虾虾苗企业发展到20家。2018年,全市重点推广的“南太湖2号”新品种本地繁苗量达78亿尾,占放养虾苗的72.8%,本地繁苗量创历史新高。
1992年,扬州市试养罗氏沼虾之初,以混养为主。1995—2001年,在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着力推广应用了早苗温棚培育、适度加大放养密度、科学搭配肥水鱼、推广配合饲料、科学调节虾池水质等罗氏沼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成虾规格明显增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1997年,为解决虾池半年闲置的问题,水产科技人员大胆突破虾蟹不能混养的理论框架,采用虾蟹混养并取得成功,试验池增效30 000元·hm-2。2002年以来,全市提出大力发展高效设施渔业的发展方针,罗氏沼虾养殖上推广应用了排灌、增氧等新型养殖设备,配套了保温、增温和控温设备,提高了养虾技术集成水平,有力促进了产量、效益水平的提升。2005年,全市6 000多户罗氏沼虾养殖户平均盈利5.2万元,盈利面积达98%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养殖户达550户。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加之可观的比较效益,促进了全市罗氏沼虾产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扬州市27年间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大面积生产上仍有可挖掘的潜力。一是良种选育技术有了突破。前几年罗氏沼虾受制于“铁壳虾”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随着“南太湖2号”良种的推广应用,已较大程度上摆脱了“铁壳虾”的影响。目前,扬州市拥有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扬州市永业罗氏沼虾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等一批罗氏沼虾良种场,为罗氏沼虾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种源保障。二是比较效益优势仍然较大。据统计,2018年全市1.01万hm2罗氏沼虾平均效益达44 244元·hm-2,效益比较稳定,消费增长的潜力仍然巨大。
总体上,全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生态意识比较薄弱。由于虾农片面追求罗氏沼虾养殖的高产高效,虾苗放养密度高,饲料蛋白含量偏高,短时间内饲料投入过多,多年同一池塘、同一水域养殖,导致养殖尾水中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虾塘出现蓝藻大规模暴发现象。部分虾农将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到外河,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二是养殖风险日益加重。随着罗氏沼虾产业不断发展,虾病问题也逐渐显现,给生产上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加重态势,病害由最初引进时的黑鳃病、黑壳病等少数容易治疗的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发展到白体病、滴心病、白斑病等难以治疗的病毒性病害,给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2]。此外,“铁壳虾”现象仍有发生,成为困扰罗氏沼虾养殖户的一大心病[3]。三是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水平有待提升。随着罗氏沼虾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一支专门服务于罗氏沼虾产业苗种购销、饲料供应、商品虾运销的经纪人队伍应运而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配套服务。但近年来,经纪人队伍中鱼龙混杂,少数经纪人打着专业合作组织的旗号,从自身利益出发,恶意定价,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虾农利益和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一是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应切实示范推广2018年扬州市水产站编印的《扬州市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图》,按照模式图技术流程,宣传引导养殖户主动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罗氏沼虾养殖规格和品质。应进一步总结借鉴高邮市“两降一禁”罗氏沼虾生态养殖试验经验,切实降低虾苗放养密度,降低饲料蛋白含量,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科学治理养殖尾水污染,实现产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的同步可持续发展。二是发展智能水产养殖。智能水产养殖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有关装备相互集成,实现“控温、控水、控饵”的现代渔业养殖技术[4]。当前,全市罗氏沼虾产业正面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压力加大的挑战,应根据人民对高品质水产品的新需求,积极发挥渔业园区的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智能养殖示范基地,引导产业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智能养殖模式转变。三是扩大政策性保险。据统计,2018年全市罗氏沼虾参加政策性保险养殖面积为0.25万hm2,参保率仅为25.1%。应鼓励养殖户参保积极性,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要保持产业持续增产增效,科技研发上还要再发力。一是健全良种选育体系。应提高罗氏沼虾苗种质量,积极引进原种,繁育良种,培育优质繁育亲本,开展种质提纯复壮,从源头上化解种质退化难题。应加大罗氏沼虾良种繁育场建设力度和管理水平,提升苗种生产能力,严管生产操作规范,扩大苗种检疫范围,严防问题虾苗入市流通,满足本地养殖户对优质良种的需求。二是加强疫病研究。应充分发挥省内水产高等院所集中的优势,协作攻关白体病、滴心病、白斑病、“铁壳虾”等罗氏沼虾疑难疫病,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罗氏沼虾疫病诊疗水平。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罗氏沼虾作为扬州市达到10亿元产值以上的主导产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在实现养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养殖经营模式也要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方向同步发展。一是提高组织化水平。应严格遵守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原则,加强虾业专业合作组织监管,严厉打击不法经纪人,规范管理罗氏沼虾产业,切实维护虾农利益。二是创响虾业品牌。应不断壮大“龙虬庄”“仙宝”“戚伍”等虾产品品牌,充分发挥罗氏沼虾专业协会的作用,引导罗氏沼虾养殖企业和行业协会整合虾业品牌,倡导共用一个商标、同创一个品牌,提升罗氏沼虾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应发挥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全市罗氏沼虾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推进罗氏沼虾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罗氏沼虾加工、流通企业,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罗氏沼虾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