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占领,范振阳,江尧,丁旭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336)
国六排放法规增加了对颗粒物PN 的测试要求,为满足法规要求,重型柴油机一般需要配备DPF,这显著降低了尾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平,对测量仪器的分辨率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检测机构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型柴油机国六排放法规GB 17691-2018 对粒子数量排放测量设备作了相关规定,即“初级粒子数稀释装置(PND1)稀释系数能从10 倍到200 倍之间调节,次级粒子数稀释装置(PND2)的稀释系数应在10 倍到15 倍之间选择,使其下游的粒子数浓度低于粒子计数器中单个颗粒计数模块的上限,并使进入粒子计数器之前的气体温度低于35°C。”[1]因此在试验时需要根据发动机PN 的排放水平选取足够精度的测试设备和不同的稀释比(PDN1、PND2)。
由于法规定的稀释比倍数的选择比较宽泛,因此在测试过程中PND1、PND2 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由于PN 的测量结果受稀释比的影响[2-5],为保证法规认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本文对颗粒计数器稀释倍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
本文以某型国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后处理型式为SCR,具体参数见表1。为模拟国六发动机的PN 排放特性,在SCR之后加装DPF。试验采用HORIBA HD460 交流电力测功机、MEXA7200D 排气分析仪、SPCS2000 颗粒计数器和7400TCVS定容取样系统,颗粒计数器从稀释通道取样。SPCS2000 颗粒计数器的检测范围0-50000#/cm3,分辨率为0.01#/cm3。
表1 发动机基本参数
试验过程中,边界条件的设定如下表2 所示。
表2 发动机试验参数
SPCS2000 颗粒计数器的二级稀释比PND2 为固定值15,控制发动机边界条件相同,颗粒计数器的一级稀释比PND1从10、20、50、100、200 的变化,探究不同的PDN1 对PN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以修正后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3 不同稀释比下PCRF 数值
本文所用的颗粒计数器的PCRF 修正系数如上表3 所示。
将颗粒计数器的一级稀释比PND1 设置为100,去掉DPF换成等粗直管,对原排的PN 进行3 次热态WHTC 试验,测量结果如表4 所示,三次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在1%以内,因此,可以认为该机型的原排的PN 排放是稳定的。
表4 热态WHTC 循环下发动机原排中PN 排放的一致性
在SCR 后加装DPF,将颗粒计数器的一级稀释比PND1设置为10,对系统排PN 进行3 次热态WHTC 循环,测量结果如表5 所示,三次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在1%以内,因此,可以认为该机型系统排PN 数目是稳定的。
表5 热态WHTC 循环发动机系统排中PN 排放的一致性
控制发动机边界条件相同,不加装DPF,一级稀释比PND1 从10、20、50、100、200 依次变化,研究不同的PND1对原排稳态点、瞬态循环下PN 测量结果一致性的影响。
2.3.1 PDN1 对稳态点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选取1200rpm、600Nm 为研究工况点,发动机充分运转,机油温度、中冷后进气温度、发动机出水温度变化小于1℃。每个稀释比下稳定5min,测量1min,测量3 次取平均值,不同PND1 下稳态点的原排PN 测量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稳态点下不同PND1 的原排PN 测量结果
分析表6,5 种不同的PND1 下,该稳态点修正后的PN数浓度的最大偏差为6.8%,考虑到法规对粒子数量计数器(PNC)的测量精度要求,即在全流条件下工作,从 1cm-3 到单个颗粒计数模块上限的范围内,计数精度为±10%。因此可以认为PND1 对稳态点的原排PN 测量结果无明显影响。
2.3.2 PND1 对热态WHTC 循环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发动机测试边界条件相同,颗粒计数器PDN1 依次设置为10、50、100、200,进行4 次热态WHTC 试验,测试结果如表7 所示,4 次热态WHTC 的PN 循环比排放量最大偏差为3.7%。因此可以认为PND1 的变化对热态WHTC 循环原排PN 测量结果无明显影响。
表7 不同PND1 下热态WHTC 循环原排PN 的测量结果
控制发动机边界条件相同,在SCR 后加装DPF,一级稀释比PND1 从10、20、50、100、200 依次变化,研究不同的PND1 对发动机稳态点、瞬态循环下系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2.4.1 PDN1 对稳态点系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选取1200rpm、600Nm 作为研究工况点,发动机充分运转,机油温度、中冷后进气温度、发动机出水温度变化小于1℃。每个稀释比下稳定5min,测量1min,测量3 次取平均值,不同PND1 下稳态点的系统排PN 测量结果如表8、图1 所示。
表8 不同PND1 下稳态点系统排PN 的测量结果
图1 系统排稳态点PN 数浓度随PND1 变化图
结合表8 和图1 分析可知,DPF 的加装显著降低了尾气中的PN 的数量,对于同一稳态工况点,随着稀释比的增大,修正后的PN 数浓度逐渐增大;在PND1 为10、20、50 时,偏差较小,约为3.7%,偏差在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范围内;但在PND1 超过50 之后偏差显著增大,PND1 为200 时测得的修正后PN 数浓度最大,其结果是最小值的2.2 倍,测量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分析其原因,随着稀释比的增大,PN的循环平均数浓度由1.91#/cm3,降到0.21#/cm3,接近该颗粒计数器的检测下限0.01#/cm3,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加,测量结果出现严重偏差。
2.4.2 PDN1 对热态WHTC 循环系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分别设置为颗粒计数器的PDN1 为10、20、50、100、200,发动机在不同条件下进行5 次热态WHTC 循环试验,系统排PN 测量结果如表9 和图2 所示。
表9 PND1 对热态WHTC 循环原排PN 测量结果的影响
图2 系统排热态WHTC 循环下PN 随PND1 变化图
结合表9 和图2 分析可知,随着稀释比的增加,热态WHTC 循环的PN 循环比排放量逐渐增加,PND1 为10、20时测量结果偏差较小,约为1%,偏差在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范围内;但在PND1 超过20 之后测量结果著增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3 倍,测量结果发生严重偏差。虽然该样气的最低PN 浓度为0.23#/cm3,高于试验用的颗粒计数器的分辨率0.01#/cm3,但在颗粒物数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颗粒计数器采用较大的稀释比会引起测量不确定增加,导致测量结果严重失真。
本文以某重型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颗粒计数器不同一级比对颗粒数浓度测量结果一致性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
(1)对于未加装DPF 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尾气中的颗粒数浓度较高,因此颗粒计数器的稀释比对最终排放结果的一致性影响较小。
(2)对于加装DPF 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尾气中的颗粒数浓度显著降低, 当颗粒计数器的稀释比增大到颗粒数浓度接近设备检测下限时,测量结果会出现严重偏差。
因此在实际试验过程中,PND1 的选择既要满足法规低于测量上限和入口温度低于35℃的要求,也要尽量高于检测下限。此外,目前颗粒物数浓度的测量与PM、气态污染物耦合,均从CVS 通道取样,但随着法规的加严,尤其是加装DPF 后,发动机尾气中的颗粒数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提高设备的检测精度,或者探究从排气管直接取样以提高检测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