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李伟杰
8月24日,河南省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看淇滨典型经验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畅谈了淇滨区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本刊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关键和核心,没有产业振兴,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振兴。淇滨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在产业振兴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为下一步河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实施产业振兴,提供了示范,对全省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业振兴方面的经验探索。一是在突出“特”字上做好文章。所谓“特”就是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特色产业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这一点上,淇滨区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在特色经济方面做好了文章,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特别是在特色小镇、特色种植方面,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消费升级,在品牌农业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二是突出在“优”字上做好文章。所谓优,就是优质产品。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河南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怎么保粮和增收。从全省来讲,1300亿斤粮食产量不能减少,但同时粮食产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比较效益比较低,解决不了农民增收问题,所以必须在优质产品上下功夫。淇滨区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四优四化”,推进农业产业振兴中,把优字放在重要位置,把优字文章做好,体现了在农业产业振兴方面的重要经验。三是在突出“新”字上做好文章。科技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三农”领域也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农业业态和发展模式,淇滨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农业的影响和提升,如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振兴,这也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是淇滨区产业振兴方面一个重要经验。四是在突出“融”字上做好文章。中央提出下一步农村产业振兴,要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子。淇滨区走好了这样的路子,特别是旅游业,在农业多功能开发方面找到了路子。农业有体验的功能,有绿色的功能等。五是在突出“绿”字上做好了文章。必须走绿色发展路子。五大振兴其中一个是生态振兴。生态振兴要解决农村的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产业角度讲,唯一选择就是走绿色化,这一点淇滨区下足了功夫,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对全省的启示。一是找准了产业振兴的切入点。河南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是上热下冷,原因是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路子怎么走,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探索产业振兴路子。淇滨区在这个问题上破了题,找对了路子。这个路子就是特色产业。二是找准了产业振兴的突破点。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靠投入资源,靠消耗环境。这种发展模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已难以为继。下一步农村产业发展,必须顺应新的产业发展要求,就是顺应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突破点就是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方面淇滨区走在了前列。三是找准了产业振兴的关键点。就是农业的综合效益,过去,传统农业是单纯的种养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整个消费升级了,对农业的多功能、对多彩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围绕着农业多功能和多彩农业,怎么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际上是推动产业振兴的关键点。淇滨区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对全省是一个重要启示。四是找准了产业振兴的发力点。这个发力点就是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打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边界,产业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优化配置。只有这样,产业的配置效率才会比较高,这也是产业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必须抓产业融合发展。淇滨区在这方面做好了文章。五是找准了产业振兴的结合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实施产业振兴,必须抓住城乡融合发展这样一个结合点。农村最大的优势是土地资源和绿色资源,城市里的工商资本和土地资源、绿色资源进行结合,就会产生新的生产力,这个生产力就是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重要力量。在这方面,淇滨区给全省产业振兴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
来淇滨区参观考察感受很深,鹤壁农业总体规模不算大,但全市农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在全省是标杆。淇滨区农村产业发展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淇滨区农村产业立足自然资源选择发展方向做得好。比如立足淇河特色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还有就是立足于自身丘陵、浅山区地质资源特点发展林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特色产业。二是淇滨区乡、村两级干部精神状态非常好,都在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发展乡村产业的总体规划到具体项目的谋划,理念、思路都很好。区和乡镇政府位置摆得好,没有包办代替,不介入农村具体事务中,而是从宏观上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政府的指导引领作用发挥得非常好。三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机制构建得好。选择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利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引导农户发展。把小农户通过合作社带动,形成规模经营。这是淇滨区在小农户为主体的条件下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怎样走规模化经营所做的成功探索。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走向联合,走规模化经营路子。淇滨区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四是注重三产融合。农民仅仅卖原料,搞种植养殖业,产业链条短,收入少。从种植业养殖业到农产品加工业,一直到销售,淇滨区抓了三产之间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五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集体经济发展。在引进项目中集体经济占比高,有的甚至在50%以上。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在设计经营机制过程中,考虑到村集体收入。集体收入增加了,围绕村里的公益事业办了一些事情,引导群众发展经济。
经过几年的探索,淇滨区初步探索出了自己的独特“2221”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即“两大引领、两大支撑、双轮驱动、一个保障”。
一是坚持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两大规划引领”。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先制定总体规划和“1+n”政策框架体系。根据资源特色优势,确立“一体两翼、一带五区”空间总体布局。统筹全域推进乡村振兴,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既抓城市带动、又抓农村主体,突出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主城区东西两侧涉农乡镇办事处为两翼,东部打造平原美丽乡村示范区,西部探索山地丘陵地区特色小镇示范点,构建东西呼应、两翼齐飞新格局。依托淇河独特稀缺山水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淇河山水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布局“一线多点”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多点连线,连片打造,构建沿淇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中原地区知名的沿淇美丽乡村旅游风景线。着力打造桑园小镇等5个特色示范区。做好项目规划。如桑园特色休闲小镇项目,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打造特色优势,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分步实施,逐步升级,注重组建“行业专家+人文专家+民俗专家+政策专家”规划专家团队,深入挖掘独特的山水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丰富业态、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向周边延伸触角、拉长链条,形成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打造全国知名的山水休闲旅游胜地和美丽乡村样板区。
二是坚持特色产业支撑和特色小镇支撑“两大产业空间支撑”。强化产业支撑,注重发挥特色优势、错位发展、打造品牌、培育集群、链式发展,顺应全球化、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大趋势,吸引国内外高端资本、技术、人才、项目等高端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健康等大健康和大旅游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生态体系。强化特色小镇支撑。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科普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枢纽型、工业性、服务型、旅游型、文化型等特色小镇,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和龙头带动“双轮驱动”。强化示范带动。坚持学习先进、打造样板、典型引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形成合力、多方共赢”,探索“龙头+基地+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区块先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各具特色,成功建成了一批示范园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大示范项目建设与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农民致富、乡村治理、返乡农民工创业、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强化龙头带动。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
四是坚持党建保障“一个组织保障”。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政治保障,大力实施“强基固本”计划,推进党支部“堡垒工程”,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村支书“头雁计划”,培养一批乡村治理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突出抓好农村带头人、基层党员、群众骨干三支队伍,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确保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园的体系。要以农业强为核心,协同推进农村美、农民富。一要全县域打造“四优四化”,发展产业;二要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建设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社;三要加大农业产业园建设,让农业产业园覆盖大部分农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五大振兴,都在产业园里综合体现。
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已经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类型。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开发模式粗放、基础设施不完善、品牌意识差。淇滨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以文化为魂,拓展乡村旅游发展内涵和外延;以产业扶贫为落脚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创新为驱动,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以特色乡村为引领,示范带动乡村整体发展;以乡村民宿为抓手,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讲三个关键词:乡村规划、产业融合提升、文化提升。
乡村规划。河南到了以规划带引领的乡村振兴的重要关口,要建设具有中原特色的美丽乡村。许多地方都是白墙黛瓦或者徽派,实际上中原建筑文化很有特点,我们应该挖掘中原传统建筑元素,把这种元素进行现代的设计,形成新的特色。
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新型服务业是农民创业致富的大好平台,不亚于当年乡镇企业的载体。现在乡村新型服务业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比如安吉的竹子,一根毛竹仅仅10元钱,但是拉长产业链后,毛竹产生的效益可达1000元,发展空间非常大。
文化提升。要做好文化提升工作,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守护好农村的乡愁古韵,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要把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好,丰富其内涵,并且经过一流专家的手去具体化、可视化、互动化、娱乐化。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同时,让古村落再次焕发青春。
在乡村振兴中,淇滨区基层干部与群众一起干事创业的劲头足,展现出旺盛的拼搏精神,青山绿水,民宿优雅,庭院美化,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浅山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归结起来,一是淇滨区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资源,综合调配各村的优势资源,在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上下功夫。二是立足农业实际,在着眼破解当前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且外流严重的难题方面,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使乡村振兴有后劲。如牛横岭的仙果源项目和岗坡村的互联网+农业+乡村振兴项目都是年轻大学生在干,还有回乡创业的新乡贤、桑园小镇的投资人,岗坡村饮马泉薯业的蒋东芹等发展产业带领当地农民走上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