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目前,四川省体育院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体育专业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四川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四川省内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着重对当前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互联网+”背景下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有效策略,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体育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012-02
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政策与资金支持,这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研究开辟了更多新的途径[1]。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学院应牢牢把握当代社会特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有效路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升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这不仅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
(二)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现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生拥有了更多创业与就业的机会,社会与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致力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前四川省的各个体育院校有充分的意识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支持下,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也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眼界更加开阔,对就业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3]。一方面,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现个人才华,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二、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市场经济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专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四川的体育产业实现了新的崛起,传统与体育相关的企业发展较为缓慢,且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体育产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而这一切都需要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支撑。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必须具有创业主动意识与创业基本素养。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体育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满足现代体育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四川省体育院校发展的实际需求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四川省部分体育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致力于对复合型、创造型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与高等教育相一致,对体育教学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四川省体育院校各专业研究的重点[4]。体现体育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促进体育院校可持续发展。
(三)四川省体育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就业,更多地向创新、创业方面发展。据调查,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对500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52.8%的学生认为体育院校非常有必要实施创业培训,仅有12.6%的人认为体育创业教育可有可无或完全没必要(具体见下表)。从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看,体育创业门槛较低,这对四川省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专业学生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扎实的体育创业知识,并进行实践训练,具备创业的基本技能与素质。
三、四川省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四川大部分体育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部分体育院校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較低,若开设专门的体育创业课程,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课时时间,另一方面也会花费一定的成本,而成效却并不明显。这说明当前川内体育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创业的认识不足,未能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体育专业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
从目前川内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尚未形成体育创业教育具体、明确的学科体系,大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在教学中未体现创业能力培养原则,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师资队伍以及教材配置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体育院校学生创业的发展需求。
(三)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机制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为响应国家号召,体育院校开设了基本的就业指导课程,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以及校方对创业的关注,然而创业计划书大部分属于理想状态,未能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不强。部分院校虽有创业教育活动,但整体运行不够规范、严密,流于形式,不仅未能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而且降低了学生对创业的兴趣。
(四)缺乏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实践训练,只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训练习,才能够使大学生掌握创业相关知识,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很难参与到实际训练中,即使学生对创业充满了热情与信心,然而一旦着手实施,往往会不知所措,陷入困境,限制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成为制约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互联网+”背景下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院校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与院校实际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组织力量,对科研平台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互联网知识,建立集学生管理、服务以及创业教育等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学生全程参与创新项目以及毕业设计等工作的总结与分析中。校方则通过网络中心了解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教育,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具有综合素质与创业技能的优秀大学生。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不仅关系着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体育技能、体育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增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另外,体育院校要组建创业团队,定期进行创业问题交流与经验分享。学校可组织创业PPT制作大赛、创业路演比赛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思想引领,抓住体育产业对体育人才的真正需求。
(三)组织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
作为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而“互联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活动的优越性,增强创新创业活动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在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可采用互动体验交流推广模式,打造网络融媒体平台,在平台中组织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普遍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分享创业实践经验。
(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资金保障、载体保障以及制度保障三个方面。首先,资金保障。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必要的资金作为基础保障,因此,体育院校重视资金扶持力度,使各项创业教育经费能够落实到位。其次,载体保障。体育院校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将社会资源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实现与社会的有机联系,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专业创业人才的需求。再次,制度保障。当前体育院校普遍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过于形式化或与现实社会脱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因此校方要完善创业制度,为学生的创业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吕吉勇,刘宇飞,陈德明,等.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
与健康系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64-69.
[2]劉振忠,周静,李茜.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河北体育学院术科教学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12(3):100-104.
[3]顾翠凤,康建敏,王东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30):164.
[4]柳晓夫.“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