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端 周爱平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1)
磁场对铝电解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电解质和铝液流动(流场)的影响,对两者界面的形变和波动而起作用的[1-2],具体体现是影响到极距(槽电压)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铝电解槽运行的稳定性和电流效率[3]。铝电解槽良好的磁场分布能在实际生产中获得良好的磁流体稳定性,对提高电流效率和延长槽寿命非常有益。
某铝业公司正在运行的350 kA电解系列电解槽槽电压波动较大(尤其是端头第1台电解槽),管理难度很大,难以维持正常稳定生产,并最终被迫停槽。因此,本文对该电解系列端头电解槽磁场分布进行模拟复核,并采用外母线绕行补偿的方式来优化端头电解槽的磁场分布,最终达到可以保证端头电解槽正产稳定生产的需求。
某铝业公司350 kA电解系列母线系统采用大面六点均匀进电方式,系列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电解槽的烟道端和出铝端分别有一条外补偿母线。优化前的电解系列端头母线、外母线配置如图1所示。根据现场生产反馈情况,以及母线设计经验,350 kA电解系列端头电解槽一般仅靠近端头母线3台电解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在电解系列两栋厂房各选区3台电解槽进行优化前后的磁场对比:在AB跨厂房中,从靠近端头母线起的电解槽依次编号为出电槽1(C1)、出电槽2(C2)、出电槽3(C3);在CD跨厂房中,从靠近端头母线起的电解槽依次编号为进电槽1(J1)、进电槽2(J2)、进电槽3(J3)。通过分析端头电解槽的母线配置可知:
1)端头电解槽由于无上下游电解槽或者上下游电解槽槽数量较少(这种情况是电解系列无法改变的),导致其磁场与普通槽相比更差。
2)端头电解槽受到端头母线以及端头外母线磁场的影响,通过这些母线的电流强度为系列电流+外母线电流之和,远超过系列电流强度,并且对端头电解槽的磁场产生的作用单一。
3)端头电解槽磁场分布会导致电解槽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明显,电解槽极距难以保持,槽电压波动较大,无法维持电解槽的正常生产。
图1 优化前350 kA电解系列端头母线配置图
图2 优化后350 kA电解系列端头母线配置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端头电解槽磁场分布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端头母线及端头外母线。优化后的电解系列端头母线、外母线配置图如图2所示,具体的优化方案为:
1)改变烟道端外母线走向,使烟道端外母线绕行贴近端头电解槽,这样可以对端头槽磁场进行补偿,并可以适当地抵消端头母线及端头外母线磁场的影响。
2)将沿AD轴线的烟道端外母线推到远离端头电解槽的位置,使其对端头电解槽的磁场作用尽量小。
3)出铝端外母线走向不变,将沿AD轴线的出铝端外母线同样推到远离端头电解槽的位置,使其对端头电解槽的磁场作用尽量小。
根据上述制定的母线优化方案,建立电解槽磁场计算模型,计算优化前后电解槽的磁场分布情况。
计算电解车间内电、磁场分布时,首先要建立磁场模型。建立模型前,需要定义出X、Y、Z坐标轴及其方向。一般情况下,X轴方向是指由电解槽烟道端(DE)指向出铝端(TE)(指向电解车间大面),Y轴方向是系列电流流通方向,由电解槽A侧(立柱侧)指向B侧(无立柱侧),Z轴方向是由铝液指向阳极炭块[4]。坐标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
根据某铝业公司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该350 kA电解槽磁场仿真模型,进行电解槽磁场复核及优化磁场计算,并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补充建立端头母线、系列相邻电流、槽壳、空气包模型,从而得到电解槽电磁场计算模型,如图4所示。由于电解槽母线配置及外母线配置并未有改动,所以电解槽X和Y方向磁场分布变化较小,因此本文重点关注优化前后Z方向磁场,即垂直磁场的变化[5-7]。
图3 电解槽坐标系示意图
按系列电流350 kA、外母线电流95 kA(烟道端69 kA+出铝端26 kA)计算普通槽磁场、优化前后的端头电解槽磁场。
图4 电解槽母线电磁场仿真计算模型
普通槽Z方向4个象限的磁场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普通槽磁场的计算结果 单位:Gs
注:本文中列表显示的磁场计算结果都表示象限绝对值平均值。
在CD跨厂房中,对应图1和图2的进电槽1(J1)、进电槽2(J2)、进电槽3(J3)优化前后的Z方向磁场模拟计算结果见表2;在AB跨厂房中,对应图1和图2的出电槽1(C1)、出电槽2(C2)、出电槽3(C3)优化前后的磁场模拟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
1)进电槽1(J1)和出电槽1(C1)优化后,垂直方向的磁场分布得到明显的改善,4个象限的垂直磁场绝对值平均值显著降低,特别是第2、3象限,效果非常明显;对比表1可以看出优化后电解槽的磁场均值分布几乎与电解系列普通槽相当。磁场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将原有烟道端外母线在J1/ C1处绕行,其次是将出铝端外母线远离J1/ C1,双重优化大大减弱了端头外母线对J1/ C1磁场分布的影响。优化后的J1和C1磁场分布完全可以满足电解槽稳定生产的需求。
表2 进电槽J1、J2、J3优化前后的磁场计算结果 单位:Gs
表3 出电槽C1、C2、C3优化前后的磁场计算结果 单位:Gs
2)进电槽2(J2)和出电槽2(C2)优化后,垂直方向的磁场分布有一定的改善,2、3象限的垂直磁场均值较改造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在生产过程中,J2/ C2的槽电压的波动情况要比J1/ C1更小,因为J2/ C2槽电压的波动除了原有磁场分布不好的原因,还有部分是由于J1/ C1的电解槽波动对其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端头外母线进行优化设计后,J2/ C2的磁场得到改善,并且J1/ C1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用减弱,所以优化后的J2/ C2磁场可以满足电解槽稳定生产的需求。
3)进电槽3(J3)/出电槽3(C3)的原始磁场分布较J2、J1和C2、C1略好,通过端头外母线优化后,垂直磁场的均值分布与J2/ C2相当。所以优化后的J3和 C3磁场可以满足电解槽稳定生产的需求。
对某铝业公司350 kA电解系列端头外母线进行优化设计后,端头电解槽磁场分布明显好于优化前,尤其是靠近端头母线及端头外母线的第1台电解槽,改善效果显著,几乎达到普通槽的磁场分布水平;端头第2、3台电解槽的磁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优化后,可以提高电整个电解系列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企业增产提效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本次实践也为今后电解系列母线设计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关注普通槽磁场以外,也要兼顾考虑端头电解槽和通廊处电解槽的磁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