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
前段时间,北京市东城区在171中学举办了陈爱玉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会议开始时,学校合唱队演唱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听着同学们动听的歌声,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
几年前,我国政府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时,东城区的几所学校受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剧院进行演出。学生们到达莫斯科以后,俄方导演突然提出希望中俄两国学生共同用俄语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71中学合唱队的同学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用准确的俄语发音与俄罗斯的学生默契配合,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受到导演和观众的赞叹。我想,这就是孩子们素养之花绽放的一种体现。
陈爱玉校长办学理念的鲜明特色,就是倡导“只问耕耘,静待花开”。
从狭隘的教育功利观出发,人们常常十分关注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人生本来就不是赛跑。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只不过,我们常常给基础教育画出一条赛道,起跑线是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还有人往前推到胎教甚至更往前,而终点呢,就是高考。于是,人们把孩子都放到跑道上,让他们竞争、拼搏;而学校教育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终点线上的胜利者。
虽然从教育体制来看,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考是一部分学生人生的节点;但从教育目标来看,基础教育是为所有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即使上了大学,往后也还有漫长的人生道路要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个个十字路口,在每一个路口都会遇到不同的机遇和不同的挑战。时代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以及许许多多突发的因素,都会对我们的人生之路产生影响。但是,教育,特別是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为人一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奠定基础的,它是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因此,它会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基础性作用。
教育工作的成效,不只是学生在校期间,也不只是在学生到达高考“终点”时就能完全看得出来。陈爱玉校长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只问耕耘,静待花开”,就是主张学校应当按照教育方针、教育规律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素养,从而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基础。
当我们强调要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有的同志常常会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学那个有什么用。他们的有用、无用之问,常常是针对“终点”需要而言的。其实,素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求眼前是否有用。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
富兰克林为了证明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曾做过一个实验。1752年的一个雷雨天,他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在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连起来通向地面,丝线末端拴上一把铜钥匙,插入莱顿瓶中。他将风筝放上天空,一个雷电打下来,手靠近铜钥匙,就会发出电火花。这证明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传说他在做这个实验时,身后坐着一位抱着孙子的老奶奶,问他这个实验有什么用?富兰克林笑着问老奶奶,你养活这个孙子有什么用?老奶奶说,将来他长大了一定有用。富兰克林回答她,我的这个发现将来也一定有用。1760年,富兰克林第一次在费城的一座大楼上竖起了避雷针。
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我们常常不能立即说出它的用处,但它的成果必将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挥作用。同样,对于基础教育,我们也常常不能立即完全说出它的用处,但它必将对人的一生向上、向善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陈爱玉校长的“只问耕耘”,不是不问收获,而是不想单纯追求眼前成效;而“静待花开”,正是一种着眼长远的、大气的教育,体现了校长的胸怀与担当、底蕴与智慧、执着与坚守。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需要这种大气!
(编辑?沙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