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健 董承旭
摘要: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文明理念滞后、从业者水平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传统乡村文化没落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乡村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生态文明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精神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旅游最原始的感受,“绿色、健康”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要求。乡村生态旅游是基于农村最原始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景观设计,使其具有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这种形式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让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给人以愉悦和放松的旅行体验。
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滞后、从业者水平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没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无序化竞争等问题已然不断凸显。为了避免问题的累积和重复,清楚认识问题的根源,科学做好规划和发展策略,健全法律法规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路径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的文明形态。作为人类取得的重要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学术界的生态文明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而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中和社会结构中的必然产物。一是在文明程度上。文明具有阶段性,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在继承上一阶段文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达到了更高的文明程度。二是在社会结构上。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为了追求良性的可持续循环,将生态化渗入到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三是在生活方式上。随着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在既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而又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践行的可持续消费才是被社会最终认可的方式。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基于哲学思维的世界观的体现,生态文明是与其他文明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样的文明表现形式,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立起来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
二、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乡村生态旅游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越来越多旅游学者专家们的兴趣,并开始建立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和研究,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呈现迅猛发展之势,虽然发展势头很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发展初期的“农家乐”形式为主,逐渐发展成为现今的民俗生活体验、乡村度假、农业园区观光等多种旅游形式。据2013-2018年国家旅游局旅游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表1),可以看出近5年的乡村游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都超过了10%。这表明乡村旅游在旅游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出现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理规划建设
自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概念以来,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由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他们所提出的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也均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未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由于缺乏权威性的概念,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几乎任何与自然环境、乡村旅游等有关的旅游活动都被打上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标签。
隨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度提高,都市的白领一族工作压力大,周末多会选择到城市周边的乡村短期度假,这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客源。生态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功能相似、模式雷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大量出现。
虽然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泛化,低水平重复建设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许多旅游项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生态旅游”,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丧失对乡村旅游的向往,极大的损害了生态游的名声,该行业的发展必定后继乏力。
(2)从业者水平较低
我国的乡村旅游景区中,多数的服务人员是从本地的待业者和农民之中雇佣的,这些服务人员在从事旅游行业之前,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和服务行业相关规范学习,缺乏生态乡村旅游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在理念上很难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理解“生态旅游”。在服务方面,也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品质。
(3)忽略“生态”根本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无序化的竞争,一方面开发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在旅游规划时就选择在了生态环境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区,不顾各种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特点,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开发者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建设时缺少专业的团队,无序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生态问题。
(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无论是概念泛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业者水平过低或者是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等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已经针对生态旅游颁布了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但是大部分法律法规并不能适应地区的发展现状,尤其是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而经营者的理念多数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缺少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处罚措施必然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和积累。
(5)传统乡村文化的没落
傳统的乡村文化是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是千百年来祖先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了农村传统服饰的文化、传统饮食的文化、传统建筑的文化乃至传统信仰的文化等。都市文化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乡村文化没落,人们对传统文化一度表现出厌倦乃至漠视。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回归原始,让人们感受到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乡土味道,丧失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乡村生态旅游就如同缺少了灵魂。
三、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府调控,合理规划建设
为了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盲目破坏性开发,保证乡村生态旅游未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统筹安排。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调控力度,制定出适合当前形势的发展政策,运用科学的手段合理规划,坚决避免一味地改造破坏。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同质化现象出现,做到每一处景区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亮点。
(二)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生态”根本
乡村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经营者的培训体系,所有管理者都应该接受高标准的培训管理学习,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整体服务质量,给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无论是从旅游区的规划还是旅游活动的安排过程中都要遵守“生态”根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高于一切的理念,杜绝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审核机制
一方面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出更加明确具体,更具有适合各个地方本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应对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法律法规的监管不能局限于景区开发者,更是对景区游客的约束。建立严格的申请审核机制,从源头杜绝不符合生态文明规定开发项目的实施,申请过程中严格把关,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操作不规范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旅游项目坚决予以整改甚至予以取缔。对通过审核的旅游景区进行动态化监控,将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规、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四)恢复传统乡村文化特色
带有浓厚乡村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部分。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与恢复,不断丰富自身的地方性特色,使游客在欣赏原生态景观的同时,体验到乡村文化精髓。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恢复本地的传统乡村习俗,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深入挖掘本地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②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尤其是逐渐被人们所遗失的传统文化的保护,防止旅游开发过程中过度的商业化;③树立强烈的紧迫感,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
四、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生态旅游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环节。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树立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乡村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应当立足生态文明思想,不忘生态旅游的“初衷”,保证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实现经济效益与健康、绿色、可持续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以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政协报,2018-11-08(005).
[2]张丽红.浅析我国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77-79.
[3]王国聘,是丽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J].学术交流,2008(02):121-125.
[4]王玉宝,郝爱红.生态文明内涵浅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44-145.
[5]张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J].邓小平研究,2019(03):56-66.
[6]王文辉,张茵.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C].全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2015.
[7]王楠.分析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J].经济发展研究,2019(04):174.
[8]周常春,杨光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03):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