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这些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中国人气很旺,《挪威的森林》家喻户晓。但与村上春树的作品相比,我更尊敬的是他那份无私无畏的良知。
村上春村写了一篇题为《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发表在2019年5月10日发售的《文艺春秋》月刊上。村上春树在此文中透露,父亲村上千秋原是京都名刹住持的次子,从1938年起3次应征入伍,第一次入伍是20岁,作为照料军马的辎重兵参加侵华战争。“父亲很少跟我讲自己的战争经历,唯一一次讲自己残杀中国战俘的事是在我小学的时候。显然中国士兵当时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但根本没有表现出恐惧和害怕……用军刀砍下人头的残忍光景,不言而喻地沉重印刻在幼年的我的心上。”他将此事看成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精神创伤”。“即使再感到不快、再想移开视线,人都应该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继承下来并传下去。如果不这样做,名为历史的东西意义又在何处呢?”在文章结尾,村上春树感慨万端:“我们只是落向广袤大地的众多雨滴中,那无名的一滴……一滴雨水有其历史,有着承继那段历史的一滴雨水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
披露父亲曾杀害中国战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村上千秋一直不愿跟儿子讲自己的战争经历,原因很明显:此人意识到自己当年干的事是非正义的、残暴的事情,不光彩、不值得炫耀。其跟儿子的偶尔交心,不过是某一瞬间内疚感使其无法自持而已。既然村上千秋在世时对此事刻意隐瞒,大概也不希望自己死了之后儿子將其捅出来。我们知道,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这些国家历史上都深受中华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讲究孝道。所谓孝道,无非就是孝(赡养)与顺(不违背长辈的意见)。村上春树幼年听了这个故事,70岁时终于选择将它公开,内心不知做过多少次挣扎。
村上春秋如此做,可能还会遇到来自与其父亲有着相同经历的人及其后辈的非议。一场规模巨大、历时长久的战争需要投入许多人力。可以肯定,在日本百岁左右的老人中,相当一部分做过侵华日军,就算他们有的不在了,还会有子孙,这些人对村上春树直言不讳描写自己父亲侵略罪孳的行为,很容易产生违和感与恼怒,而此种违和感与恼怒又可能转化为形形色色的攻击。作为影响巨大的公众人物,村上春树不顾这一切,坚持发表此文,其对良知的看重可见一斑。
良知是人的是非观与正义感的水乳交融状态,是我们面对世界所呈示的一种无私、勇敢。面对良知,世人往往会呈现出3种姿态:一是对事物的取舍以个人利益为转移,将良知视作废纸;一是在不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守护一下良知;一是像村上春树那样,无视世俗的功利将良知举在头顶。能做第3种选择的人数量最少,却也最可贵。人生的道走到最后,扔能扪心自问的人,才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像每一滴雨水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当我们认清良知,它会比天空更永恒。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