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窑,即通过开掘地下通道将相邻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地坑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小的地坑窑群。
地坑窑群的天井顶部铺设着玻璃罩,框架侧面安装了百叶通风口。
2013年,柏社村的“地坑窑改造行动”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正式开展。我们首先决定将位于习仲勋所居住过的窑洞旁边的两座地坑窑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项目。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这两座地坑窑由于长期闲置,又遭受雨水侵蚀,已出现部分坍塌。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已破败的窑洞进行修缮。
地坑窑建筑的耐久性与崖面的好坏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对崖面实施土砖贴面修缮。经过修缮的崖面既增强了抗风雨的能力,也变得更加美观。另外,针对洞壁裂缝和洞顶掉块等问题,我们充分尊重传统工艺,采用原生态夯实土坯和加筋土进行修复,实现与原洞壁更好地黏合,进一步增强洞壁的稳定性。针对局部破损并不严重的地方,我们则用草泥进行了修复。
当然,夯土墙因自身结构原因也存在采光受限、通风不畅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在修筑储物间、卫生间的时候,特别创新工法,在夯土墙模板内预埋了三种直径不同的采光通风铁管,最终夯筑出了具有采光和通风性能的新型夯土墙体。这种新型墙体在大大增强采光、通风效果的同时,还增强了墙体的抗剪性,可谓“一举两全”。另外,颇值一提的是,我们在夯土卫生间的营造上,尝融入现代生态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加强了雨水的有效利用,既实用,又环保。
经过修缮的崖面既增强了抗风雨的能力,也明显变得更加美观。
整体来讲,经过一番改造,这两座旧地坑窑的居住环境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随后,这两座地坑窑便作为“农家乐+民宿”项目开始投入运营。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地坑窑形式的“农家乐+民宿”很受欢迎,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客们在这里吃喝、游玩、住宿,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的销售,带来了经济效益。这一转变也让村民们为之惊讶——从来都不被重视的“破窑洞”,居然还大有用处!于是,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破窑洞”的价值。他们开始转变观念,参与到这场“地坑窑改造运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