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田园
德国是足球王国,是体育强国,这得益于德国全民健身文化。在德国,去健身房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健身房价格低廉,24小时开放,随去随练,人们去健身房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更是希望塑造完美身材,提升幸福感(如图)。透过健身房,我们可以一窥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理念、审美以及价值观。
德国首都柏林有许多连锁品牌健身房,它们最大特点是便宜,每个月收费20到25欧元不等,而且大多24小时营业。在柏林这种一线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管理和身材管理,因此健身房非常普及,很容易找到一个离家不远的24小时健身房。笔者家附近的健身房,设备齐全,还有专门的健身教练,办两年的会员,每月只用交9.9欧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70元,这在中国可谓是跳水价了。
在德国,健身房不是年轻人的天下,健身房里的中老年人很多。女孩同样会做力量训练,并且身体素质不输男性。在德国“肌肉不再是男性的专属特征”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德国男性更喜欢强壮的臂膀,而女性则希望要一个翘臀。德国人去健身房大多是为了让身材变得更好看,去“塑形”,而在国内大多数健身的人好像为了减肥以及保持基本健康。
笔者采访了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是健身网红型男,喜欢早上6时去健身,这样不会耽误白天的学习和工作,并且可以保持训练状态。这也是很多德国人的健身习惯。很多人早上都会带着西装来健身房,在训练洗澡以后,直接穿上西装去工作。这和中国上班族的健身理念与方式不太一样。在傍晚下班时间6时到7时,德国的健身房也是人满为患。直到晚上10时健身房里人才会少一些。
这位中国留学生说:“在这里很多人对待训练非常认真,时常可以见到,健身房里的训练者们带着自己的笔记本,一边训练一边写下自己的训练结果。只有认真对待训练的人才会这么做。”这是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民族性格在健身方面的一种体现。
德国朋友说,对于刚健身的人来说,要明确自己的身体素质才是减脂或者增肌的基础。围绕力量训练(自重训练亦可)进行健身,配合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并且要在饮食上注意。如在增重期间蛋白质摄入量可以为1.8克到2.5克每公斤体重,在减脂期应酌情提高蛋白质摄入量,以最大程度维持住肌肉。在这方面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健身就是要吃无油无盐的饮食。其实这是不对的。健身更是一个马拉松式的生活习惯,而不是短期的冲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这也是德国人的经验,即正常吃饭,坚持健身,不可一曝十寒。
笔者采访的那位中国留学生曾经是一个体重100公斤的小胖,如今在德国成功瘦身且身材匀称。他结合自身经历建议说,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饮食结构,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减少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同时增加各类蔬菜的摄入,以保证微量元素的充足。并不需要每次想到健身餐就是鸡胸沙拉等。▲