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学习平台支持下的区域教育变革研究*

2019-09-21 03:00孙朝仁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变革学科资源

嵇 瑾,孙朝仁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4)

近年来,苏州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多元化水平持续提升,但在教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区域内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迫切需求与苏州市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和供给不充足之间的矛盾问题;②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过程两个维度上,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一定差距的问题。

自2017 年起,苏州市教育局“从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度,着手建设“苏州线上教育中心”,旨在打造信息化时代的新型教育平台,建构新型教育变革范式,让全市中小学生平等、便捷地享受更优质的公益在线教育资源,构建教育公平和教育保障的资源保障基础。

一、在线教育开展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1.教育公平与教育保障的时代特征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有助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表现为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学习机会。其次,有助于解决均衡发展问题,表现为开放教育资源,实现资源跨域配送。此外,有助于解决个性问题,教育公平意味着适合个性差异的教学,信息技术能在差异化教学、定制化服务、自主学习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

苏州市线上教育中心以“苏州市名师全过程全免费”为核心理念,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减轻广大家庭给孩子请家教带来的经济负担,在目前互联网教师资格认证和质量认证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由优秀教师执教能有效克服在线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给在线教育的开展给予充分保障。我们认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不断拓展教育公平“广度”的基础上,深化教育公平的“深度”,实现从基本教育公平的全覆盖到更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广覆盖[1]。

2.教育变革内涵的时代解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教育改革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变革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我们期待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1)实现学校形态变革,从“单一固化”走向“教育重组”。目前,现实的教育体系还处在流水线时代,学生在集中的地点接受统一模式、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像是在流水线上锻造的一个产品。通过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与网络协同,实现跨班级、跨学校甚至跨区域的协同,实现优质资源的全覆盖。

(2)实现课堂结构变革,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封闭系统走向“教师、学生、资源、网络”开放系统。目前课堂结构基本上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组成的封闭结构,强调知识的传授过程,课堂基本由教师控制,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概念,为学生提供无限可能的互动空间,打造便于探索、研讨与分享的一个个“小课堂”。

(3)实现学习过程变革,从“统一性”走向“选择性”“差异化”。我们将通过线上教育中心的运行,让学生有自我学习规划、学习媒体、学习方式、质疑答疑、特长发展、学习时间、评价反馈的选择等等,改变传统的“一门学科跟随一个教师学习”的基本模式,使得“一门学科跟随多个教师学习”成为可能。

二、在线教育的时代使命与改革动向

1.重构课程资源体系的架构方式

如果把课程资源比作超市的话,那么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可以称为“云超市”,其特征表现为不仅具有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媒体表达形式,还能帮助学习者自主选择资源内容,并根据学习者的喜好提供资源呈现方式,以及评价学习者利用资源学习的效果等,这就意味着学习者能与课程资源进行互动。此外,课程资源具有智能化特点,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可以提供进阶式的学习方式。

纵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不同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积累了海量的资源,但是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资源并不多,当然每一阶段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家苦苦寻觅的是如何让资源更好地为育人服务,而并非只为追求一时的热闹而建设。当今我们进入教育的新时代,更看重人的发展需求。什么样的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就需要我们主动进行课程资源的供给侧改革,重构课程资源体系的架构方式[2],从“教-学-评-测”一体化的角度去配置课程资源,从“市-区-校”三级布署课程资源,避免建设的重复或缺失。

2.提倡“线下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各具优势,彼此不能相互替代。虽然线下的常规课堂教学,近年来也一直在倡导教学设计(如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但是实际上受到教学时间、班级容量、教师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足够的关怀,因此在课堂上总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学生存在。此外,在课堂上活跃的学生总是少数,他们备受教师关注,学习机会较多,而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却很少。在线教育可以有效弥补这种缺憾,学生可以个性化地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速度、学习方式,这种选择性不仅有利于“吃不了”的学生发展,也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发挥学习潜力、培养特长爱好、塑造创新精神等。

“线下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的混合学习,能有效拓展学习的时空,满足学习向课前、课后延伸,而且学习不仅能在课堂中发生,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随时随地开始学习。通过混合学习,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精加工和深加工[3],目前我们正在利用这种学习模式打造差异化学习路径。

3.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师本位向学习本位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一直以知识为本、教师为本,教育对知识及应试的极度追求,导致学校教育的应试色彩很浓,某些学科出现类似“上课记笔记,考试默笔记”的现象。考试异化为对已有知识的再认知,但是许多重大考试的命题权并不在教师手上,所以不存在“教什么考什么”。如今,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存在,但不是让广大师生去猜题、押题,而是朝着通过考试改革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前进,因此命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考试,学生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具备对新知识的现场学习能力等。因此,课堂教学结构需要进行变革,教师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而不仅是知识。而且变革需要加入新的元素,那就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教学需求[3]。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以在线教育的方式统筹全市名优教师资源,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是解决课堂转型、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办法。

图1 直播课教学环节图解

课堂转型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更要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流程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重塑,我们的在线教育直播课遵循“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在线导学-在线课堂-在线问答-在线测评”等四个环节(见图1),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4]。并通过数据追踪进行教学诊断,科学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三、在线教育驱动下的教育变革实践研究

这种教学变革是一种“互联网+教学”的变革,不只是教学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而是基于教学的生成本质和育人目标,将互联网思维、环境和技术以及未来学校建设与教学思维、教学各要素、教学关系、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互相渗透、深度融合,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开放教学系统、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开放和谐的教学生态,实现教育公平,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依托项目实现教育变革实践研究,具体包括未来学校形态及课堂结构变革研究(本文不作具体论述)、差异化的学习路径变革研究、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变革研究、线上课程结构变革研究等。

1.差异化的学习路径变革研究

(1)分层教学差异化学习路径设计

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方式,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①借助线上平台的智能化学习诊断,准确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学生之间的差异;②建构系统、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方面入手,进行动态分组和针对性学习干预,开展在线个别辅导,形成个性化学习路径;③利用技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估,评价学生个体化学习质量,并为后续学习提供决策服务。具体从初中数学进行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学段、学科。我们以苏州市景范中学和金阊实验中学为例,两所学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设计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学习路径模型,分别如图2、图3 所示。

图2 基于线上线下相融通的初中数学差异化学习路径示意图(苏州市景范中学)

(2)“凌云计划”线上自主学习路径设计

“凌云计划”是苏州市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立足于促进高端人才的孵化成长。利用线上灵活多变、辐射广泛、智能选拔的优势,为拔尖学生打造线上自主学习路径,实现对线下竞赛辅导的有效互补。首先,在线学习拟从“兴趣入门课程(初阶)”入手,让广大中学生都成为受众对象;其次,通过“线上公开课程(中阶)”“线上答疑中心”“竞赛选拔测试”“线上集训交流”等活动,实现进阶式的深度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该课程围绕学生、学科资源、技术媒体等三大关键要素设计,使课程体系更清晰,层次感更强,选拔的受众面更广(见图4)。

2.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变革研究

面对当前适龄儿童数量结构性剧增与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在传统学校教育供给之外开辟教育公共服务互联网供给的第二渠道,将全市名师资源在网络平台进行共享,促进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在区域间均衡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基本教育服务水平的差距。

苏州线上教育中心面向全市师生及家长提供名师课程资源、名师网络答疑、名师在线直播及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等4 大类教育服务。中心采用分布式部署,通过手机、电视、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4 种端口途径提供教育服务。依托教科院强大的研究团队开展对学习资源的筛选、加工和开发,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科、学生的特点确定资源供给,进行供给侧改革(见图5)。

图5 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前后对比

3.在线课程结构变革研究

在线教育的功能应该进一步拓展,不能简化为应试教育的延伸或强化,不能被理解为用现代化的手段做最传统的事情。因此需要建构具有多重价值的课程结构,涵盖学生心智发展、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多方面,最终形成从“提分”到“育人”的教育新范式。

音体美劳等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意志品格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课程资源是在线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音乐学科为例,音乐学科在线课程设置的目标为:充分体现“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聚焦音乐学科特点,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从而形成音乐学科素养。同时,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具体课程结构框架见图6。

图6 音乐学科线上教育课程结构框架

以在线教育学习平台建设推动教育变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正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庞大的课程体系和学科间不同的特质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研究,区别对待。我们期待在线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并期待得到社会认可,找到一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变革学科资源
【学科新书导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超学科”来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