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 陈桂林 袁强 郭胜忠
摘要:在人才资源需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能力,是人才战略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与时代接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更在于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中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究,围绕实际现状分析其问题根源,并尝试提出缓解该类教育培养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
年轻一代有理想和责任,国家有未来,国家就有希望。中兴、华为事件的发生,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台独和香港暴力事件的陆续出现,更说明国家的强盛和创新实力的重要性,打破科技壟断,5G技术的首战也才刚刚开始。中国之崛起,时代变迁也只是人潮更替,中华复兴的重担依旧在于青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责任和社会进步的传承。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传统。没有成功的教学方法可供参考,相比于西方国家,更是起步晚,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创新实践教育虽逐渐引起国家重视,但效果不佳,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安排上多为选修课程,教学方面多为理论教学。大学生们普遍存在创新实践方面认知局限问题,创新创业能力偏弱,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二)社会教育现状
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大学生教育要面向社会化和国际化。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社会上普遍缺乏合理的实践平台,多数以学生兼职为幌子的机构平台,从中收取高额押金和中介费用,以及各类企业单纯以牟利为目的,低薪招收暑假学生工等,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大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热情。从最近报道的“苏州等地出现大量大学生暑假工滞留”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可见,对于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足够安全保障的平台和社会机制。
二、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并将这一条上升到国家基本战略地位,充分地说明自主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对整体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创新是提高国家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本质是创新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为了能在国际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才能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
(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寻求真理,有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实践必不可少的。从事物的知识到知识与行动的融合,从自我发展到与时俱进,传统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但却不是刻舟求剑的不切实际,也并非买履者不知足持度买履的墨守成规。在大学校园学习的大多数都是理论知识,但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是未来工作中的决定性因素。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好比于一张铺开的地图,而实践则是一双能行万里路的鞋子,单一的理论学习也只是终日的画饼充饥而已,两者结合,才能亲身体会到事事躬行方知甜苦的道理,书本理论需源于实践并随时代不断推翻原有理论。作为一名大学生,无论在那种境遇,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精神。
三、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树立实践创新常态化观念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只是冬季和暑假中集中、单一、突击的活动形式。更应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校内工作学习计划,校外教学实习,企业职业要求,社区建设服务以及其他学校和社团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问题研究,信息不断线,成果要回馈。培养全面实践和创新意识,规范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
(二)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发展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与学校的合作交流,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协助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权利并学到知识,不断充实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扩大实践范围,专业知识的实用要与社会发展需要挂钩,特色专业的发展更是面向国际的发展方向,建立出新意的、有益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
(三)给予大学生足够的质疑和思考空间
培养创新意识,在于思想理念的开放,通过对固有的理论、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从而引导其质疑意识转换为实践探索的动力,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最终提出自己独有的创新方法。同时也在实践中对自身的能力不足找出并完善。不拘泥于实践形式,重在实践的收获与方法。在一定的规则要求下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应变的实践形式,从而都达到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如金钱崇拜、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其他极端的自身利益,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和毒害了年轻人的增长。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结合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和客观要求。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运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共同理想”,树立踏实,以能力为本的求实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为自己的正确人生观。
四、结论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时代。旧的知识循环已经缩短,增长速度加快,社会转型速度正在迅速增加。大学生更需要有紧迫感,主动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在就业饱和状态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利用所获得的知识,敏锐地观察就业趋势,并将自己武装到不同的创新人才中,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2]程浩,于建春.论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求实,2005(S2):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