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而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我国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借助于短期集中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针对教师的教学需求进行“断点式”培训,哪里薄弱补哪里,导致培训往往只是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点状问题,但难以达到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针对这一现状,北京市密云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密云二小”)通过系统规划实施校本培训,打造全面的教师培养方案,有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于每所学校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不断持续、自身专业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在发展方向上必须能够满足国家要求、符合学校的理念特质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这一认识和相关的理论学习,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包含四项核心内容,即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解执行能力、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综合分析校内教师的专业现状,确定了“师德高层次、专业高学识、发展多角度、能力多方位、目标专业化、视野国际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在这一总目标的统领下,学校通过开展教师生涯规划培训,帮助教师精准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确定适切的个人发展目标;然后面向全体在职教师,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实施全员培训,认真制定教师五年培养方案和各年度的培养计划,从而形成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培训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绘制清晰蓝图。
以我校马老师的专业成长为例。马老师是我校语文组唯一的市级学科带头人,从教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丰富,大家一致认为她的课扎实、细致。一次出于研修需要,学校请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专家,为我们进行专业的教学诊断,马老师受命执教《“钢琴之王”的微笑》一课。由于此前这节课已经过多次试讲,大家普遍认为比较成熟,能够代表我校语文教学的较高水平。但专家现场诊断后却指出,马老师的课堂教学在文本解读方面不够细致、深刻,其问题推进式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关联性思考,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问、回答、追问中,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感受文本,而這恰恰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语文学科组在专家指导下,决定从文本解读做起,借助文本解读的成果改进教学设计,同时制定了清晰的研究流程(见图1)。经过一个学期的团队研修,马老师及其他共同参与的教师在文本解读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并实现了在教学设计中从问题推进到活动推进的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系统支持和保障,为此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 完善制度设计,保障培训稳定性、实效性
我们在学校层面拟定了《密云区第二小学校本培训主管培训领导职责》,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校本培训考勤和病事假管理制度规定》《教师校本培训考核制度》《校本培训经费保障制度》《教师校本培训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清晰界定了干部和教师的职责边界,明确规定了校本培训的时间要求和达成标准,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评、评优评先等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保证培训的稳定性和实效性。
2. 建构培训流程,促进培训规范化、常态化
基于教师培养目标系统建构培训流程,并形成稳定的培训模式,有助于每位教师清晰地了解各个培训环节在整个培训系统和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加自觉高效地参与和执行。为此,我校建构了校本培训流程图(见图2)。整个校本培训过程以“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为最终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指导、课堂多次实践为路径,辅以外出学习,在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学习进度等情况在活动顺序上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教师成为培训的中心,使培训切实为教师成长服务,实现校本培训的人性化、规范化、常态化。
3. 建立“多重导师制”,提升培训专业度和辐射力
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建立“多重导师制”,发挥各级专家的不同优势,全面立体护航教师的专业发展。“多重导师制”采用“1+1+1+3+X”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即“1位专业院校导师+1位市域内特级教师+1位区域内教研员+3位校内年轻教师”组成导师带教组,同时辐射到校内其他教师(即X)。依托“多重导师制”工作模式,学校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遴选出不同成长阶段有主动发展愿望、有专业成长潜力的教师,组建研究小组,在导师带领下从专业阅读、课堂实践、教学反思三方面着手,系统提升专业能力,并通过校内的展示交流平台,将学习收获和成果辐射给其他教师,促进学科教师的团队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寻找最佳路径,确定发展良策。我校在实践性、合作性等原则指导下,探索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路径,让教师的专业成长真实发生。
1. 注重思想引领,涵育教师教育情怀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将贯串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如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校本培训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源于教师的教育情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学校结合“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开展校外专家进校园与校内资源分享相结合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涵育教师的专业情怀,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如学校先后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同时盘活身边的优质资源,在校内开展“明星教师”宣讲等活动,以身边的鲜活案例激励带动教师发展。
2. 依托课堂专题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材、学生、课堂这三个关键要素。我校依托“多重导师制”教师培养模式,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四个研究室,聘请高校专家作为导师,以“基于‘四个读懂,完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为工作主题,通过“网上预备课→原始课听评→改进课调整→再实践反思→研讨提升”这一流程,聚焦课堂实践开展研修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四个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和读懂自己,具体内容详见表1。
3. 开展“主题课例研训”,持续提升教师教研水平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学校總结并遵循“三课两反思”的课例研训模式,每个学科在每学期确定一个研修主题,并依据主题在低、中、高不同学段进行课例研修,总结提炼出同一主题下不同年段的实施策略,以此持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主题课例研训以教学诊断为起点,立足教学“真问题”,按照“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设计,在常规中落实,在竞赛中展示”的思路,紧紧抓住“策划与准备、实施与反思、梳理与提升、竞赛与展示”四个环节,形成“问题→学习→设计→行动→展示→总结→改进”的研训流程。
其一,策划与准备环节。教师主要围绕研修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和行动策略。
其二,实施与反思环节。教师以研究室和“多重导师制”小组为单位,开展“三课两反思”活动。“一课”为常态课,旨在发现常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观察点为“教学目标设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课后教师围绕“两个观察点”做第一轮反思(执教者和听课教师集体反思),改进教学设计。“二课”为实验课,根据集体讨论设计的方案由执教者“二上”或由另一位教师“同课异构”,验证第一轮反思后形成的设计。“二上”后经过第二轮反思再进行“三上”形成课例(课堂实录),即为示范课。同时“三课”的内容必须选自同一研究主题,但不限于同一教学内容和同一位教师,这样有利于教师针对同一主题教学内容、课堂实施等进行系统集中思考。
其三,梳理与提升环节。教师通过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经验、撰写心得体会等,开展“三课”后的总结工作,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交流反思。
其四,竞赛与展示环节。学校各学科确立每学年或学期的课例研训主题,同时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5~45岁非骨干教师三个群体,分别开展“白檀杯”教学大赛、“至善杯”和“烛光杯”赛课活动,同时要求上届获奖的骨干教师要为参与“白檀杯”和“烛光杯”的教师做示范引路课,带动青年教师和非骨干教师一起进步成长。此外,学校还在专家指导下,每学期开展两轮八次研究课活动,研究室团队成员共同经历从原始课到改进课的磨课历程,在浓厚的研究氛围里得到历练和提升。
通过参与系统性的校本培训,我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渐趋合理,教育教学技能明显提升,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也取得丰富成果,在国家、市、区各级评优课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共计8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此过程中,我校的教师培养工作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并汇集了多项成果,其中《我和我的教室》《走进课例研究》《研究在路上—密云县第二小学数学研究室成长录》和《课堂教学改进的内涵:转变与生长—密云县第二小学语文组校本研修纪实》等成果集已正式出版。
人物小档案:
王长华,北京市密云区第二小学校长,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教委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入室研究员,北京市密云区教委系统“十三五”小学校长研究室领衔人。从事学校管理工作29年,代表作有《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