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柱
主持人/石朝阳 人物邮箱:jqshizhaoyang@126.com
98岁高龄的于蓝虽然已届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声音健朗。人们熟悉的明净刚毅的眼神不减当年,言谈中显现出豁达乐观淡定的情怀。每天上午九点左右是老人看书读报时间。笔者到她家时,于蓝正一边看报一边等候,她老人家看到我,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冲我高兴地招手说,年岁大了,耳朵、眼睛、腿脚都不太好使了,岁月虽已老了,唯有心还年轻。
于蓝和一个照顾她生活的保姆过着独居生活。住在儿童电影制片厂宿舍楼里,两套不大的两居室,一边是起居室,一边是书房,书房墙上挂着三个镜框,中间是早年周总理接见她的照片,左边是一位影迷给她画的铅笔素描,右边是孙子专门给奶奶画的一张油画……于蓝说,人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留太多烦恼在心里,学会排解,保持好的心情对健康很重要。
于蓝家墙壁上挂着张上世纪60年代初周总理接见她的照片。照片上她一头短发,白衫洁净,露出她江姐般的笑容。周总理握着于蓝的双手……那是周总理在一次开会空隙和电影演员一起游赏北京香山时拍摄的。周总理热情赞扬于蓝主演的《革命家庭》,他说:“于蓝演了一个好妈妈”……
于蓝演过的电影有12部,她塑造的电影形象,有一些已成为中国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形象。
说到电影,于蓝激动起来,她沉浸在当年角色创作的激情中。1965年,夏衍根据小说《红岩》改编了故事片《烈火中永生》,于蓝在影片中扮演江姐。我问她:“您个人电影创作中最喜欢的银幕角色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江姐。银幕上的江姐是我电影艺术事业中的生命和灵魂。”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江姐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在于蓝倡议下搬上银幕的。1961年,生病住院的于蓝在病床上看了小说《红岩》,一下子就被其中英雄人物深深打动。于是萌生把英雄搬上银幕的艺术冲动……随后几年,于蓝访问了小说《红岩》原创作者和江姐生前战友,写下30多万字的笔记。这期间于蓝发现,江姐和她有着比较类似的人生经历。江姐小时候做过童工,后来在贫民小学校读书。于蓝小时候家庭也比较贫困,与江姐一样,有过被捕经历。不同的是江姐牺牲了,而于蓝被战友营救了。她们两人都是有主见的独立女性。于蓝17岁时瞒着父母,秘密出逃奔往抗日前方。于蓝说:“我1939年入党了,江姐可能是1940年入党,我们都是在这个时期参加了抗日战争。她是地下党,我在根据地,他们在白色恐怖下工作,所以比我们更为艰难。”
对每个角色的孕育,于蓝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当年于蓝读到陶承的革命回忆录《革命家庭》后心有所动,热情建议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于蓝在电影《革命家庭》里扮演一位由家庭妇女转变为坚强的革命母亲的形象。于蓝说:“一部电影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革命家庭》就是一部感动了于蓝、感动了观众、感动了一代人的电影。因为在《革命家庭》中的不凡演技,于蓝于1961年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于蓝生于1921年,两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8岁那年,母亲患病去世。不久,继母进门。继母平日喜欢看“闲书”,无形中也滋养着于蓝。这阶段,她接触了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托尔斯泰的一些作品。
1 9 3 1年,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于蓝随家人逃离到张家口,10岁的于蓝第一次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抗战爆发后于蓝一家又来到北平。她被送进一所女子学校,只待了20几天就离开了。“北平城像口活棺材,不能再这么待下去!”于蓝心里在呐喊,一定要找到抗日救亡队伍。
那一年,决定奔赴延安前,于蓝曾躲避到同窗好友赵书凤家。赵母给女儿改了名字,叫赵路,意寓一路顺当、平安。于蓝也让赵母给自己改名字,赵妈妈说:“你就叫蓝吧,万里无云的蓝天多好呀!”从此,她的原名“于佩文”再也没用过。不久,于蓝等十几名热血青年穿越封锁线,经历近两月艰难跋涉,到达了延安。她在日记本上记下终生难忘的日子:1938年10月24日。于蓝至今还记得当年渡黄河的情景:他们坐在两条大木船上,与数匹骡马在汹涌澎湃的黄河激流中“飞渡”,惊心动魄,真正体验了《黄河大合唱》描写的壮烈情景……
说起当年,于蓝依旧激情难抑:“到延安那天已是晚上了,我们扔下背包就跑出去,走进一座旧教堂式建筑,里面正开‘干部联欢会’。那时我们还不太懂什么是‘干部’,只见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灰色制服,有人还打着绑腿,整整齐齐特精神。一切都是全新感觉,看到这些我激动得不得了。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报到处填表,只见表格左边有行竖排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右边是‘对革命无限忠诚’,看到这些字,一股说不出的情感撞击心头……”她第一次郑重填上自己的名字——于蓝。80多年后的今天,她仍发自内心地说:“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延安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延安岁月里,于蓝先后在抗大、女大学习,晚上点着汽灯参加业余演出,打小堂锣、跑龙套,都乐呵呵的。就这样,于蓝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接受洗礼,努力改造自己、锻炼自己。1939年2月,在延河边一个窑洞里,于蓝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对我是个鼓舞,鼓舞我去学习,去战斗,去做真正的人。”
于蓝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42年5月30日,毛主席来到延安鲁艺,她坐的位置离主席很近,她看到毛主席身上衣服大补丁小补丁,心里感觉非常亲近。于蓝回忆说:“当时吃的小米粥,是发霉的米加莴笋叶子,苦极了,还要开荒种地、演出,但大家生活得很愉快,有饭吃,有喜欢的工作”。在延安,于蓝还遇到一生的爱人——田方。田方对她说:“我在延河边上第一次看见你,就暗暗选中了你!”
广大观众认识田方,是从早已列入中国经典名片《英雄儿女》中王文清政委的银幕形象开始的。他那高大而略微佝偻的身躯,瘦削的面容,刀削般深刻的皱纹里注满慈爱和智慧,同时还透出标准军人的威严气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蓝家书柜上摆放着一张田方照片。于蓝抚摸相册中她在战争年代与田方的合影,轻轻说:“我就剩下这一张老照片了。这一生我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了他。”提起在革命战争年代相识相爱的田方,于蓝深情地说:“从上海到延安,田方对中国电影做出应有贡献。1949年10月,田方作为军代表接管北京电影制片厂前身北平电影制片厂任厂长。然而,表演和管理不能兼顾,如果不当领导,他该是一位优秀的电影演员。”于蓝说:“田方离开了表演艺术,我自己却在银幕上充分施展才能。1954年我考进中戏表演训练班,当时儿子还小。田方送了我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道,‘做一个好学生’,并且要我不要牵挂孩子,家里有他。这期间儿子田壮壮患猩红热住院,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可是田方怕影响我,愣是没告诉我,他一个人跑前跑后在医院照看孩子……”
于蓝和田方的相识相爱到结合在一起,颇有戏剧性。
于蓝比田方小10岁。1938年秋天于蓝来到延安的时候,田方早已是一位老革命了。一个老革命能够在一位美丽少女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电影《壮志凌云》功不可没。当年田方在这部影片里饰演了一位朴实的农村青年,为了抗击侵略者,他割舍爱情壮烈牺牲。当时年仅17岁的于蓝看了田方电影后,成了田方电影忠实粉丝。说起来也有些奇妙,如果当年于蓝先看电影《日出》,演艺界恐怕就没有于蓝田方这段美好姻缘了,因为田方在《日出》中扮演反面角色黑三,让于蓝恨之入骨,乃至于蓝身边的姐妹都奋力阻拦,坚决反对于蓝嫁给戏台上的那个坏蛋。不过田方为人宽宏大度,对于蓝呵护有加。纵使于蓝有时耍点小性子,田方也迁就她……
1974年田方患胆管癌去世,撇下于蓝和两个儿子。“从此就剩下我一个人面对世界。我心头永远记着田方那丰富深邃的目光,永远记着他一生对我淳厚的挚爱。”多少悲怆痛苦,于蓝都是在深夜独自一人承受。于蓝坚毅的外表下其实有颗女性柔弱的心。正如她所说,自己的生活是辛劳与幸运的。于蓝与当今一些年轻影视明星比,她在物质上并不富有,甚至有些清贫,可是于蓝却是精神财富的绝对拥有者。于蓝一生都在为信仰工作,为信仰而活……
如果不是满头银丝,行动有些不便,光听老人家谈她的生活,是完全看不出眼前的她已是一位98岁,身上动过8处手术,与癌症抗争近40年的高龄老人。于蓝说,人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留太多烦恼在心里,学会排解,保持好的心情对健康很重要。
和许多老人一样,写字画画是离休后于蓝的一项爱好。于蓝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在屋子里活动活动筋骨,然后看早间新闻。于蓝说,早晚新闻必须要看的,她看中了央视一和四频道,一个是国内新闻,一个是国际新闻,这是她获得国内外新闻大事的主要渠道。于蓝说,老年人不能和社会脱节,要自己找方法找渠道关心世界,不能去麻烦年轻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粗茶淡饭,朴素乐观,积极向上,是于蓝保持年轻态的秘诀。
于蓝说,自己并没有吃什么保健品,吃蔬菜水果比较多,偶尔吃一点红烧肉,因为“红烧肉养颜”。她重点关注的是心脏与腿,有时感觉心脏跳得快了些,就把丹参滴丸含在嘴里,慢慢感觉血管松弛,血液流通舒畅。
离休后,于蓝公开露面机会比过去少多了,但是一旦有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的相关纪念活动她肯定去。于蓝说,周总理的纪念活动我一定参加,以表达我作为一个演员对他老人家的敬仰之情。另外,关心下一代的事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两个事我都不能推辞。而对于她在电影中扮演的脍炙人口,影响一代代影迷的银幕形象,于蓝却不愿多提。她说,我很早就离开银幕了,作为一个演员我是幸运的,是那些角色让人们还记得我,不过,由于年事已高,有生之年我是没机会再报答爱我的观众了。
1978年,于蓝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做了两次乳腺全切术。但这些困难都没打垮她。第二次手术后,她每天都要练太极剑和几种养生气功。无论冬夏忙闲,她始终坚持锻炼,她说:“每日不懈地舞剑令我获益匪浅,健康状况大为改观。”她说,人老了最重要的是不能懒惰,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忙碌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位老电影艺术家身上感受到她强烈的生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