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雨果,也是前卫艺术家

2019-09-20 05:53王晶晶许晓迪
环球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维克多朱丽叶雨果

王晶晶 许晓迪

上海明珠美术馆“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现场上的雨果画像,是法国著名肖像画家里欧·博纳1878年所画。当时雨果刚从根西岛流亡回来,重返巴黎。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在法国著名画家让·雨果的家里看到一些画。那一瞬间,他就震惊了,失声喊道:“像这样的画,我也一直在画。”

画并不是让·雨果的,而是属于他的曾祖父维克多·雨果。

无论生前身后,大多数人一听到维克多·雨果的名字,第一反应都是:那位写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世界级名著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太高了,就像天空中的太阳,放出万丈光芒,遮掉了他身上的其他光芒。

好在是光总会发亮。100多年来,雨果的绘画、艺术逐渐为人关注。2019年8月13日,“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在上海明珠美术馆举办,鲜为人知的绘画、装饰艺术作品等在中国观众面前全方位呈现,揭开了一代文豪的另一个侧面。

爱用绘画来“打卡”的旅行达人

“雨果是天才的作家,他的诗歌、戏剧、小说都很有成就。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发现,原来他还是一位大画家,不仅仅是画一些涂鸦之作,而是留下了3500多幅作品。”82岁的学者程曾厚和《环球人物》记者谈起雨果的画作,兴致勃发如年轻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专注于对雨果的研究,也是国内最早关注雨果绘画艺术的学者。

程曾厚专门考证过雨果的艺术之路。“《雨果夫人见证录》告诉我们,1811年,雨果的母亲带了三个儿子从巴黎来西班牙马德里和身为将军的丈夫团聚。母亲送孩子上贵族学校,小儿子维克多‘对绘画很有天分,在这方面使老师感到吃惊。不过,从小维克多·雨果画在拉丁文作业本上的图画看来,这‘天分和同龄孩子比并无很大差异。”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雨果经常给孩子们画些小漫画。他的好友封达内在日记中写道:“1832年,维克多·雨果作画……他每天晚上放在孩子们床边,孩子们清早醒来看到,十分喜悦。”雨果的岳父也在家信中说过:“昨天,我们把你(指雨果)的5幅画摊开在桌子上。孩子们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两个男孩出去争抢,谁拿《猫山》,谁拿《鼠山》。总之,人人都为自己的奖品感到高兴。”

正儿八经的绘画则始于1834年,最早是雨果在旅途中画的风景画。19世纪,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雨果却是一位旅行达人。在1851年流亡国外之前,他的足迹遍布整个法国,卢瓦尔河谷、普罗旺斯、阿尔萨斯……

那个时代,西方的文人雅士出门旅行时,总喜欢带本小册子,画画见闻,写写感想,就像今天人们旅行时喜欢拍照片、录Vlog一样。碰到喜欢的地方,雨果会用文字、绘画来“打卡”。

在巴纳维尔,他如此写道:“当我抵达巴纳维尔时,刚刚日落,在黄昏银色的天空下显现如墨汁绘出的美丽树影。天边大海的声音像极了巴黎的马车路过。”

雨果1937年画的牛皮纸墨画《东方景观》。

在莱茵河畔,雨果发现,从康斯坦茨湖到七山脉,每个河脊上几乎都有一个城堡遗址,尽管有的已经消失了。他走访纽伦堡和斯特拉斯堡,考察整个莱茵河的历史。雨果描述自己的感受:“人的想象力同大自然一样,不接受空白的存在。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大自然便使鸟儿们啁啾不休,使树叶沙沙作响,使成千上万的声音窃窃私语。而在历史朦胧的地方,想象力便使幽灵出现,使幻想和表象共存。寓言在消失的历史空白区生存、成长、结合、开花。”他把看到的城堡和想象中的城堡都画了下来,这成了他那段时间最钟爱的主题。

超现实主义的探索者

雨果的画,从材料使用到画法、内容,都自成风格。

他几乎不画油画,早期也很少画水彩画,而是偏爱墨画。这种墨,不纯粹是作家案头必备的墨水。在给诗人波德莱尔的信中,雨果写道:“我只是在这些画里混合用上点铅笔、木炭、乌贼墨、煤粉、炭黑,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才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所谓“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是雨果随时随地、信手拈來的各种材料,咖啡、茶水、草木汁液、火柴梗、烟灰,等等。

有时,他甚至连笔都不用。有朋友描写他“泼墨”时的样子:“他沉思着将一瓶墨泼在一张白纸上。他们好奇地走近……突然,大师的手指,或唾手可得的一件东西,甚至一根火柴,在纸上东画西画,显露出一幅令人迷惑的景象。”

雨果的长子也详细描述过父亲的绘画过程:“他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完成后,再要来一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看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

雨果尝试过很多新奇的绘画技法。比如,他把墨水灌进羽毛笔里,然后挤压羽毛笔,在纸上喷出菱形纹饰,再把喷洒出的那些黑色斑点连接起来,让这些墨迹变成小镇、森林、深不见底的湖泊或是暴风雨中的天空。镂花模板、擦印画法……这些被认为属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的技术创新,在雨果的画作中,都可以找到痕迹。因此不难理解,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德拉克罗瓦(代表作有《自由引导人民》)会写信给雨果,并“拍马屁”似的写道:“倘若您决心从事绘画而不是写作,也许会让同时代的许多画家黯然失色。”

后世也有很多人看到并承认雨果的“前卫”。达利崇拜雨果的画作;艺术史家安德烈·马松认为,正是雨果影响了个性强烈的画家杜布菲;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布勒东则说:“这个人先于兰波,已经借助画笔和钢笔墨水‘固定眩晕,探求自己的潜意识……这位不受重视的水墨画、‘墨渍画和想象力恣肆奇兀的画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名字叫做维克多·雨果。”

对雨果个人来说,绘画却仅仅是一种消遣,“在写两节诗的中间,得以轻松一下”。他随心所欲地画出来,然后毫不吝惜地送给亲友,或装裱了挂在家里。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那些画作的发表记录屈指可数。

1838年,雨果一幅题为《利埃尔的钟楼》的画作被收入《各国画册》出版;1847年,雕刻家马尔维把雨果的4幅作品制成铜版画,收录在《当代风景画家》一书中。雨果的名字也第一次和当时著名风景画家柯罗等人在一起并列。

1859年12月2日,美国废奴运动领袖约翰·布朗被判绞刑,雨果很震惊。他把自己的一幅画交给艺术家保尔·舍奈雕刻,于1860年4月出版,题名为《绞刑犯》。这是雨果生前惟一一次主动出版自己的绘画作品。

由于《绞刑犯》的成功,保尔·舍奈提出将雨果的13幅画由他雕刻,并出版画册。这是雨果生前正式出版的惟一一本画册。画册出版后,他还给学生兼挚友默里斯写信:“你是知道的,出版一本画册,于我是迫不得已的违心事情。我是已经尽量排除这种奢望的。这些乱涂乱画的东西,是留给我亲近和宽容的挚友的。”

有雨果“签名”的杂技少年。(程曾厚 / 供图)

高城居中的“畅观楼”,是雨果写作的地方。

雨果和朱丽叶拜访的中国家庭画像。(程曾厚 / 供图)

雨果画的二郎神。(程曾厚 / 供图)

上海明珠美术馆展览现场的朱丽叶画像。

自始至终,雨果在绘画界都是“非主流”——没接受过正统的绘画教育,没有知名的作品发表,也没有派别、圈子,“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现实主义到印象派、象征派,我们很难为雨果找到‘一席之地”,程曾厚说。他游离于19世纪的美术界之外,而从另一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位最纯粹的画家。

画作里的东方幻想

雨果是中国艺术的“粉丝”,在他自己的文学、绘画中,都能找到许多“中国踪影”。

早在绘画初期,他就画过一系列“东方幻想画”。波德莱尔在《1859年的沙龙》中曾写道:“流淌在雨果绘画作品中壮丽的想象力,像是天空中的谜一样。我说的是他用中国墨画的画,因为,我们的诗人是诗歌中的风景画家之王,这是显而易见的。”

1851年12月1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前夜,雨果在家里“接待了一个中国小姑娘和至少一个中国人”,写下了一首题为《中国花瓶》的诗:

你来自茶国的小妹/你做的梦又奇又美/天上有座大城崔巍/中国是天城的城郊/姑娘,我们巴黎昏暗/你在寻找,天真烂漫/你金碧辉煌的花园/园中孔雀开屏美妙/你笑看我们的天顶/小矮人,在你这年龄/会对着瓷白眼睛/把纯洁的蓝花轻描。

“这个小姑娘叫易杭彩。雨果不可能只见一个小姑娘,应该是会面的某位中国朋友带去的。”据程曾厚研究,雨果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和中国人打过交道。

“1856年,雨果和情人朱丽叶流亡根西岛。他为自己和情人分别买下住所,并亲自设计装饰。他的房子叫高城居,朱丽叶的房子叫高城仙境,都用了很多中国元素。尤其是高城仙境,几乎都是‘中国风。房子装饰好了之后,朱丽叶专门为此感谢雨果:这是一首真正的中国诗,我们以前的朋友李祖会完完全全赞同的。可见,他们是有中国朋友的。”

程曾厚介绍,朱丽叶的日记里,还记载了一次特别的拜访。1852年3月30日,她和雨果一起去看望了一家中国人——来自广州的富商钟阿泰一家,有男主人、妻子、小妾、妻子的妹妹以及女仆。在那个年代,清政府不允许普通人出境。所以当这家人来到欧洲大陆时,真是一件稀罕事。他们在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被引见给英国女王,于10月间在巴黎落脚,后来到布鲁塞尔,当地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中国家庭展览”。

中国文化是朱丽叶和雨果的共同爱好。“朱丽叶非常浪漫,每天都会给雨果写信。1837年,两人相恋4年后,朱丽叶还在信里写道:如果問我爱不爱你,回答一句话就够了。但要问我爱你爱到什么程度,我就需要一张比中国的长城还要大的纸来写这个答案。”

在高城居和高城仙境里,程曾厚看到了很多中国艺术。“花园里有龙头石雕,我请中山大学的陶瓷专家看过,他判断是中国古代宫殿屋顶上的龙形雕饰。玻璃门上是福禄寿三星里的老寿星;他在根西岛还花大价钱买过一个漆座,上面有蝙蝠,这也是中国文化里有独特含义的图案,代表着福气。”

结合中国元素,雨果画过一些绘画和家居装饰设计草图,程曾厚对此印象深刻。“有一幅蓝衣老人,这次在上海展出了,是太上老君;他还画过二郎神,我在法国也曾见过。最别出心裁的是他画的一个杂技少年,梳着桃子头,在椅子上练习倒立。椅子腿在墙上映出的倒影是个‘H,男孩双腿映出‘V,这正是雨果的签名。”

在雨果眼中,世界艺术有两极,即以“太阳神”为代表的希腊艺术和以“龙”为代表的中国艺术。“他一生都热爱、赞美、收藏、捍卫中国文化。”最打动程曾厚的是,他是那个年代欧洲文坛里极少数帮中国说话的作家。“第一次是鸦片战争发生时,他在一篇游记里痛骂英国:说英国人正在企图毒害中国;第二次是圆明园被毁,他写了那封著名的信,说‘中国花瓶已经满身裂痕了,现在他们还要把这个花瓶砸得粉碎。”

“他画我所见,画我所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发扬人道主义。”正是这样的雨果,才能留下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画作。

维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法国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猜你喜欢
维克多朱丽叶雨果
爱情至上的朱丽叶
借块海獭的小石头
相信目已
雨果剃发
小不点维克多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你的星光耀世界
意大利朱丽叶铜像被塞满情书和同心锁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