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乂爻
今年以来,“职教20条”、高职扩招百万、“双高计划”建设等十多个文件集中释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西工院)院长张晓云在接受《陕西教育》专访时表示,陕西工院一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一个引领、四个打造、五个提升”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陕西教育》记者:张院长,您好!经过近70年的砥砺奋进,陕西工院的各项标志性成果现在已经稳居陕西第一,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的前列。请您介绍一下陕西工院的基本情况。
张晓云:陕西工院有着光荣的基因,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布局设立的。69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中专到高职,陕西工院已经成为全国第一阵列的高职院校。仅2018年到2019年,陕西工院已经拿到教育部的6个“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国际影响50强)。学校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学校学生人数20000多人,教师1000多人,有13个省级、国家级实训基地,有二三级教授10余人。从办学规模、基础条件、师资水平来讲,陕西工院在全国的高职院校都名列前茅。
69年的办学历程,也让陕西工院有了自己的育人的目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些“名片学生”的培养,也为学校带来了荣誉和认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用这样四个词来评价: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他们有被清华、北航等知名院校聘为实习指导教师的,有获得青年岗位能手、梦桃式最美职工、陕西技术技能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的。
《陕西教育》记者:陕西工院在装备制造方面打造了一批品牌专业,您认为陕西工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优势呢?
张晓云:我们学校始终坚持总书记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上,强调知行合一,注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模式来进行培养。比方说,学生特别喜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我们就把大赛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赛教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参加竞赛的同时,能够在技术技能上得到全面的发展。2017年,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奖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三;2018年,获奖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我们也特别注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订单培养,把学生的培养跟企业的需求高度融合,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
在多元培养模式探索之外,我们也特别把握全面素质的培养。比方说,我们把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工匠精神,还有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工匠精神。在整体的育人体系中,各个环节强化劳动光荣,加强劳动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把握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德育和美育相融合的特点,把科技社团、艺术社团、艺术课跟教学、课内课外都相融合。学生特别有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再比如说,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我们把创新创业按照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分成三个阶梯,全面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陕西教育》记者:陕西工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是有着优良传统的,那么学院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怎么样呢?
张晓云:陕西工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非常好,这几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从总体就业状况来说,学生在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就业率达到了65%,企业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高,这也是对我们办学和育人的鼓励和支持。
反观学生的就业状况,我们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学校坚持和企业携手育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的是提高高职育人质量一个特别有效的路径。我记得我们最早是从订单班起步,我们和日本欧姆龙集团的合作已经有了十年的历程,在跟企业携手育人的时候,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发现,跟企业协同育人,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的潜能,有效地贴合企业的需求,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阳光和自信。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尝到了甜头。所以,学校始终在坚持,在成立了陕西装备职教集团的同时,接着在全国牵头成立了全国机械行业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教集团。
目前,企业跟陕西工院在育人上的合作愿望越来越强烈,很多企业早早就要求设立订单班合作育人。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我们成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反响非常强烈,第一次就有400多家企业加入战略联盟,订单班的数量这几年也连年增加。今年6月6日,我们召开了2019年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大会,合作企业已经达到500多家。
这几年,企业跟我们进行育人合作,也进行科研的合作,为我们捐赠了许多设备。2018年,我们一次性获得企业捐赠设备的金额达到2000多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我们和企业携手育人,也携手受益,真正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陕西教育》记者:国务院决定今年高职扩招百万,陕西省高职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也出台了,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陕西工院要如何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办学质量呢?
张晓云:国务院决定扩招百万,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质和量的新要求。陕西工院一定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战略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毕竟我们是陕西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也是全国优质示范校。
在扩招之后,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用好这个政策,同时,要抓住改革创新的机遇,以它为切入点推进我们改革创新的举措。具体来说,有三点需要突破:突破时间、突破空间、突破束缚。退役军人、职业农民和下岗职工这三个群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培养质量,对陕西工院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对学校改革创新的推动。我们会根据每个生源的不同特点,确定他们的培养方案,突破时间限制,使用弹性学习时间,利用“互联网+”大背景下学校雄厚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化加实体化,多元地实施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要尽快突破现有框架,搭建新平台,确定新机制和保障制度,使扩招之后的教学质量能够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陕西教育》记者:随着“职教20条”、《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印发,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么陕西工院要如何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学院的高速发展呢?
张晓云:“职教20条”的颁布,开辟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纪元。文件里开宗明义地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职教20条”颁布之后,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陕西工院作为全国高职院校的第一阵列,在“高水平建设院校”中志在必得。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陕西工院的重点任务和举措,简单概括就是“一个引领、四个打造、五个提升”。“一个引领”是加强党建引领。“四个打造”是通过实施改革和试验区的建设,服务中国制造2025,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平台、打造两个世界水平的专业群、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五个提升”是通过产教协同融合育人、发挥职业教育特色、加强现代办学制度的建设、加强“云大物智”技术的引领,在服务一带一路的倡议上、在服务发展水平上、在内部治理上、在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双高”的建设,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工院智慧和工院方案,同时在2035年,将陕西工院建设成“国际先进、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