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昭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嘉峪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距今已有647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称。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1842年10月12日(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八),被遣戍伊犁的林则徐出嘉峪关,踏上西去的征途。他虽在遣戍途中,心情沉重,但依然接连写下了四首感赋之作,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天下第一雄关”的气势,也让我们对这座丝绸之路上的明星关隘无限神往。
丝路与长城的交会
嘉峪关因位于嘉峪山麓而得名。关城之南为祁连山,雪峰似玉,横亘千里;北部为马鬃山,冈峦起伏,与祁连山对峙而立,形成狭长的咽喉地带,这里正是丝路必经之处。嘉峪关就坐落在咽喉的最窄处,兩侧延伸的城墙似一把大钳,将咽喉死死扼住。因此,这里就有了“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等赞誉。
嘉峪关的设立得益于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冯胜,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定远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未曾经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后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赐死。崇祯时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1372年(明洪武五年),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远征朔漠,追击元朝残部,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冯胜一路获胜,平定河西之后,经多方勘察,决定在嘉峪山和黑山之间最狭窄之处修建土城,以防止蒙元残余势力的骚扰。嘉峪关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的顺序。1372年(明洪武五年),一座土城首先建立了起来,周围726米、高6.6米,此时有关无城;1495年(明弘治八年),嘉峪关西门关楼建立;1506年(正德元年),依据关楼样式、规格修建了光化楼和柔远楼,以及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1539年(嘉靖十八年),嘉峪关增筑城垣,加固城堡,并修筑了一道长城,南入文殊山,下至讨赖河畔,北入黑山,进入悬岩峭壁。经过几代人不断“打补丁”,嘉峪关终于形成了城外有城、关内有关、重关叠障、固若金汤的堡垒,守护了明朝边疆的安全,但也让明朝失去了对嘉峪关外千里之地的实际控制,开始闭关以图自守,大量人口内徙,形成了“明代西疆至于酒泉”的局面。
天下雄关,修筑不易,民间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的檐台上放着一块灰色青砖,人们称之为定城砖。相传建造关城时,负责的官员要求不浪费一块砖,于是请工匠精确计算过用砖的数量,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然而最终完成后却多出了一块。为避免责罚,工匠将砖置于城门檐台上,称其为定城砖,并警告该官员如果挪动则会城塌关毁,由此躲过一劫。
关门处还有击石燕鸣的传说。相传一对燕子出城觅食,归来时忽然狂风大作,雌燕先飞进了关,等雄燕要进的时候关门已闭。雄燕归家心切,结果撞墙而死,雌燕悲痛欲绝,也哀鸣至死。两燕死后精灵不灭,天气晴好之时,用石头敲击城墙,便可听到两只精灵“啾啾”的哀鸣之声。
这些充满着民间智慧的故事,听起来或许荒诞不经,但它向人们讲述着关城修建的不易,以及连飞鸟都难以逾越的坚固,同时也给这座宏伟的关城蒙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政治与经济并行
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便是西域诸国进贡中原王朝的必经之路。当嘉峪关建立起来之后,这里便再次成为西域使者朝贡的必经口岸。明代诗人戴弁曾在《闻鸡渡关》诗中描述了西域番王入关朝贡的情形:“月明虏使闻鸡渡,雪霁番王贡马来。”
朝贡讲的是政治效益,明朝政府则给它额外增加了经济的功能。1412年(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回回、鞑靼来朝贡者,所贡之外,如有良马可官市之”。这样,政治带动经济,外邦贡使们便与官方机构展开了茶马互市。不过,人民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朱棣的命令上只讲了良马,但经济的闸门一旦开启,市场的作用就开始发挥出威力。外邦的朝贡使者与私商、官商合流,通商范围越来越广,商品品种越来越多,大量的丝绸、瓷器、铁器、金银器皿、中草药、香料、宝石、美玉、琉璃、貂皮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进出嘉峪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日渐增多的贸易,也推动了嘉峪关这座边城的繁荣。这时的嘉峪关,城市功能不断丰富。除了镇守、稽查、验证、放行等传统军事功能外,还额外增加了外交和商业的功能。官办的公馆、驿站免费提供食宿,接待贡使和过往使节,体现了泱泱大国的气度;驿站空闲的房屋和私营的客舍、饭店则接待远程贸易的商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根据《明仁宗实录》的记载,西域诸地的使者和商队,“往来道路,贡无虚月”,载货的车也“多者至百余辆”,延续着汉唐以来形成的西域和中原王朝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遥想那时,穿着不同服饰的西域人及意大利、西班牙、波斯、土耳其、印度等国的使者、商人和驼队,在悠扬的驼铃声中,穿越大漠戈壁,往返于嘉峪关内外。大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们看在眼里,“远人慕化来”的诗句脱口而出;而贡使与商人们则在嘴里不停地念叨“又是一单好生意”。双方各遂所愿,让丝绸之路更加繁盛。
不过,这样的交易市场终究还是政策性的,适用于政治清明时期,而一旦中央政府的管控力度减弱,闭关自守就是最简单的法门。
清代因袭了明制,嘉峪关继续保持镇守、验证、接待等军事和政治功能。不过,随着清政府统一新疆,长城的军事防卫作用丧失了,嘉峪关也主要发挥通商贸易的内陆关卡作用。
清末,随着内政外交情况的变化,嘉峪关的作用又发生了改变。1828年(道光八年),清政府在嘉峪关外及阿克苏设立茶务稽查局,稽查官商、私商售茶价格及应纳课税等,嘉峪关成了商务税关。1881年(光绪七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嘉峪关成为陆上通商口岸。中方在这里驻有税务司,而俄国因国内原因未在这里设立领事馆。但以茶叶为主的对外贸易逐渐兴盛。
清王朝通过嘉峪关向西亚、欧洲市场输出数额巨大的茶叶,约占国外市场的1/3。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通过嘉峪关输出了价值903万两白银的茶叶和杂货,而从国外进口的货物仅值白银11.8万两,实现贸易顺差981.2萬两白银。
不过,繁荣犹如昙花,随着清廷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嘉峪关的贸易也随之凋敝,再没能出现以前的繁盛。
从关隘到集市,从朝贡到贸易,从通关口岸到内陆关卡,从商务税关到通商口岸,嘉峪关的职能不断丰富、角色不断转换。她屹立于丝路要道上,见证了国家强盛时的车水马龙,也见证了国家衰弱时的沧桑落寞。她就是一部丰富的历史。
天下第一雄关
历史的生动之处就在于细节。
嘉峪关的光华楼东侧挂着一块“天下第一雄关”的匾,作为丝路咽喉锁钥的重镇,嘉峪关当之无愧。不过如今的这块匾早已不是最初的那块,据专家考证,嘉峪关曾经至少挂过三块这样的匾。
最早的一块曾被林则徐看到。1842年10月12日(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八),林则徐西出嘉峪关时,曾在日记《荷戈纪程》中这样记录:“初八日癸丑,晴。昨夕,司关官吏来问所带仆从及车夫姓名,告以人数。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不过这块匾是谁写的,林则徐并没有提到。
第二块则是由左宗棠题写的。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到肃州时,看到嘉峪关城墙和关楼损坏严重,惨不忍睹,边墙坍塌,大车可以自由通过,于是命令部队整修城墙和关楼,每天按时开闭关门,逐步恢复了其功能。这时,林则徐曾经看到的那块匾已经没了,所以左宗棠重新写了一块。当时有诗记日:“左侯昔日受降归,酾酒临关对落晖。额书六字临飞动,想见如椽大笔挥。”不过,这块匾坚持了数十年之后,20世纪30年代,西北军阀马步芳的部下马仲英在嘉峪关城内驻扎时,手下因用火不慎曾一度将城内建筑焚毁。在此期间,左宗棠手书的匾额也不知去向。
如今关内所挂的是第三块匾,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1995年冬所题写。
“天下第一雄关”可谓命运多舛,而悬挂于关城外城东闸门门楼上的“天下雄关”匾的命运则好多了。这四个字是1809年(嘉庆十四年)甘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河西防务到嘉峪关时所题写,题字后被刻成石碑立在了关城西门外百余米处,同时还制成匾额悬挂至今。看来,这“第一”着实难当。
无论难与不难,嘉峪关都走过了600多年的风雨。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她是后起之秀,也是古丝路辉煌的最后见证者,在无数个迎来送往的日夜里,她记录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耀眼时刻;在无数个凄风苦雨的暗夜,她也曾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心酸时刻。而今,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古丝路上的雄关又将迎来新的曙光,古雄关也将在新丝路上写下新的篇章。
这一刻,我们期待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