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真是世事难料。我弟弟刘向明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年过半百的时候,党组织突然叫他去兼任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对镇党委书记说,让年青人干吧。镇党委书记说,不要推辞了,非你莫属。
其实安排刘向明去村里兼职是经过镇党委反复研究的。我们村叫栗塘村,是镇政府的所在地,村部就设在镇政府大院的斜对面。前党支部书记退休,迫切需要找一个有一定素质的人接替。镇党委研究的结果是,让我弟弟刘向明担任。
选刘向明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第一,他是栗塘人,熟悉村民村情。第二,长期在镇政府工作,有“三农”工作经验。刘向明现在是梅塘镇乡企办主任,任此职之前他当过公安特派员,做过驻村干部。第三,办事能力强,点子多。刘向明想,既然镇党委如此看重自己,恭敬不如从命,只有走马上任了。
二
在此还要提到一个人,此人叫刘向新。刘向新和我家在同一个村小组,他是我们栗塘文革期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为何要说到刘向新?故事要从刘向新当书记,刘向明当牧牛人的时候说起。刘向明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在家种田,一年后再去读高中。有一次因为天气突变没去放牛,刘向明与生产队长刘向林,也就是大队书记刘向新的弟弟发生争执。刘向东因为很气愤,与刘向林发生口舌之争。刘向新此时恰好路过,并听到了他们的争执。但刘向新并没有吭声,只是在心里作了一个决定:晚上召开生产队社员大会。天色暗下来了,社员大会如期举行。会议一开始,刘向新对着刘向明说,你不去放牛事小,还居然骂人……刘向新越说越激动,最后恼羞成怒,居然抄起了屁股下的條凳,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架势。刘向明毫不示弱,也作出了反击的姿势,一时间,剑拔弩张,空气凝固。如果不是书记老婆还有其他几个社员坚决站在刘向明一边,可以想象得到,结果会是很惨烈的。从此,刘向明与刘向新结下冤仇。
如今的刘向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户。他有三个儿女全部是残疾。他的老婆身体又不好,经常生病。因残致贫,因病致贫,是刘向新家里的真实写照,刘向明上任不久就把刘向新作为党员困难户加以帮扶。经过村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为刘向新申请低保,同时申请住房改造资金,还向有关部门申请不定期的困难补助。熟知刘向明与刘向新有隔阂的七十多岁共产党员刘向根听说此事后,非常感慨并说:“向明帮助向新,是切切实实的以德报怨。”是啊,刘向明用行动告诉父老乡亲,他此次回来当书记是来为大家办事的,而不是来计较个人恩怨,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的。
三
作为行政村的栗塘村,由两个大自然村七个小自然村组成,人口近2000,两个大自然村分别叫栗塘村和上栗塘村。栗塘村在镇政府旁,上栗塘村在栗塘村以西约一华里地。刘向明走马上任接到的第一项大的任务是在上栗塘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刘向明及班子成员十分重视此项任务,认认真真地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果然获得成功:上栗塘村新农村建设被评为全县第一名。刘向明在表彰大会上发言,介绍了三条经验,即“三个有”。一是建设之前有准备。在动工前,刘向明在上栗塘村召开全村村民大会若干次,反复宣传、动员,使每个老百姓懂得,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后代造福,一点也不能马虎。二是群众有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期间村民投工投劳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在外打工或当老板的人纷纷解囊,共计捐款一百多万元。三是村干部有觉悟。刘向明在村班子新农村建设筹备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廉政纪律,不得用任何形式插手工程。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后来的事实证明,村干部们并没有食言。工程开工伊始,有一些熟人包工头向刘向明送礼想借此机会分得一杯羹,都被刘向明坚决拒绝了。
就在上栗塘村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的时候,又传来一个特大喜讯:栗塘村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人们闻讯,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全国文明村,不简单啊!全县只此一家,全市也不过四个村获此殊荣。因为全国文明村,刘向明出席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表彰大会。当他和各县(市、区)的书记、县(市、区)长并肩坐在会议大厅的第一排座位上时,顿觉脸上有光,内心充满成就感。
四
刘向明当了6年的村支书,各种酸甜苦辣差不多尝了个遍。几年中,他认为最为艰巨最需要认真最需要付出情感的事情,莫过于精准扶贫了。扶贫工作搞了几十年,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此次扶贫与以往的扶贫不同,区别就在“精准”二字。也就是说,这次扶贫来不得半点假,来不得半点不实。刘向明意识到,要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关键在“深入”二字下功夫。他花了十几天时间,对全村所有的生活有困难的农户包括在册和没在册的,都一一走了个遍。这一走,收获颇丰,心中有底了。经过反复核对,到此时,扶贫工作已经由过去的针对性不强变为精准了。举一个例子。有一边远村的农户,生活很贫困却不是扶贫对象,通过走访,刘向明毫不犹豫地把这户人家给“精准”了。该户全家六口人,两夫妻、母亲、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孩是妻子从前夫那里带过来的)。据说这一户没列为贫困户的原因是,户主是一个30多岁的年青人,且在外地打工,有固定收入。刘向明用他的所见所闻,颠覆了人们原来的看法。该农户一家六口居住条件是,一间不足15平米的房间,外加一个破旧厨房。房间里摆了两张床,一家六口人年复一年地挤在这一间房两张床上。刘向明对村干部们说,户主虽然在外打工,但月薪还不到3000元,加上母亲和妻子身体又不好,打工收入只能勉强对付一家子吃喝拉撒看病吃药,就别多谈砌墙盖房了。刘向明继续说,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住房。实行精准扶贫从而实行全面小康,必须从解决住房开始。
笔者写此篇散文的同时,老家传来好消息,上面提到的六口之家的新房已经建成,还是一栋楼房呢!这下我真替我弟弟刘向明感到欣慰。
?作者简介:刘向东,江西省杂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