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慧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分类及我们的生活与农业的联系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3.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二、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2.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學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读图法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农业与我们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大家吃得东西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1、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分类?
利用培育植物、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农业。
2、农业的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3.农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有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和农业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①在四个农业生产部门中,你认为哪一部门最重要?
②为什么种植业最重要?
③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需要养活13.4亿人口,能否在全国各地都发展种植业来满足粮食需求?
种植业最重要;
因为我们要吃饭,民以食为天,种植业为我们生产粮食;
不能全部发展种植业,因为一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二、农业的分布
读P76图4-1-1“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和P77图4-1-2“中国畜牧业的分布图”,及其他相关的地图,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课堂探究: 在读P76图4-1-1“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找到以下问题: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 2)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东部地区,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南北方有哪些农作物?
(4)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
(5)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的淡水鱼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
(6)读 P77图4-1-2“中国畜牧业的分布图”.回答: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牲畜品种?
(7) 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
总结上述答案: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 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